易地扶贫搬迁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2018-12-01吕翠丽
吕翠丽
摘要:按照《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5年时间内要对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各地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完成情况良好,安置项目建设开工有条不紊,较好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但易地扶贫搬迁仍面临不少难题,如当地经济发展难以承载这部分人口脱农后的就业问题、后续生存发展问题、部分搬迁对象不愿搬迁问题等。本文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按照《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5年时间内要对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各地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完成情况良好,安置项目建设开工有条不紊,較好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但易地扶贫搬迁仍面临不少难题,如当地经济发展难以承载这部分人口脱农后的就业问题、后续生存发展问题、部分搬迁对象不愿搬迁问题等。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发挥最大效用,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扶贫成效。
一、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的问题
(一)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
从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看,各地大多采取了“三边”模式,即侦察、设计、施工三者同时进行。与正常施工有所不同,在施工前会将对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因素全部侦察到位,并详细设计出施工图纸与施工流程,然后再进行施工建设。但由于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时间紧促,不能按照正常模式进行,所以采取了“三边”模式,高效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任务。但也埋下了一些隐患,由于时间任务紧迫,前期工作准备不够充分,集中安置点的建设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和处理。
“三边”施工模式带来的主要问题是,集中安置点的住房、公共设施建设等图纸还未设计出来就已经要求开工建设,这就会造成前期的计划、预算工作不精准,作为“经济人”的施工方为考虑自己的利益,往往会虚报没有设计和预算出来的所需物资,如夸大不易量化的工程量,以此获取较多收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工程量浩大,在“三边”施工模式的诱引下,势必会造成国家资源的较大浪费。
(二)后续发展产业支撑力度弱
据调研发现,一些安置点的规划选址未能全方位考虑各方面因素,发展空间极为局限。部分规划点仅仅考虑到了搬迁对象的住房问题,对于后续生存发展、产业发展考虑欠佳,没有产业和就业支撑点的易地扶贫搬迁,其脱贫效果不易维持和发展,布置规划容易出现后期短暂脱贫又长期返贫的情况。搬迁规划安置点由于空间限制,无法就地或就近安置就业,而多数搬迁人口则希望搬迁后能够就地或就近就业,如此一来,后续搬迁人口亟需发展与无就业、产业支撑的矛盾就会日益凸显出来。
此外,由于搬迁的地域性和搬迁群体的个体差异性,各地区尤其是乡镇一级,在具体搬迁安置点的规划建设、农田审批流程与占用弥补平衡的操作程序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与实施方法,为扶持产业开发带来了较多的困难。迁入地的产业基础不牢,将会直接影响到搬迁人口未来的生活生产状态,也势必会使易地扶贫搬迁的成效大打折扣。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
在国家不断加大扶贫资金的强力支持下,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搬迁容易,但要实现脱贫致富仍存在一定困难。部分搬迁安置点建设仅仅解决了贫困搬迁人口的住房问题,对于后续的生存发展问题考虑较少;部分搬迁安置点对于当地产业的培育力度小或缺乏产业培养的资源。易地扶贫搬迁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为了搬迁出去,而是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如果搬迁安置点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产业、就业发展就缺乏公共服务设施的有力支撑。
目前搬迁贫困人口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搬迁安置住房仅满足用于搬迁人口居住的面积,而没有提供相应的放置农具等农民用于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储物房,给搬迁人口就地或就近从事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其次,农户一般以种田、养殖为生,尤其是以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贫困户,搬迁后无牲畜栏圈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斩断了生活来源。最后,部分非城镇安置点周边缺少可供搬迁人口耕种的耕地与林地,搬迁贫困人口可供产业发展的选择受到限制。
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做实前期工作
科学合理编制易地扶贫搬迁的项目规划,是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要前提;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的质量与合理性,关系到扶贫工作的成败,虽然任务紧迫,但做好搬迁项目建设可达到事半功倍以及长期稳固的扶贫效果。一是做好搬迁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如安置点住房建设的前期选址规划和勘察设计。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督促施工主体协助政府做好项目开工建设前的勘察设计工作,以保障施工质量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二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精细化。县级政府应全面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信息记录与实地调查走访相结合,精确确定需要帮扶的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的户数及人数;做好选址安置点的地理与社会人文因素调研工作,为搬迁人口选择一个可供其持续发展的宜居环境。三是科学制定实施计划,合理确定项目工程总量、合理安排项目工程进度,建设与安置方式应根据脱贫攻坚的任务要求与变化进行相应的完善与修改。
(二)解决搬迁人口的就业问题
一是倡导搬迁人口加入农村合作社。搬迁贫困人口个体相对于合作社和企业主体,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更低,应落实建立搬迁人口的风险防范与保障机制,通过采取扶持农村合作社、发展产业保险、政企合作等措施,为贫困户提供风险保障。首先,搬迁人口自身经济实力弱,加入合作社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政府应在资金方面进行支持,以加入农村合作社为前提,加入者可给予资金补助,鼓励搬迁人口加入农村合作社。其次,为搬迁人口购入农业保险、产业保险,以减少搬迁人口的顾虑,为其增加一定的利益保障。最后,明确规定政府、企业、加入合作社的搬迁人口按比例承担风险,尽可能分散贫困人口承担风险的比例,为搬迁人口加入农村合作社吃下“定心丸”。
二是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是贫困人口搬出后的当务之急。尤其是在没有农田用地的情况下,技能培训是提高搬迁贫困人口生存技能的有效手段。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就业培训政策的制定,并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村干部、扶贫干部要做好搬迁人口的思想工作,引导搬迁人口积极参与技能培训;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应切合实际,培训内容应与驻入企业的生产性质相匹配,与企业合作进行一对一的岗位培训,对于学习效果快、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搬迁人口可优先上岗就业,也可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互相提高岗位就业技能。对于一些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贫困的搬迁人口,如身体疾病、生理缺陷等,可对这部分人口进行简单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简单从事劳动生产,在必要的情况下,由政府为这部分人口提供生活兜底保障服务。
(三)完善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
对贫困人口来说,实现搬迁入住新房仅仅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第一步,重要的是不仅让他们搬迁出去,还要让他们在自力更生和政府的帮扶下实现脱贫致富。
一是完善搬迁安置处日常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如用水、用电、用气、用网、用路等,奠定宜居生产的基础。应巩固提高搬迁安置点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在搬迁安置点安排建设中小学校,搬迁人口的子女除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外,政府还应适当地帮扶部分优秀贫困学生完成包括高中阶段在内的十二年义务教育,通过教育将贫困的根源斩断。为保证搬迁人口健康向上的生活,还应健全医疗卫生室的建设,通过国家定点优惠补助,确保搬迁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治得好病。此外,要加强文化建设,以小区为单位,优化社区文化环境,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正能量。
二是帮助搬迁人口转变观念。观念的转变需要社区的宣传活动和交流互动活动,要在小区内摆放文化宣传栏,积极宣传正能量,宣传新生活观念,树立搬迁人口生活、就业的信心。要引导搬迁人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接受新事物,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安居乐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莫光辉.精准扶贫视域下的产业扶贫实践与路径优化——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1):102—112.
[2]曾小溪,汪三贵.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分析与思考[J].河海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02):60—66+91.
[3]彭玮.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基于湖北省的调研分析[J].农村经济,2017(03):26—30.
[4]闫东东,付华.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进化博弈分析[J].农村经济,2015(02):82—85.
[5]全承相,贺丽君,全永海.产业扶贫精准化政策论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31(01):118—123.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