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吕梁山地区乳牛肝菌属Suillus物种多样性研究*

2018-12-01李素玲

中国食用菌 2018年6期
关键词:吕梁山牛肝菌担子

刘 虹,李素玲,许 晶,王 华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

乳牛肝菌属(Suillus)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地区[1],也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常见的牛肝菌代表类群之一[2-3]。已有研究报告资料显示,几乎所有的乳牛肝菌属物种都是松科(Pinaceae)植物的外生菌根真菌,而且有些物种有着明显的寄主专一性现象[4]。有些乳牛肝菌属物种在树木外生菌根物种演替中处于先锋物种位置,在森林形成、生态平衡以及植树造林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乳牛肝菌属多数物种可以食用,有些种是国际市场上重要的贸易物种,如点柄乳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 和土黄乳牛肝菌(S.luteus) 等。乳牛肝菌属物种是山西森林地区常见的真菌类群,本研究首次采用DNA分子和形态学特征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山西吕梁山地区采集的乳牛肝菌属物种进行了分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集样本

调查采集采用样线调查方法,于2017年7月~10月间在吕梁山北部的管涔山、中部的关帝山和南部的五鹿山进行。在进行调查和标本采集过程中,通过航迹仪记录采集路线,详细观察并记录调查区域的植被情况,拍摄群落外貌、生境、子实体特征的数码照片,像素不低于600万。记录乳牛肝菌样本的主要特征,包括子实体大小,菌盖颜色,菌管颜色、结构和密度(个·mm-2),菌柄形状、长度和直径,有无菌环,表面特征,菌肉颜色和变色情况,气味,味道。每份标本均制备2份材料,1份采用蘑菇干燥器烘干,用作凭证标本,另外1份采用硅胶干燥,以备后续分子鉴定使用。样本分别保存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标本馆(HSA)和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2 标本鉴定

对采集的每份样本,采用形态分类结合分子鉴定的方法进行鉴定,同时结合下述因素:野外采集拍摄的照片,记录的宏观形态特征,以及在室内显微镜下观察的形态特征,如孢子形状和大小,担子形状和大小,囊状体的有无、形状和大小以及菌盖表皮的特征等。ITS分子片段的提取、测序参照Fan等[5]的方法。所得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所收录的序列用BLAST工具进行比对,每个样本序列选取比对到相似度最高的序列。山西吕梁山乳牛肝属样本信息表和引证样本在NCBI上的比对结果见表1、表2。

2 结果分析

本研究共在山西吕梁山林区采集13份乳牛肝菌属样本(表1),提取nrDNA-ITS分子片段13份。将13份nrDNA-ITS分子片段用BLAST工具在NCBI数据库比对,结果见表2。结合形态学特征分析,本研究共鉴定出产于山西省吕梁山地区的乳牛肝菌属Suillus物种6种,报告如下。

表1 本研究采集的吕梁山乳牛肝属样本信息表Tab.1 The specimens information of Suillus species in Lvliang Mountains used in this study

表2 本研究引证样本在NCBI上的比对结果表Tab.2 The BLAST results of cited specimens of this study in NCBI

2.1 厚环乳牛肝菌

厚环乳牛肝菌担子果形态见图1。

Suillus grevillei(Klotzsch)Singer,Farlowia 2(2):259(1945).

图1 厚环乳牛肝菌的担子果Fig.1 Fruitbodies of Suillus greville

异名:

Boletinus grevillei(Klotzsch)Pomerl.,Naturaliste Can.107:303(1980).

Boletus clintonianus Peck,Ann.Rep.Reg.N.Y.St.Mus.23:128(1870).Boletus grevillei Klotzsch,Linnaea 7:19(1832).Suillus clintonianus(Peck)Kuntze,Revis.gen.pl.(Leipzig)3(2):535(1898).

Suillus grevillei var.clintonianus(Peck)Singer,Lilloa 22:657(1949).

厚环乳牛肝菌是本属最为常见的物种之一,与落叶松(Larix spp.)形成外生菌根而且专一性很强,因此在欧洲也叫落叶松乳牛肝菌(Larch suillus)。本研究采到的 4份样本 FM043、FM295、FM339、FM341(表1) 在NCBI上全部比对到Suillus clintonianus名下,然而根据Index Fungorum(http://www.speciesfungorum.org),Suillus clintonianus是 Suillus grevillei的同物异名。依据文献记载,本种可食用,在吕梁山地区其是秋季华北落叶松林内常见物种,个别年份产量很大。

2.2 亚洲乳牛肝菌

亚洲乳牛肝菌担子果形态见图2。

图2 亚洲乳牛肝菌担子果Fig.2 Fruitbody of Suillus asiaticus

Suillus asiaticus(Singer)Kretzer&T.D.Bruns,in Kretzer,Li,Szaro&Bruns,Mycologia 88(5):784 (1996).

异名:

Boletinus asiaticus Singer,Revue Mycol.,Paris 3(4-5):164(1938).

亚洲乳牛肝菌(表1中的FM061) 特征明显,红色或紫红色,具纤毛的菌盖,易被识别,夏秋季见于落叶松云杉混交林内,产量较小,但很常见。

2.3 空柄乳牛肝菌

空柄乳牛肝菌担子果形态见图3。

图3 空柄乳牛肝菌的担子果Fig.3 Fruitbody of Suillus cavipes

Suillus cavipes(Klotzsch)A.H.Sm.&Thiers,Monogr.North Amer.Species Suillus:30(1964).

异名:

Boletus cavipes Klotzsch,in Fries&Hök,Boleti,Fungorum generis,illustratio:7(1835).

Boletinus cavipes(Klotzsch)Kalchbr.,Icon.Sel.Hymenomyc.Hung.(Budapest)25:52(1867).

空柄乳牛肝菌(表1中的FM160) 的识别特征是褐色并具纤毛的菌盖,发育早期白色内菌幕包着黄色菌管层。与亚洲乳牛肝菌一样夏季见于落叶松云杉混交林内,常见,产量较小。

2.4 土黄乳牛肝菌

土黄乳牛肝菌担子果形态见图4。

图4 土黄乳牛肝菌的担子果Fig.4 Fruitbody of Suillus luteus

Suillus luteus(L.)Roussel,F.Calvados:34(1796).

异名:

Boletus luteus L.,sp.pl.2:1177(1753).

土黄乳牛肝菌是北半球广泛分布的物种(表1中的FM320),只生长在松林内(Pinus spp.)。与典型的欧洲样本相比,山西产样本的菌环没有那么肥大,但DNA分子序列确认他们是同一个物种。产量不均,个别年份产量较大,是国际市场的常见贸易品种,产自山西的土黄乳牛肝菌较易生虫,达不到出口标准,但在晋中平遥南部的山区一带民间有采食传统,被称做松蘑菇。

2.5 灰环乳牛肝菌

灰环乳牛肝菌担子果形态见图5。

图5 灰环乳牛肝菌的担子果Fig.5 Fruitbody of Suillus viscidus

Suillusviscidus(L.) Roussel,F.Calvados:34(1796).

异名:

Boletus laricinus Berk.,in Smith,Engl.Fl.,Fungi(Edn 2) (London)5(2):248(1836).

Boletus viscidus L.,sp.pl.2:1177 (1753).

Fuscoboletinusaeruginascens(Secr.ex Snell)Pomerl.&A.H.Sm.,Brittonia 14:167(1962).

Fuscoboletinus viscidus(L.)Grund&K.A.Harrison,Biblthca Mycol.47:134 (1976).

Suillus aeruginascens Secr.ex Snell,in Slipp&Snell,Lloydia 7(1):25 (1944).

Suillus laricinus(Berk.)Kuntze,Revis.gen.pl.(Leipzig)3(2):535 (1898).

Suillus viscidusf.albus(Kühner)Klofac,Öst.Z.Pilzk.22:217 (2013).

Suillus viscidus f.brunneolus(Kühner)Armada,Bull.trimest.Féd.Mycol.Dauphiné-Savoie 219:35(2015).

灰环乳牛肝菌是形态变化较大,分类较为混乱的物种。本研究采集的5份样本FM101、FM102、FM110、FM113、FM348,在NCBI比对中出现了多个名字,如Suillus viscidus、Suillus aeruginascens以及Suillus bresadolae等。依据Index Fungorum,前两个名称为同物异名,第3个名称Suillus bresadolae是罕见的欧洲物种,与Suillus viscidus形态特征相似,是否为同一个物种或者NCBI上这条序列是否正确目前无法确定。因此,结合形态学特征分析,本文作者认为目前将山西吕梁山地区的这个物种定为灰环乳牛肝菌Suillus viscidus(L.)Roussel较为合适。灰环乳牛肝菌与落叶松形成外生菌根,在山西每年夏秋季只在华北落叶松林内地上发生,常见,但产量较小。

2.6 褐乳牛肝菌

褐乳牛肝菌担子果形态见图6。

图6 褐乳牛肝菌担子果Fig.6 Friutbodies of Suillus collinitus

Suillus collinitus(Fr.)Kuntze,Revis.gen.pl.(Leipzig)3(2):536(1898).

异名:

Boletus collinitusFr.,Epicr.syst.mycol.(Upsaliae):410,1838(1836~1838).

Boletus granulatus var.roseobasis J.Blum,Bull.trimest.Soc.mycol.Fr.81:485(1965).

Suillus roseobasis(J.Blum)Gröger,Mykol.MittBl.,Halle 11:9(1967).

褐乳牛肝菌(表1中的FM306) 只生长在松林内,与松树(Pinusspp.)形成菌根。本种和点柄乳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在形态上很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菌盖表面常有明暗相间的放射纹理,菌柄较短,此外据欧洲文献记载其菌柄基部常有粉红色菌丝;而后者菌盖颜色均匀,菌柄较长,且基部菌丝为白色。此次所采样本菌柄基部未发现粉红色的菌丝,但DNA分子分析表明其为褐乳牛肝菌。

3 讨论

刘波等[6]在书中记载了乳牛肝菌属8个种,即空柄乳牛肝菌Suillus cavipes、松乳牛肝菌S.pictus(Peck)A.H.Smith&Thiers、褐环乳牛肝菌(土黄乳牛肝菌) S.luteus、灰环乳牛肝菌S.aeruginascens(S.viscidus)、厚环乳牛肝菌S.grevillei、点柄乳牛肝菌S.granulatus、亚褐环乳牛肝菌S.subluteus(Peck)Snell和亚黄乳牛肝菌S.subaureus(Peck)Snell,这些物种全部在吕梁山地区有分布记录。其中,空柄乳牛肝菌、褐环乳牛肝菌(土黄乳牛肝菌)、灰环乳牛肝菌和厚环乳牛肝菌等4个物种被本研究的DNA分子数据分析所支持。其余4个物种中,书中松乳牛肝菌的标本图片和文字描述显示其菌盖为酒红色,带有明显的纤毛鳞片,这是典型的亚洲乳牛肝菌的特征,因此我们推测书中收录的山西吕梁山地区的松乳牛肝菌S.pictus,可能就是亚洲乳牛肝菌S.asiaticus。本次研究虽未采到点柄乳牛肝菌样本,但分布于油松林内的形态相似物种经DNA分子鉴定为褐乳牛肝菌S.collinitus,所以真正的点柄乳牛肝菌在吕梁山地区是否存在尚需进一步研究。另外2个物种亚褐环乳牛肝菌和亚黄乳牛肝菌本研究未发现。

为方便形态学鉴别,现将山西吕梁山地区发现的6种乳牛肝属物种检索表编制如下:

山西吕梁山地区乳牛肝菌属分种检索表

猜你喜欢

吕梁山牛肝菌担子
自己的担子自己帮着担
蒲谷香:从吕梁山走到巴拿马
云南发现4.2公斤野生牛肝菌
常见野生牛肝菌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 强化创新驱动奋力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山西吕梁山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担子越重越要爱护挑担人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牛肝菌的功效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牛肝菌扒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