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学业质量监测项目的实施与推进策略研究*
2018-12-01丁玉祥
□ 丁玉祥
我们身处在一个变化的信息社会,“互联网+”已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大数据成为帮助管理决策的积极资讯。基于此,数据驱动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科学决策已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但不可回避的是,常态的考试与教育测量,其数据分析面临着缺陷:一是教师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统计学生易错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二是学生无法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难以直接感受自己学业进步的幅度;三是学校质量管理的数据分析仅停留在数字表面上,精准分析和深度归因时常缺失,导致教学精准定位存在困难,从而使教学改进始终局限于教师自我的经验觉醒和行动自觉。
有了丰富的教育大数据支撑,教师可以时刻关注和了解基于经验的常态教学的精准性,通过基于数据的客观分析,进行教学行为的诊断,引导教师自主改善教学方式,自觉改进教学行为。在教育大数据的基础之上,通过技术工具采集学生的各种考试信息,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精准分析和精确诊断学生的学业存在的优缺点,保证因材施教策略的落地,真正促进学生学业的品质发展。
一、主动规避教师常态教学行为的盲目性与经验性
普通教师常态教学行为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为:一是在教学起始阶段,对学生前置性知识的缺失不了解,导致教师对学情的把握缺位;二是在教学进程当中,对学生新学知识的掌握不清楚,导致教学的调控迷失;三是教学过程结束,对学生基于标准的目标达成不落实,导致形成性评价缺失;四是课外作业布置,对学生作业对错的统计不及时,导致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五是阶段考试阅卷,对学生错题缺失的诊断不到位,导致重复的训练频发。
导致常态教学中薄弱环节的问题原因是:教师缺乏对学习者学习活动考试前已有认知基础的准确把握和精确定位,教师难以把握对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学习效果与形成性评价目标的精准分析,对学生作业和试卷评阅中典型错误的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未来的教学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基于精准分析的靶向,利用这一优势,通过对学习行为的数据分析和精确诊断,实施针对性教学,以弥补传统教学功能的不足。因此,教师常态教学问题的诊断需要从基于经验的判断走向基于数据的科学诊断。
二、深度推进学业质量监测项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提出:“要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从区域层面看,建立健全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不仅符合国际教育发展改革趋势,而且有利于提升区域的教育竞争力、规范区域教育宏观管理、支持教育决策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推进区域教育质量优质、均衡发展的客观选择。尤其是,2015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办颁布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被誉为“中国特色的PISA”,从一定意义上说,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建立。
从教育部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试行)》“评估与诊断”维度看,其内容条目具体表述:“教师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有效使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反馈,对学习活动进行及时指导和适当干预。综合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学情分析,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依据。”另外,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 “十三五”规划》也明确要求,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与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客观上看,这对教师科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和诊断提出了具体的能力要求。
为此,我区从质量监测组织和推进角度一致思考:如何在质量监测实施中,解决海量数据的便捷高效处理以解放人力,如何让教师从基于经验的学科判断走向基于数据的科学诊断?如何高效地借助信息技术快捷地获取数据信息,对教师的教学缺失做出精准诊断,提供具体改进策略和决策建议?如何从质量监测数据的零散呈现到丰富数据的便捷共享?如何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提高教学精准性,促进管理效益的持续提升?因此,质量监测工作的推进,应突出 “三个需要”:一是需要贴近基层学校的教学实践,帮助学校诊断育人的薄弱环节,精准指引质量提升的方向;二是需要注重挖掘书背后人与事的细节、情与理的逻辑,为教育行政决策、教育教学管理、课程改革推进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三是需要立足于监测工作流程的规范,落脚于监测制度的建设,致力于质量监测体系的科学建构。
从实践价值角度看,基于数据的深度挖掘与问题归因的区域性质量监测,它不仅符合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紧密契合国际教育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而且适应区域质量快速提升的客观需要。它不仅有利于区域教育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而且有利于学校质量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区域教育质量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从内涵发展与高质量建设的角度看,积极主动地建立健全符合区域质量发展需求的区域性质量监测体系,通过对质量监测数据的解释、描述和诠释,对制约质量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精准诊断和科学归因,能比较客观和真实地反映学生在学业质量、身心健康及学业负担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从而较为便捷地获悉影响和制约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原因,为积极转变区域教育管理方式、教师教学行为提供数据服务,主动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评价观。
三、着力实现学业质量监测项目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教学质量管理需要大数据的支撑。教育大数据可以为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测提供客观、科学的解释、说明、描述。区域质量管理的关键,就是要用数据说话。即用真实的数据,讲真话、讲实话、讲管用的话。客观上看,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的组织与实施,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工具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质量监测数据中蕴含的教学问题。而深度归因制约质量发展与提升的研究结论则有赖于质量监测的丰富数据与学业证据。因此,通过精准的分析来确定教学改进的行动方案。教育质量监测功能的着眼点是诊断与改进,进行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应主要解决:为什么监测、监测什么以及怎么监测三个基本问题。
秦淮区自2011年开始,主动尝试将技术手段与学业质量监测相整合,利用相关网络平台,为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提供技术性保障。从区域质量管理看,该网络平台实现了教育局、学校和家庭的协同评价和服务,构建了改进教育教学的测评服务体系,真正成为区域资源有效利用、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抓手。从教研工作改进看,该平台能提供各类试题的统计分析,有效提高教研员的命题水平;精准把握全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发展水平和存在问题;诊断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交流。对教师教学而言,该平台能提供班级、学生个体的学业质量诊断报告,有效支持改进自身教学,为学生高效、精准、轻松学习提供有效帮助,能为学生针对性的辅导和有效与家长沟通提供无缝支持。
客观上看,通过某教育测评网的实施,使得区域内每一次质量监测,避免了经验化与随意化。各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科学命题,基于质量监测平台的精准分析,基于教学问题的跟进解决,有效地克服了教师常态教学中行为改进的盲目性,使得区域质量建设从常规数据通报走向了基于问题改进的品质化管理。那么,如何保证基于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区域性质量监控落实到位?从秦淮区质量监测工作的推进需要出发,坚持以教育质量监测为工作抓手,持续强化 “完善组织建设,规范管理流程,优化监测方式,提高工作品质”的工作策略。具体说,强化了“五个坚持”工作举措:
第一,坚持完善区域性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机构。组建秦淮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强化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教师专业技能监测、师生心理健康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生学业负担监测五个方面工作职能。
第二,坚持把握学校、区域在质量监控中的位置关系。质量监测工作要突出以学校为主、区域为辅的定位。学校要着眼于教学实践,强化日常常态教学行为的监测;区域则着眼于建立质量标准,立足过程指导,着眼结果评估。秦淮区立足区情,结合质量建设的需要,以某教育测评网的应用为抓手,强化区域整体联动,形成管理合力,思考怎样提高质量监测工作的信度和效度,以进一步加强质量监测平台应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我们着力解决困扰质量监测推进与实施的四个基本问题:一是明确谁来用——着眼区校共用;二是着重解决如何用——立足常态应用;三是培训学校解决怎么用——致力掌握平台功能;四是及时关注用得怎么样——通过需求调查反馈应用效果。同时,采取 “区校联合、多元参与;点面兼顾、分类实施;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工作策略,立足科学监测,统筹布局学业质量监测的对象与内容。始终着眼诊断,切实建立学业质量监测反馈报告制度。
第三,坚持科学制定区域教学质量监测的整体规划。为了统筹中小学学业质量监测时间、科目、年级,有序统筹区域学业质量监测工作,秦淮区制订了 “中小学学业质量监测工作规划”,通过规划厘清了监测项目、时间和年级,从而初步构建了区域教育质量的监测体系。为区域教育质量发展水平评估、教育质量管理宏观决策提供了现实基础。
第四,坚持建立区域性教学质量监测的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学业质量监测工作,推进质量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秦淮区制订了“秦淮区中小学学业质量监测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质量监测工作的实施内容,具体包括:质量监测的组织定位、监测命题的管理、监测阅卷的管理以及监测的分析、诊断与评价管理。客观上看,秦淮区在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初期,就从制度层面解决了质量监测的实施规范。
第五,坚持优化区域性质量监测的任务分解与工作流程。为了规范质量监测的工作环节,秦淮区制订了 “秦淮区质量监测工作任务分解和工作流程”,针对质量监测的工作环节和任务分解,规范了质量监测领导小组、工作统筹组、技术组、命题组、考务组、评价组以及问卷组的工作规范及流程,不仅明确了监测环节的职责与要求,还提高了监测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水平。
另外,从区域性推进上,秦淮区优化了监测平台应用的区域推进策略。具体采取了如下举措:一是不盲目追求一步到位,采取“分步推进、逐段推开,先部分、后整体,先初中、后高中”的思路,逐步引导区域内的各类型学校从逐步适应监测平台到主动应用监测平台。二是强化学科教研人员的跟进培训。三是完善质量监测区域推进的组织架构,进一步厘清了质量监测中心的工作职能与具体任务。区域质量监测中心成员职责明晰,分工不同,各有侧重,但坚持整体协调,团队协作,合作共赢。四是完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的考务反馈系统,定期反馈学校的考务情况,及时反馈教师网络评卷一致性的情况。五是强化基于网络平台监测结果的常态应用。六是立足网络测评平台的深度应用,建立学校质量监测反馈与评价报告制度,为学校、班级以及教师学业质量状况的跟踪与判断,提供教学改进的事实证据与决策依据。
四、有效保障学科常态教研工作的品质化和科学化
积极构建基于数据诊断改进教学的质量测评服务体系,能准确定位区域学业质量发展总体水平,为教育决策部门提供清晰的数据判断;能改变以往 “在质量评价方式上重最终结果忽视学校进步和努力程度,在评价结果使用上重结果的甄别证明忽视诊断和改进”的做法,建构全面的新型质量观;能帮助学校基于数据诊断分析教学薄弱环节,促进教学行为改进与补偿跟进;能够基于标准的学业质量监测,优化区域教研工作品质,提高区域质量监测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能够监测知识与能力的诊断分析结果,能够提供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业辅导和教学补偿。
基于监测平台数据的深度分析,推动区域教研工作的主动改进,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改进监测命题工作,提高监测的准确性;二是基于监测数据确定教研主题,指向薄弱学科的教学改进,实施薄弱学校定点帮扶;三是实施基于监测数据分析的学校办学质量分类评估;四是推动区域内学校常态教学的过程性质量管理;五是开展基于学业质量监测的学生个体学业发展的针对性指导;六是开展学生学业负担的适时问卷与诊断分析;七是开展基于标准的学科类学业问卷与诊断分析,归因学业缺失的深度原因。比如,基于数据诊断,强化学业质量监测命题科学性。需要时刻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监控,通过科学诊断,为教师改进行为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在科学命题、规范阅卷基础上,进行精确诊断,形成学科、学校质量监测反馈与评价报告。如何落实基于全数据诊断的命题质量改进?依托网络测评平台对整份试卷和每道试题都能做到全数据、多维度分析,为命题信度、效度、区分度提供客观判断依据,从而为改进监测命题的质量水平提供有力证据。教研员通过对监测命题的诊断与反思,不仅能促进自身命题水平的提升,而且有利于教研员对教学评进行深度思考。
基于质量监测的数据分析与诊断,实现精准教学的技术手段还有哪些?
一是开发基于手机端的APP在线学生学业查询服务。二是开发基于网络测评平台分析结果的矫正系统。尝试基于网络测评平台的监测结果,着手构架与学业水平诊断相对应、与视频课程资源相对接的微视频错题矫正系统,为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业辅导提供学习资源支持,从而拓展课外自主辅导的空间。
从品质提升的角度而言,秦淮区以课题为载体,推动质量监测工作向纵深推进。通过课题项目实施,固化质量监测工作经验和成果,有利于系统总结区域质量监测的典型经验,有助于区域质量监测实践成果的 更广范围推广和传播。未来阶段,为有效推进基于网络测评的质量监测平台的深度应用,秦淮区将从学校多元需要、内涵建设、绿色发展角度,淡化质量问责,避免功能泛化,不断丰富教育质量监测的内涵。同时进一步优化质量监测的技术标准,提高监测的透明度,通过质量监测节点的合理布局,完善质量监测体系,提升学校课程实施的水平,加快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