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文学经典培养幼师生审美素养探赜

2018-11-30张苹

成才之路 2018年31期
关键词:文学经典幼师生审美素养

张苹

摘 要:文学经典具有陶冶情操、审美熏陶的美学价值,而现实生活中作为美的传播者的幼师生审美素养仍亟待提高。接受美学理论在消解作品、作者中心论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了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以此建立读者反应批评范式,强调作品的审美意义及社会价值只有在读者开放性的阅读下才能生成。文章以接受美学为理论视角,从审美期待、审美经验、视域融合三个纵向层面研究文学经典对幼师生审美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文学经典;审美素养;接受美学;幼师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1-002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幼师生是国家幼教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光荣的使命。但纵观当下的高职幼师生的审美素养不容乐观,当今社会幼师虐童事件频频发生,这和幼师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格扭曲关系密切。文学经典在审美素养渗透中,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微妙作用。文学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本身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文学经典种类纷繁,各式文学经典呈现的审美特质也不尽相同。“散文的创作要求作者真实抒写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且真实地抒写自己的内心和对客观事物的感悟与思考,这是散文‘本真的审美特质。”诗歌呈现出音乐美、情感美、意境美与画面美,小说则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正如法国作家里夫所说,“小说是真实生活和风俗世态的一幅图画,是产生小说的那个时代的一幅图画。”小说的审美具有多重性,生动逼真的形象美,扣人心弦的情节美,内蕴丰厚的情感美都给读者以无尽的美的体验。由此看来,文学经典文本自身具备多种审美特质,教师若能充分挖掘文学经典的审美内蕴,综合美学知识,能对幼师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一、洞悉幼师生的审美期待

接受美学理论在消解作品、作者中心论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了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以此建立了读者反应批评范式,认为作品的审美意义及社会价值只有在读者开放性的阅读下才能生成。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姚斯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姚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对他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这种方法明显地提供了一个决定其审美价值的尺度”。所谓期待视野,是指读者根据自身当前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这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不但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而且影响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程度。读者的审美期待大体上包括:文体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

文体期待指读者对即将阅读的文本的类型或形式特征的心理期待。文体期待意味着读者期待从不同类型的作品中读出其特有的语言、结构、手法、韵味等艺术魅力。如阅读小说,学生期待从文本中感受到扣人心弦的跌宕情节和立体逼真的人物形象;阅读散文,由于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学生期望不但能读到散文的文字美,更期望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的真情。而对于古文欣赏,由于年代久远,部分文字冷僻深奥难懂,部分学生往往心怀抗拒甚至畏惧。学生对不同文体特点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认知,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作品的审美期待,这也是“审美期待”内在驱动的结果。意象期待是读者对作品中经过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的心理期待。读者是在现实生活中活动生活的,他即使进入阅读状态也不可能全然抛弃对现实和实际的心理体验。读者有时会将作品的虚构世界与现实生活进行比较,把文学语言同现实语言相对照。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杨柳”实则借柳景等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抒漂泊江湖的凄楚、惆怅、孤独的伤怀之情。在此之前,学生接触到贺知章的《咏柳》,这是赞美柳树的形态美和活力的诗篇,而生活中柳树是春的象征,活力生机的符号,学生在感受与欣赏作品时必然会带着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将意象进行对照,从而形成阅读时的意象冲突进而引发审美期待。同时,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作者感情与生命的结晶,独到的思想理念可以激发与规范作家强烈的审美情感,感情的深化也有助于加深对事物内在意义的认识,只有这两者有机交融,文章的內蕴才能具有撼动人心和启迪灵魂的审美力量。文学作品的表情性特征,也内在规定了接受者在欣赏作品时同样要对作品深层次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及思想倾向等作出深层次的意境期待。

学生的审美期待也并非一成不变,期待视野具有差异性和能动性,每个学生在欣赏文学经典前都具备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他们都用自己的期待视野去体验文本,填补文本空白,对文本再创造,生成意象。如同样是赏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但每个学生头脑中对林黛玉形象的勾勒与再现是千差万别的,生活经验的不同导致接受主体意识里的娇弱敏感多疑的黛玉形象迥异。这种期待视野是每个接受者对作品的先入之见,姚斯将其称为“前理解”,这种前理解的存在决定了读者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也决定了读者对作品基本的态度和评价。教师只有充分洞悉学生的审美心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审美教育。

二、唤醒幼师生的审美经验

首先,要明白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利用文学经典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需要建立在尊重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上。要唤醒学生的审美经验,先要明白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所谓移情,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只有在物我同一中,移情作用才最容易发生。”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梧桐”“细雨”“黄昏”这些意象,单独看都是大自然中寻常可见之景,但这首词中饱含的是作者的悲凉愁苦、孤寂落寞的心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试以低落之情感受这种哀婉凄苦之美,将自然景物人情化,使本来无生气的事物有生气,从而感受“细雨”绵连之愁,“梧桐”残败之愁,“黄昏”衰落之愁。

其次,要把握文本召唤结构,利用文本空白。召唤结构是作品因空白和否定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和张力空间,这种结构随时召唤着接受者能动地参与进来,通过想象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由于它本身密布着较多空白从而跨越时空为不同读者提供再加工的空间。如小说《祝福》中,祥林嫂为什么逃离婆家来到鲁镇、嫁给贺老六的途中如何挣扎反抗、第二次丧夫来到鲁镇后鲁镇人的反应如何、精神不济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又是如何悲惨地死在风雪夜里,留给学生无尽的遐想。教师通过一步步引导,最终可以唤醒学生审美经验与冲动,从而在诸多画面空白背后寻找杀害祥林嫂的真正凶手,也能较好地理解为什么祥林嫂被称为“没有春天的女人”。

最后,审美经验的唤醒和联想活动密不可分。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学生需要唤醒旧经验,形成新经验,尤其在欣赏经典诗文之美时,头脑中的联想和想象更是必不可少。一首凝练简短的诗歌需要在脑海中展现为一幅幅具体形象的画面,或柔美或澎湃或激烈等,没有联想活动就不存在审美。

三、融合审美的多重视域

文学经典的阅读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多方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就是一种视域的融合。学生审美素养的形成不可脱离视域的融合阶段,必然要经过沟通过去与现在、自我与他者的理解过程。“文本的审美意义是因我的前见、我的期待、我的视野去与文本视野相融合、相碰撞才得以产生的。”

融合学生与文本的视域。文学经典的审美渗透需经历读者与文本之间情感和理智的视域融合,学生对文本深层的理解和阐释,不是对其原意的还原与追索,而是学生以自己的人格与生命意识等个性化品质去体验、品味、探究、重建经典文本的意义。学生感受与理解作品呈现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要对文本内涵进行纵深层次的挖掘,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信息交换。如学生在阅读莫泊桑的《项链》时,首先会对文章的结尾深感震惊,为马蒂尔德夫妇十年的辛劳深感不值,为马蒂尔德的苍老粗俗叹息。但当学生深入了解莫泊桑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写作背景,把小说置于更为具体的历史视域中观照,他们就会明白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唯利是图的观念充斥着整个社会,文章通过马蒂尔德在名利场上的追求,揭露并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虚伪与势利。

融合教师与学生的视域。教师是文学经典阅读过程中的引导者,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社会经验要比学生丰富,文本理解方面要比学生深刻。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的审美经验,不可脱离学生的前见断层引导,师生只有在平等真诚的基础上才能共享阅读经验。此外,教师要积极塑造个人人格魅力,尤其是双方交往中的亲和力、包容力以及对文本的高视角理解力。这样,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才会产生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争鸣。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学生读后可能会对作者如此深受故都之秋难以理解,因为古人诗文中的秋是一种悲愁、凄苦的情绪。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传统的悲秋主题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那就是秋天本身就是美好的。诗人沉浸在其中,并不是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学生的视域中更多的是热爱春花秋月,所以他们对秋的悲凉很难从心底生出认可的喜爱,那么教师就要多方引导,让学生明白凡属于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价值。“北國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直面故都的秋景,沉思生命的周期,既悲秋,又颂秋,也是一种生命的审美感受。作者对于秋天悲凉的感受,实质上是对人生的感受,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表达的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流露的是故乡情、爱国情。

四、结语

审美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漫长过程。高专学校对幼师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要体现在平时的点滴教育之中,要洞悉幼师生的审美期待、唤醒幼师生的审美经验、融合审美的多重视域,通过循序渐进的熏陶,使幼师生成为合格的美的播撒者。

参考文献:

[1]吴周文.散文审美与学理性阐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3]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贾文娟.期待视野理论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5]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6]杨进红.审美体验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7]朱光潜.谈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8]曹海明.语文教学解释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文学经典幼师生审美素养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交互式一体机英语教学之我见
永恒的莎翁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我眼中的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