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
2018-11-30张晓玲
张晓玲
摘 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一些变化,使学校的职能变得更丰富了,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变得更灵活了,教师的身份变得多样化了。但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如课程改革的区域性差异得不到关照,课堂的实际效率得不到提高,学生的良好身心得不到发展。探讨这些问题旨在引起有关教育人士的关注,并能为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提供一些有利的帮助。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课程改革;变化;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5-01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5.115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深化到各个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不仅丰富了学校职能,也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促进了教学的发展,然而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制约,新课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一些变化
(一)学校的职能变得更丰富了
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唯一的使命是培养人,而这也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好坏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对教师的发展价值,以及对课程本身的改善价值,建立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因此,学校就有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基于这一新要求,许多学校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同时也更注重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参加各級各类培训,使学校教师增广见识,提升自己。
(二)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了
以前的教学总是力求整齐划一,把不同的学生培养成为同样的产品,现在则特别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前教师讲得多,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课堂上死气沉沉效率不高,现在教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查找资料,小组讨论,再加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交互运用,学生大多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了。因而新课程的课堂较之传统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力四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变得更灵活了
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等。
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从而使学习方法变得更灵活了。
(四)教师的身份变得多样化了
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再也不单纯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再也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在改革的感召下,教师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教师角色也随之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新课改使教师不拘泥于课本,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平台和依据。
二、值得反思的一些问题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了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带来了突出的变化,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若不能有效得到解决,将阻碍新课程向纵深发展的进程。
(一)课程改革的区域性差异得不到关照
课程改革推行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教学方法可谓是推陈出新、花样百出,教材上出现了好多的实践活动,譬如实验研究、调查报告、社区专访、网站搜寻等等,加强了课程内容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实践性很强。
这样的一些改革在经济发达地区硬件好、信息广、教师素质比较高的条件下,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而在一些贫困地区,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却很多。他们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教师素质得不到提高、网络信息也都处于冰冻状态,这些活动在学校往往流于形式。
(二)课堂的实际效率得不到提高
在新课程改革后,自主、合作、探究、分组交流、参与式等方法手段都被教师运用到课堂上,可说是花样翻新。可使用不当师生就被这些牵着鼻子走,成了名副其实的表演者。还有,多媒体课经常被运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更不例外。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兼声、形、画于一身。于是,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只得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按既定的思路走,无法越雷池半步,颇有“请君入瓮”之嫌。于是,本该重点关注的学生主体被忽视了,整堂课变成了频频切换画面的展示会。其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
(三)学生的良好身心得不到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的体育课程标准还提出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新的领域目标。为此,教育部门还要求在学生的课程中要相应地增加一两节体育课。但一些学校为了成绩、为了升学,使这些规定都只能流于纸上。
在一些地区,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素质教育外衣下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迫于学校、家庭的压力、为了应付考试,学生更多地将眼光放到了鲜红成绩上,从而忽视了自我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某些教育者也为了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成为了思想的瘸子、道德的盲者。
可以说,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时代的雄关漫道中踯躅前行着,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反思,需要不断地修补完善,以期发挥出新课改的真正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晓明.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的进展与反思[J].2004(2).
[2] 高峡.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原则[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