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思考
2018-11-30王冬梅
王冬梅
摘 要:档案是高校发展过程中最为客观、原始的记录,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本文从档案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两个视角,就高校如何通过强化档案意识、开展档案活动等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成效的优劣对高校是否能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而高校档案正逐渐揭开曾经的“机要”与“神秘”面纱,多层面、多角度地参与到新时期高校的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重要的价值。由此可见,深入研究高校档案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一、提高档案意识,营造服务环境
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利、积极因素。发展大事,思想先行,高校档案工作要想取得显著成效,要想更好地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必须要树立现代档案理念,提高档案意识。我国《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在高校档案工作中,校长和副校长要担起领导责任。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充分了解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加大档案建设投入力度,尽快健全档案开发与管理设施,建立专业的档案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为高校档案更好地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布好局、谋好篇。其次,积极开展档案宣传工作。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开展档案开发、宣传工作,挖掘可利用档案资源,主动提供优质的档案产品,转变档案资源在人们心中的“古文物”及“故纸堆”印象。
二、整合各类档案资源,夯实文化建设服务基础
高质量、充足的档案资源,是高校档案工作实力的体现,也是高校档案工作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对高校档案的质量与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传统的档案利用、保管与收集等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求。因此,高校档案工作者应大胆创新,努力优化工作内容与质量。在接收档案的时候,工作人员应合理处理档案质量和数量的辩证关系,尽可能兼顾质量与数量。针对保存价值很高的各种档案信息,工作人员应努力对其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大范围收集并系统整理以录像带、磁带、照片、纸张为载体的档案资料,开展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归档保存工作,逐步提高档案数字化水平。二是扩大征集范围及征集对象,加强与高校师生、校友、社会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征集各种有教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档案信息。三是做好档案编研工作,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需求,组织编研档案活动,开发个性化的档案产品,为校园文化构建提供优质服务。
三、组织多种档案活动,拓宽校园文化服务途径
高校档案工作者应将库房中存放的各种档案资源合理地开发及利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将高校档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给广大师生。“互联网+”时代,档案馆、校文化馆都已联网,其服务功能也更加强大,许多高校都以博物馆、校文化馆为主,组织了多种类型的展览,有效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今后,我们可以提高档案资源的开放性,做好校史馆展示活动,将高校的办校与发展过程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使广大学生真切体会与感受高校的优良传统,并主动成为优良学风、校风和教风的弘扬者与传承者。与此同时,大胆探索借助新媒介,展示与宣传高校档案文化精品。
四、提升档案管理质量,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动力
借助各种档案管理活动,优化档案管理质量与成效,是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效率的客观要求。档案工作者应该主动探索档案管理新路径,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促使档案工作尽快走上“四个并重”与“四化同步”发展道路。所谓“四个并重”指的是档案信息与实体档案并重、主动开发与常规利用并重、数字档案保管与纸质档案保管并重、档案征集与档案接收并重;“四化同步”指的是利用社会化、存储信息化、管理现代化及队伍专业化。必须要充分重视专业化工作团队的建设工作,组建一支与新形势下开发档案资源需求相适合的优质工作团队。
新时期,高校档案馆肩负着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的重任,因此,高校应增强档案意识,依据校园文化建设需求有针对性地改革与创新档案工作方式,强化档案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雪枝,程巧.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及路径探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33(2):82-84.
[2]劉雁鸣.高校档案服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浅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2):126-128.
[3]潘昕,李名家.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