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微课辅助假期作业的初探

2018-11-30师庆良冯超群

中小学电教 2018年11期
关键词:假期作业课件微课

☆ 师庆良冯超群

(1.宁海县跃龙教育集团跃龙中学,浙江宁海315600;2.宁海县致远中学,浙江宁海315600)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学生假期作业的现状不容乐观,出现许多违背初衷的乱象。根据笔者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生假期作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假期作业随意性过大、机械重复性的内容过多,导致多数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假期作业内容品质不高,多数作业以基础知识为主,形式单一,缺乏探索性和挑战性;三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教师难以设计针对性强的假期作业,造成大量假期作业只是简单的习题积累。对学生而言,长时间的假期生活如果缺少了合理、实用的假期作业,势必会影响对知识的巩固和自身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微课内涵

在国外,微课以及与微课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微课起步较晚,首次提出“微课”一词的是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最开始,微课被定义成一种新型教学资源的组合(包括微视频、微教案、微课件和微反思等相关资源)。随着全国各级教育部门和一线教师对微课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微课的认识和理解也不断深入。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概念是: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1]。

三、利用微课辅助学生假期作业的优势

(一)针对性强

将知识点精简、细化,制作成高质量的微课,用来辅助学生完成假期作业,让作业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改变传统假期作业随意性的局面。当然,如果能按照规范的步骤开发、应用此类假期作业,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假期作业重复性高的问题,提升学生假期作业的质量和档次。

(二)内容形象生动

微课是数字化的,它可以集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形象生动的微课要比书本中的文字更具说服力,用它来回顾知识点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提高假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于在传统作业中经常出现的晦涩难懂的题目,同样可以用微课以多媒体形式进行比较清晰的分析与解释。

(三)形式多样化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体现知识更加灵活,形式更加丰富。譬如:用微课开发的主题活动类和拓展知识类假期作业注重学生的探索与挑战,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这样,微课型假期作业和传统作业相辅相成,既让学生在假期巩固了知识,又使其在能力上有了提升。

以上优势非常适合于解决假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将微课应用于中学生假期作业中,势必会规范假期作业,提升其内容品质,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从而充分利用假期的学习时机。

四、辅助假期作业型微课的开发与应用

(一)成立领导小组

目前,学生假期作业存在诸多问题,这与学校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联。如果要开发微课来辅助假期作业,必须让微课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同时纳入到学期计划中。为了加强管理和规范落实政策,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组组长和教务处主任为副组长,具体学科教师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结构及人员分工见图1)。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微课建设过程中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图1 微课建设领导小组结构图及人员分工

(二)微课的研发

有了领导的支持和制度的支撑,微课建设便能顺利进行到实质阶段。为防止微课建设过程中出现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状况,学校应以学科为单位,由教研组长组织本学科优秀教师,成立一支强大的微课研发团队。研发团队的主要目标是,在整合现有优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微课资源建设规划,有序推进微课资源的开发[2]。在目标的指引下,研发团队要结合假期作业的重点,为微课进行科学分类,让其种类多样、层次分明。例如:形式上可以划分为,知识点类、习题类、主题活动类及实验性质类等;层次上可以划分为,基础知识巩固类、难点突破类、挑战性任务类和拓展性知识类等。

(三)微课的制作

微课的制作围绕微视频展开,它是微课的核心和精华。笔者认为,一节优秀微课的制作应该包含确定主题、微教案设计、微课件设计、视频录制四个主要步骤,而这些环节之间又是紧密关联,共同为微视频服务,最后通过微视频体现微课的价值(如图2)。

图2 微课制作各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1.确定主题

由于我们制作微课的最终目的是辅助学生的假期作业,因此在选择主题上要与普通微课有所区别。此类微课的主题要偏重于巩固学生已学知识和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运用,难度设置上既要考虑教材的基础知识,也要兼顾挑战性、拓展性任务。同时,各学科的微课要呈现专题化、系列化和层次化,让学生在假期按步骤、有目的性的学习。

2.微教案设计

微课虽小,可五脏俱全,有了微教案做理论指导,微课将更加规范与正规。在设计微教案时,既要涵盖常规教案的方方面面,又要重视时间问题。我们的目的是,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一个习题或一个主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完全掌握和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或方法、技能[3]。

3.微课件设计

在短时间这一条件的限制下,我们要将微课件精简,精简每个字、每张图片,让极少的内容呈现丰富的信息。切忌将微课的几分钟变成翻阅课件的时间。另外,需强调的是,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切勿舍本逐末,把重心放在软件技术上,从而忽视了微教案设计和应用过程。最好的课件要与微视频和微教案完美融合,同时要与微视频共同呈现在学生面前。

4.视频录制

为了提高微视频质量,避免重复录制,教师在录课之前最好将微教案转化为可直接录制的微课脚本文案并编写出来。脚本文案的重点是明确视频中的教学环节,与教学环节相对应的画面内容以及解说词,和各自对应的时间长短等方面的问题[4]。

视频录制可以选择摄像机拍摄、手机拍摄或屏幕录制。这些手段中,摄像机拍摄和屏幕录制的质量最佳,然而对普通学科教师来说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在视频录制之前,学校应组织技术人员对微课的实施者进行短期的培训,确保每一位参与微课制作的教师具备独立录制视频的能力。这样既能节约人力资源,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微课的质量,可谓一举两得。

(四)微课辅助学生假期作业的应用

1.微课平台

微课属于数字化资源,制作好的微课需要一个平台来承载。平台环境无需设计成复杂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简单实用才是关键点。笔者认为,如果仅是供学生假期作业使用的微课平台,只提供如下功能即可:基本的用户注册登录功能、按年级和学科浏览微课功能、微课的下载和评价功能以及通知发布功能等。当然,如条件允许,学校也可添加一些特色功能,如学生作品展示功能、假期作业竞赛功能等。

2.微课的使用

假期中,学生使用微课需结合传统假期作业。当在某单元或章节学习、做题过程中,出现重难点理解困难、知识点遗忘等情况时,可选择相关微课的学习;当某一阶段的基础任务已完成,想挑战更高难度任务或参与一些拓展性任务时,可选择相关微课提升自己;此外,在假期中学生还能通过微课参加教师组织的有趣的主题活动,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

微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会在假期中提供大量的微课,这些微课既不能让学生完全自由选择学习,也不必要求他们必须全部学习。正确的做法是,教师根据微课特点和假期作业的内容,在所有微课中设定必学部分和自愿学习部分,这样既精简了假期作业量,又给部分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自己、挑战自己的机会。同时,为防止学生在上网过程中难以约束自己,教师可建议家长提前为孩子在平台中下载微课资源,然后进行本地学习。

3.微课的评价

为了不断改进提升微课资源的质量,学校领导小组需要在每次假期结束后对教师制作的微课给以评价。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评价一个微课资源:一是根据学习者对微课的点赞数量;二是根据学习者微课学习后的作业完成情况;三是根据学习者参与活动产生的作品质量。对于经过最终评价评出的优秀微课,学校应给予制作者一定的奖励,并组织相关教师观摩学习。如果有学生和领导小组不认同的微课,学科教研组要探讨资源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结论及建议

微课的出现是Web2.0时代的必然产物。虽然微课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但其特点决定了它的潜力无限。本研究认为在假期作业中科学地引入、使用微课,必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且能为未来在其他形式的作业中应用微课起到参考和助推作用。

最后,笔者为即将使用或正在使用微课的学校提供两点建议:一是希望学校在开发微课时,尽量进行多校合作、区域合作,这样可以避免微课的重复性建设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二是建议学校在利用微课时转变观念,让微课平台从依托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向兼容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靠拢,让微课学习从按需学习逐渐转向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总之,微课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们要抓住这束火把点亮整个教育领域!

猜你喜欢

假期作业课件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成为自主学习的催化剂——由微课在高二假期作业中发挥的作用引起的几点思考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假期作业不是给家长看的“面子活”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没有作业的假期不完美
旅途,与“形”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