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领域预先研究工作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2018-11-30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航天工业管理 2018年11期
关键词:预研预先风险管理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预先研究工作是航天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为企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价值。部分正处在初创阶段的企业,由于预研工作不完善,虽然已取得一些基础成果,但不能支撑其长远发展。因此,提高预研工作效率及质量,是企业保持长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相比生产测试工作,预研工作最大的特点是风险大、不确定性高。为了提升预研工作的质量,合理的管控甚至是利用风险,将会大幅提升预研工作的成功率。笔者结合航天某单位现状,设计并试用了预研风险管理新方法,使预研工作中的风险得以量化,为风险的管控提供了依据进而完善了预研工作。

一、预先研究工作对风险管理的需求分析

航天企业管理中,项目预研工作需要面对较大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充分分析预研项目中存在的各种变量,对提升项目成功率十分重要。预研工作时间紧、状态多、技术方案不稳、经费相对较少,所涉及的风险因素较多,如在设计过程中,各分系统基准不统一、设计结果未校核等,这些都会不同程度作用于研究项目,相互叠加,相互干扰,对预研产品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同时,每一种风险因素都会产生不同的风险事件,这样不仅会影响方案闭合,还会导致项目竞标的失利。即使在项目论证前期得到用户的认可,在方案实施阶段也会留下隐患,甚至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为了赢得市场,在预先研究阶段,在加快方案论证节奏的同时还要保证方案的风险最小化,这就要求科研人员在预先研究工作中找到适用预研工作的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是以最小的付出成本获得最大的风险管理效果,通过系统的处理与控制风险,可保障预研项目的顺利实现。不同于工程研制,预研项目随着用户指标不断提升、项目论证周期不断的缩减,风险程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的方案,不仅没有详细的复核与校验,在工程实现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不闭合风险。因此,有必要将经典风险管理方法应用到预研工作中,提高预研质量,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快速高效预先研究管理体制。

二、风险管理方法在预研工作的流程梳理

风险管理目的性强,需要明确管理方向,并能对风险管理的结果作出评估。对于预研工作来说,其管理方向就是形成有效的方案,获得甲方订单。当设计结果不能满足战标要求或在与其他单位的竞争中落败时,需要考虑损失后目标(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应达到的目标),旨在维持生存、保持正常预研工作运转、尽快实现收益并保持增长。在考虑预研工作损失后目标时,主要针对设计结果不能满足战标要求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明确的方向牵引下,即可开展风险管理,其一般流程为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决策及风险监控。

风险管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循环系统,具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风险管理计划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实施和风险管理计划调整3个阶段。风险管理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三、预先研究工作中风险管理方法的应用

1.风险源识别

图1 风险管理具体流程

为实现预研项目的风险管理,首先需要针对预研项目特点进行风险识别。了解风险的客观存在,尤其是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对于选择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思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决定着识别的效果,根据目前预先研究团队对风险的认识进行风险识别,并将随着工作的开展逐步修改和完善。预研项目风险管理中主要风险类别包括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应针对不同类型风险进行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决定着识别的效果,笔者主要以某航天单位(后称某单位)为例,根据目前预先研究团队对风险的认识进行风险识别,并将随着工作的开展逐步修改和完善。预研项目风险管理中主要风险类别包括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针对不同类型风险进行风险识别。在技术风险源中,主要考虑因素见表1和表2。

风险源识别过程中,采用了专家调查法,通过对多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反复咨询及意见反馈得到,意见征集过程采用了德尔菲方法中的匿名意见发表方式。

2.风险估计

根据梳理确定的风险源进行进一步分析,并进行估计(衡量)和评价。风险估计是在对过去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的,是运用概率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特定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作出的定量分析,有主观和客观2种估计方法。客观风险估计以历史数据及资料为依据,主观风险估计无历史数据和资料可参考,需要依靠人员经验判断。

风险估计方法根据项目特点各不相同,主要可分为定性估计法和定量估计法。根据风险管理人员掌握的信息不同,有确定型、随机型和不确定型3种不同类型的风险估计。确定型风险指出现概率为1、后果完全可预测、有精确可靠的信息资料支撑的风险估计问题;随机型风险是指那些不但出现的状态已知,而且状态发生的概率也已知的风险;不确定型风险是指那些出现的各种状态发生的概率未知,出现哪些状态也不能确定的风险。对已梳理风险源进行分类,认为使用环境、试验设施相容性及决策延误3项为不确定型风险,其余风险为随机型风险。

3.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蒙特卡罗法、人工神经法、因子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等。由于在预研过程中,其层次关系较为明确,各阶段定义清晰,再加之预研工作周期短,需要成熟快捷的风险评估方法,因此考虑采用层次分析法搭建预研工作风险评估模型。

表1 技术风险源

表2 管理风险源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在每一层通过两两对比得出各因素的权重,通过从低到高的层层分析计算得到对总目标的影响,为决策分析者提供依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假设是层次间存在阶梯结构,当存在层次间相互影响时,则需要使用网络模型来描述。层次分析方法在风险评价中应用需要以下基本步骤:首先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其次构造比较判断矩阵;接着确定项目风险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并进行一致性风险检验;然后计算项目风险的综合重要度;最后根据评价准则和综合重要度进行决策。

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要将决策问题层次化,第一层是总目标层(最高层),即预先研究的总目标;第二层为中间层,是评判方案优劣的因素层;第三层为方案层,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预先研究工作来说,不能直接套用现有分层方式,而是需要进行适应性改进。对于方案来说,需要对比的不仅仅是不同的方案,迭代过程中的方案本身也需要进行评估。而对于中间层来说,需要根据预研特点进行扩充,建立内部因素影响关系。

4.风险管理及监控

在风险管理中,处置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风险回避、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三大类,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选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预研工作来说,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还可以参考工程质量管理流程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概率降到最低或可接受的范围。着重针对需要处理的重点风险点进行管理和处置,以降低方案、项目立项风险。

风险监控是通过风险规划、识别、估计、评价等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以保证风险管理达到预期的目标。其目的是考察各种风险控制行为的实际效果,确定风险减少的程度,监视残留风险的变化情况,进而考察是否尚需调整风险管理计划以及是否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在预先研究工作中,风险监控是对方案论证全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监视控制,该工作由项目管理人员负责,保证项目论证过程中风险最小。预研工作方案论证时间紧、节奏快,技术状态变化多,对于风险管理监控来说需要紧密关注项目的进展和变化,以提供风险管理决策所需的各项要素信息,从而及时、准确地针对各项风险作出更好决策,确保预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预研预先风险管理
城市综合管廊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沙盘推演工具在“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军工研究院预研计划管理体系研究
多学科复杂技术群预研项目精益创新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于项目管理的预研项目制试点管理方法研究
运载火箭重大预研项目验收管理的思考及应用
南天、南地、南人、南物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