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数学活动,积累数学经验
2018-11-30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坎南小学周爱莲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坎南小学 周爱莲
数学教学是引领学生“再创造”的过程,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还要注重学生活动过程的经历、活动经验的积累。现实生活中充满着数量、形状、位置、大小、分类、集合、对应等数学知识的活动经验,学生要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去感受周围世界,通过摸、看、听、玩、操作等活动领会数学内容。
一、激发动机,引发活动
数学活动经验源于学生亲历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什么样的条件才能驱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需要创设新异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教师选择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有一定的“真实性”,让学生借助于经验对情景引发关注,学生会去主动感受、理解。情境要能引发学生的关注,让学生产生活动的动机。教师要处理好情境的新异性与熟悉性的平衡关系,学生对情境较为“熟悉”,就能保证活动的起点,激发学生去探索与创造;“新异”不仅是标新立异,更是活动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与众不同,或以新的眼光、新的方法去对待熟悉的问题。如在《认识线段》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将一根毛线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有学生说这是弯曲的毛线,教者借机让学生拉一拉,并说说从哪儿到哪儿是直的,学生指出后,教者指出:“像这样,两手之间拉直的这一段,可以看成是线段。”然后将这幅图呈现在屏幕上,再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人拉直(可以横拉、竖拉、斜拉),一人指一指、说一说从哪到哪是一条线段。教师创设的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情境的创设不仅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数学现实情境,还包括以多媒体课件呈现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促进经验的再生,完成从原始经验向概括性经验的转化。
二、生成经验,内化知识
数学学习包括感知活动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从而引发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形成一定的方法观点。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体验、感受,也包括遇到问题时的困惑与迷茫。学生在活动中会真实地感受到用数学工具转化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能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问题,如运用不同的探究思路去理解圆的面积,还包括对问题的回顾、反思,离开了这些,学生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残缺、不足的。教师要以学生的“原生经验”为基础,对原生经验进行反省、内化,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他们喜欢的活动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喜欢独立操作,有的喜欢小组合作,教师要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选择活动对象、活动任务,获得足够的体验。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原因,部分学生不能及时监控自己的活动过程,教师要为他们提供一些活动的策略,为他们的活动提供暗示,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复核、交流、反省、监控,促进学生的自我理解。如在《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练习》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出示一组数据:r=3cm,h=12cm:“这是一个圆柱,请试着比划一下它有多大?再想象一下它可能是什么?”学生说出,可能是水杯、饮料瓶、笔筒……教者呈现一个饮料瓶,让学生说说你会有什么数学问题?有学生想到:它的体积是多少?有学生思考:需要多少铁皮?还有学生想到所贴商标的面积。
三、系统实现,形成能力
数学活动教学的价值并非为活动而活动,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能力。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的制约,他们对数学的感知常需借助于实物、模型、图形等直观事物来弥补。操作活动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现、理解数学意义发挥直观、形象的作用。“操作活动数学化”,要将活动过程进行浓缩,是活动的内化。如在《圆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在探究活动中不仅让学生经历折、剪、拼等具体的操作过程,还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概念的概括,让学生将圆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会“转化”的思想。教者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圆的面积,如何求圆的面积,学生结合前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推导经验,想到了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将圆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学生通过小组探索,将圆折成4、8、16……个等分圆,然后剪一剪、拼一拼,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接着,教者让学生体验“极限思想”,让学生思考折成16份、32份、64份、128份,折的份数越多,会发生什么变化?
四、引入情境,形成经验
学生受数学活动材料的限制以及数学活动空间的制约,获得的直接经验往往十分有限,教师要通过实验、游戏、动画等情境的创设以及其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学生呈现尽可能多的观察性经验,让学生在观看、模仿、想象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如在《秒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中国最传统、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春节)让我们一起聆听新年的钟声,跟着一起数,大声数。当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我们一起倒数10、9、8……表示什么呢?(时间)用什么时间单位呢?(秒)”接着,教者呈现电子钟表,让学生说说表面显示的是什么时刻。此时学生读出是8时23分,教者指出,分后面的两个数字表示秒,现在就是8时23分12秒,接着再呈现一些电子钟表的时刻,让学生读一读。
总之,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习得、技能的提升、智慧的迸发、情感的形成,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活动、体验融合起来,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认识的同时,能体会到“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掌握探学的方法与策略,获得丰富的情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