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冰山理论解决班主任更迭引发的家校冲突

2018-11-30

教育家 2018年30期
关键词:冰山信念家校

冰山理论认为,行为不是问题的主体,它只是整座冰山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冰山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寻找家校冲突背后的正面动机,觉察家长的内在信念,挖掘家长负面情绪中的正面价值,从而有效应对家校冲突。

案例描述

2017年7月12日是该学期的最后一天,本来我安排得满满的工作行程,却因家长的意外来访而被迫调整。三(3)班的几位家长带着全体家长签名的请愿书,要求必须和校长面谈。做了临时的工作调整后,我和这些家长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沟通。事情的起因是三(3)班的班主任康老师下学期要去其他校区工作,不再担任本班的班主任,家长从别的校区得知这一消息后,表示无法接受,于是向学校请愿:第一,不能调换班主任;第二,为什么换班主任得给个说法;第三,调换来的班主任必须是教过全年级的优秀老师。家长咄咄逼人,他们认为自己是学校所服务小区的业主,班主任就必须由家长来挑选,换班主任必须和家长商量,家长坚决不同意换,校长必须给出答复。

面对以“新北京人”为主体的家长群体,我做了如下沟通:第一,今天是本学期最后一天,全校各校区的人事安排还没有在教师会上宣布,家长就来请愿,这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逻辑。学校是办学主体,各校区要服从和执行学校的整体安排,家长是支持和协助学校办学的,而不是学校行政管理的主体。第二,家长对于班主任的认可与喜爱,学校表示感谢,但是调换班主任,确实学校有自己的想法和安排。此时家长提出:“要么班主任干得好,换走了;要么班主任干得不好,换走了。康老师为什么换走,得给个说法。”面对家长强硬的态度和要求,我真心诚意、细致入微地给予了分析:三、四年级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年段。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教育理解,每个人也都有长处和短处。但是当学校发现了班集体发展过程中家长们无法发现的问题时,我们是以“班级、学生发展优先”的原则来考虑调换班主任的。目前三(3)班有一个隐形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只听班主任的话,上班主任的课时表现很好,但是上其他课简直乱作一团,学生呈现出极强的两面性,这不符合儿童发展“知行合一”的要求。因此,学校通过不同的班主任管理策略来矫正学生的认知、行为偏差,这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我们不是站在“谁来当班主任”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站在“有利于学生及班级发展”这个角度考虑问题,相信这也是家长所期望看到的。听到这里,很多家长的态度明显转变了,频频点头。第三,谁来做这个班的班主任,这是今天全体教师会上才会进行安排的,家长们急于知道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大家也应该尊重学校,尊重教师,先由学校来安排,而不是由家长对学校没有发布的消息进行评论。

沟通后,家长们最终还是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答案,也没有达成他们的意愿。迫于时间的安排,家长们悻悻地走了,但是他们也答应作为家委会的代表会在家长群中向其他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第二天上午,我接到学校办公室电话,三(3)班的六位家长来到了管庄高部校区学校办公室,要求见法人校长。我又赶过去,和学校办公室的另外两位领导一起,同家长们又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沟通。还是昨天的三个问题,家长却变成另外的六位。我还是真心诚意、语重心长地为家长们做工作,这次工作的重点是剖析家长的诉求和学校的办学,两者的共通之处就在于“让孩子站在学校的正中央”,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服务,而不是站在个人的角度想问题。针对学校的发展、班级的建设、学生的成长,我又与家长们进一步沟通了学校的思考和举措。基于“有利于学生成长”来安排班主任的视角,家长们表示了充分的理解,这场“冲突”转危为安。

然而以“新北京人”为主体的家长群体对于新接手班级的张老师,又提出了很多质疑。“我们的孩子不能成为新老师的试验田”,一句句刺耳的话,让沟通氛围显得非常沉闷。此时,我对家长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和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我们是以开放、多元的胸怀和视角接纳未来的一切,还是故步自封,以自我感觉来限定未知,这就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毕竟孩子未来在中学还要接受很多老师的教育,未来是可变量,并非家长限定的不可变量,所以我们还要继续这样狭隘地思考问题吗?还要在没有经历的时候否定任何人、任何事吗?毕竟这个世界有着多元的环境、多元的文化,我们身在其中,必须学会适应,我们的孩子越早适应就能越早得到发展。闻听此言,家长们纷纷点头。至此,“冲突”彻底平息。交流最后,一位妈妈握着我的手说:“把孩子交到你们学校,我们很放心……”

分析与反思

基于冰山理论的家校行为分析

用冰山理论来分析上例中家长和学校的行为,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两者的内心世界,促进事件向更加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

家长内心的“冰山”。家长们咄咄逼人的话语和态度,对于“更换班主任”这一事件的三点诉求,表现了他们“唯康老师”论的强烈情绪。进一步体会这种情绪,我们感受到了大部分家长对于原班主任是认可的,家校关系是和谐的;也能感受到个别家长和班主任关系很好。家长们期待班主任接着带班,在更换班主任问题上,他们将“业主权利”迁移到了学校,这些可能来源于家长们固有的一些观念。家长们的这些诉求,落脚点还是期望孩子们接受好的教育。

学校内在的“冰山”。三(3)班学生呈现出严重的“两面性”,这一班级现象,是家长们无法察觉到的。而学校也不能通过广而告之的形式和家长群体进行解释说明,但是为了矫正学生、班级不良的发展走向,可以通过调换班主任的方式来尝试解决问题。这是学校内在的“冰山”。

两座“冰山”的比较。当家长和学校两座“冰山”同时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不难发现,越往下探索,两座“冰山”越趋向于一致。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期待学生成为优秀的、知行合一的人,接受优质的教育,渴望班级是健康的,班主任是优秀的。越往上探索,两座“冰山”越趋向于不同。由于视角不同、环境不同、角色身份差异等原因,学校和家庭形成了不同的信念、价值观和期待,造成对同一件事完全不同的理解。观点的不同也就决定情绪感受的不同,导致了千差万别的行为方式。

冰山理论对解决家校冲突的启示

面对班主任更迭引发的家校冲突,即时的反应大多是讲解工作安排,达成相互理解,这就使问题停留在行为层面。行为的发生已成事实,纠缠其中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即使各自的出发点再好,也只会不断强化双方的负面情绪,破坏家校关系,引发家校冲突。美国首位家庭治疗专家萨提亚女士曾说过,行为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如果我们想有效地解决冲突,就要思考该如何去应对问题。

寻找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深层次的期待和渴望都是相同的,这就如同冰山的基座。这些期待和渴望作为人类进步的能量和动力源泉,大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因此,我们可以不认同家长的行为,却可以尝试接纳家长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如上例,当我们达成“让学生站在学校的正中央”“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和共识时,家校之间的距离马上就拉近了,新的情绪感受自然会显现出来。对于家长的各种诉求,我们都可以从中寻找到其正面动机。

觉察对方的内在信念。每个人因为成长轨迹的不同,所形成的信念系统也各不相同。面对家校冲突时,觉察冲突中对方所持有的信念,有助于我们读懂各方的行为。通过沟通,当家长看到自己的行为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他所持有的“业主提出的要求就要得到满足”的信念就开始松动,更容易主动地纠正自己的行为。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将转变家长信念的工作与指导家庭教育的工作相结合。

挖掘负面情绪中的正面价值。冰山理论告诉我们,人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除了极少数的几种之外,其余都有其正面的价值和意义,它不是为我们指引方向就是给我们力量,有些甚至两者兼备。家长在冲突中表现出了强烈的负面情绪,这是因为害怕失去原班主任,担忧新班主任的各种“不行”而产生了焦虑、恐惧、担忧等,这些情绪指引了家长的行为方向。挖掘出负面情绪中的正面价值,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正面价值帮助家长从中有所学习,进而获得成长。

猜你喜欢

冰山信念家校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有一种信念,叫“中国红”
为了信念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奇!科学家发现罕见冰山
围墙的信念
崩塌的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