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三十年:在班主任事业的路上执着前行

2018-11-30

教育家 2018年30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工作

1987年9月,我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教师。从此,带着坚定的追求,怀着满腔的热忱,我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漫漫征途上跋涉前行。

爱岗敬业,从做一名化学教师开始

做一个好老师,是我最初的愿望。“给学生一张笑脸,给学生一片爱心,让每一个学生从中感到温暖”,这是我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法宝。初为人师,我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不计时间,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全身心投入。17年耕耘于初中化学教学园地,没有上下班之分,没有得与失的纠结,心中装满了学生、学校、讲台和实验室。站稳三尺讲台,我向着理想的课堂教学尽情逐梦。

不懈耕耘终获满园硕果。我多次开设市区级公开课,所执教的班级化学成绩始终名列全区前茅,所执教的《空气》一课曾获全国“优秀课”评比一等奖。1995年10月,我被区教育局推荐参加上海市教师师德讲演比赛,又作为上海市代表赴北京参加京、津、沪三地优秀青年演讲比赛和社会考察活动,这更坚定了我努力做一名卓越教师的信念。

初当班主任,在迷惘与困惑中“斗智斗勇”

1997年,只教初三化学的我被学校安排做毕业班班主任,而且带的是从初一开始就闻名全校的“捣蛋班”,更有让人头疼的“五大金刚”。从此,我扬帆“班主任号”,再也没停下过。

好胜的我,拿出拼命三郎的架势。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课间,总要到教室里去转转,紧盯“五大金刚”,班级的大事小情无一不用心。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我当时很是信服这句话。严字当头,在磕磕碰碰中,这个班的学生总算平平安安地毕业了。

2001年,我调到了一所高中,继续担任班主任。我依旧沿袭旧法,用严格的制度管理班级。每天,我都会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个别谈话;每周的班会课,也总是列举着一周来班级里出现的种种问题;双休日更是让家人开车,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

一次,一位班干部在周记里写道:“师生关系就像一个弹簧,作用力越大,反弹力也越大。”后来,我的办公桌上冒出了一封信,内容是对我班级管理方法的抵触。由此,我似乎察觉到学生对我的教育方法有不同意见。作为班主任,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做得如何糟糕,反而认为这是学生不懂事,不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但是后来,我静心细想,所带班级虽也出过几个颇为优秀的学生,值得欣慰,但作为班主任自己和学生的距离总是难以拉近。于是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呢?

幡然领悟,柳暗花明又一村

2004年,正值教育部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之际,我于当年9月被调入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成为一名德研员,承担起全区班主任工作的研究与指导任务。

天地越宽,责任越大,掌舵的“班主任号”从小帆船一下子变成了一艘航空母舰!那年,我确立了“服务最小的主任,共担最大的责任”的工作理念。扬帆起航,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成为我上下求索的目标。

我认真解读文件精神,潜心阅读大量的教育书籍,在与书本和大师对话中,寻觅前行的路径。在千百度寻找中,我的灵魂经历了一场场洗礼。回首、审视留下的脚印,我在成功中看到了诸多遗憾与不足。渐渐地,我明白了,教育应该是一门“慢”的艺术,欲速则不达。班主任面临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面临的教育情境千种百样,面临的现实问题千变万化。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境、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艺术地解决所面对的难题。但不管怎样,班主任对学生必须倾注真挚的感情,施以无限的关爱。教师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我开始尝试书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梳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得与失,自我反思,深入剖析。反思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当好一名班主任,一要爱心待人,二要用心学习,三要慧心引领。

继续前行,与班主任一起成长

自2005年至2009年,教育部又相继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等文件,随之我开始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实践探索,先后组织举办了“新教师的班主任专业基础培训”“区域中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等,通过边培训、边总结,逐渐形成了基于案例的班主任培训模式。之后,我又办起了“沙龙式青年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坚持两周一次“相约星期二”,搭建专业研修平台,在区级层面推进班主任工作教研活动。这一基于问题解决的团队研修方式,受到了青年班主任们的欢迎。为了增强每一次活动的引领性,我阅读了多种参考资料,并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有时灵感一来,半夜也会一骨碌爬起来奋笔疾书,直至自己满意为止。为了设计好一个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我经常和青年班主任一起,深入研究,仔细推敲,不放过任何 一个环节。为了修改班主任撰写的教育案例,我更是利用双休日、寒暑假一字一句地进行修改、指导。为了使每一次培训活动都能给班主任以实实在在的收获,讲课前我反复修改讲稿。课堂上,我要求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出现在学员面前。活动后,又及时听取反馈意见。为青年班主任上一次课,于自己而言也是一次提升,我和他们一起走过了充满挑战与风景的成长之路。

突破瓶颈,做好班主任的领头羊

行动研究是学院之魂。伴随实践深入,浸润教育科研,对课题研究从迷惘到领悟,我对德育工作的认识逐步变得清晰起来,也认识到了科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十多年中,我主持市、区级课题10多项,取得相关成果30余项,有10多篇研究报告、论文在市、区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并获奖。2016年,我担任了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初中联盟主持人,负责五个工作室的专业指导、协调研修事项、启动自选项目等工作。本着“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的工作策略,我虚心向学,热心服务,勇于创新,不仅和伙伴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推进了联盟工作,团队研究成果《德育叙事:班主任专业发展新视角》一书已经出版。

班主任事业,学问无穷,魅力无限。我愿以“一辈子学做班主任”为座右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学、思、行、研”同行,在推进区域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班主任事业贡献力量,为区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工作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不工作,爽飞了?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
选工作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