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2018-11-30浙江省安吉孝丰高级中学方明珠

数学大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方程新课程图像

浙江省安吉孝丰高级中学 方明珠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数学教学模式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和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对教学方式进行多样化的探索,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创新意识、解决问题能力的素质教育要求。

一、通过意境创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更是如此。作为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数学对学生的理科思维要求更高。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解题的过程,有的同学却害怕数学学习,觉得数学学习是一个枯燥且无趣的过程。前者更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激发主观能动性,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而后者很容易陷入厌学、成绩差、更厌学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所有的学生都“领进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意境创设来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到空间几何的相关内容时,由于这部分知识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比较困难,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弥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不足。比如,在讲到圆锥、圆柱等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时,首先要对几何体的三视图以及展开图有直观的掌握,这样才能更加明了地理解不同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事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几何体进行展开,如圆柱体,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将它展开为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的过程,上下底面为圆形,侧面为长方形,上下底面圆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很清晰地得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2πrh+2πr2。因此,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教学效率。

二、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抽象化思维是数学学习中的另一重要思维,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或者将函数图像等用抽象化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常见的处理手段。因此,数形结合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数转形

数转形是指将数学语言转化为空间图像解决数学问题,在解决函数问题时应用比较广泛,因为数学语言比较抽象,在解题时容易出现条件遗漏等,如果将数学语言转化为空间图像,就能一目了然。例如:已知方程|2x-1|=k+1,试讨论不同k取值时方程解的情况。这道题并不难,但是容易出现条件遗漏,即学生容易忽略掉k的某些取值情况。在解题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先将原方程分解为y1=|2x-1|,y2=k+1,原方程的解即为y1与y2的交点,然后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两个函数的图像,讨论不同k取值时交点的个数,相对而言就会容易很多,一目了然。

2.形转数

形转数是指将空间图像转化为数学语言来解决问题,因为空间图像虽然具有形象化的优势,但是数学语言更加具有逻辑性和精确性,可以弥补空间图像的局限性。在适当的时候将空间图像转化为数学语言更加便于问题的解决。例如:已知f(x)=x2-2ax+2,当x≥-1时,f(x)恒大于a,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在解题时先构造一个新的函数:g(x)=x2-2ax+2-a ,题设条件可以转化为x≥-1时,g(x)>0恒成立。如果用画图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有以下两种画法:

可以看出两种图像都满足题设定义,在求解时容易出现遗漏,但是如果用函数方法解决就容易多了,可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并对比这两种方法的优劣以及使用条件,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极为重要。

三、课后总结,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养成极为重要,数学这门学科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堆砌,而是不同知识点之间相互衔接、层层推进的过程。因此,数学学习要注重总结,温故知新才能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直线与方程》这一知识点时,在基础知识讲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总结,重点总结不同的用方程表达直线的方法,体会一般式、点斜式、两点式、截距式、斜截式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在温习学过的知识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体会不同表达式的优点和缺点,在实际做题中感受不同题目应该如何选择适合的方程类型。课后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梳理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消化和再提炼,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加入新的认知,达到质的提升。

[1]王粉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D].延安大学,2016.

[2]丁斯琴.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6(01):169-170.

[3]袁楚容.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求知导刊,2014(06):127-128.

[4]赵建房.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方程新课程图像
方程的再认识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方程(组)的由来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有趣的图像诗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圆的方程
趣味数独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