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方法研究
2018-11-30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徐海霞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 徐海霞
在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目标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无论是数学问题的深度还是广度,都增加了一定的学习难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类学科,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导学案的使用应运而生,所谓的导学案,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要求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并探究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分析导学案使用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价值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导学案的使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导学案的基本特点是在上课之前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识,对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认知,然后引导学生学习参与教学活动,所以导学案在无形中起到了预习知识的作用。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自主地分析并思考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利于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利于双向教学模式的实现
基于导学案的本质,其主要是作用在教学的预习阶段,进而引导学生在“先学后教”的情况下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预习效果制定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学生便会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机会,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有效方法
1.使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需要为学生设计课前预习环节,也就是导学案的编写。教师应掌握教学内容,从学生自身出发,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问题,科学地设计导学案的教学结构。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导学案的预习,要求学生将存在疑惑问题进行标注,便于在课堂中针对性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动力,还可以为数学导学案的教学环节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教授初中数学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室中找到两条直线,讲一讲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的预习教学内容。然后教师可以就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介绍,并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答案进行记录,使学生掌握教学中的整体知识点,有效地完成导学案的预习环节。
2.使用导学案,创建探究性学习课堂
初中数学教师需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堂的教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今社会已经发展为信息化时代,为了赋予数学课堂趣味性与生动性,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先进教育技术,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进行呈现,吸引学生眼球,但是要保证图片与视频的真实性与时效性。此外,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并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保证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授人教版《勾股定理》时,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期间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三角形的存在,进行初步了解勾股定理的含义与特点,在学生基本掌握勾股定理的使用方式之后进行探究环节。教师再向学生提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已知有一块木板,其长是8米,宽是5米,能不能通过一个宽为4米,高为3米的门,给予学生充足时间,使学生小组之间互相讨论,由此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会被充分激发出来,结合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有效地体现出导学案的使用价值。
3.使用导学案,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堂积极学习之外,还需要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后巩固与总结环节,进而帮助学生整理学习思路,使学生自主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改正与完善。所以教师需引导学生及时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例如,在教授初中数学人教版《平行四边形》之后,教师可设计三种类型问题的导学案,首先是平行四边形的基本含义,其次是平行四边形的分类,最后是平行四边形的应用,引导学生练习三种类型的习题,强化学生自身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进而提高班级内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应用技能。
综上所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方法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因导学案具有温故知新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连接,且保证教学课堂环境的严谨性与连贯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认真设计教学观环节,科学的整合数学教学方案,确保导学案的使用价值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