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具有生活气息
2018-11-30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白米初级中学吴春林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白米初级中学 吴春林
学习初中数学的时候,需要引导孩子在课堂上领悟数学知识和人类社会生活以及大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掌握其应用的价值,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兴趣的激发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信心和兴趣对于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尤其重要。因此,教师需要让生活和数学学习无缝对接,使得数学的学习融入生活因素,生活的场景渗透数学知识,感悟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的学习其实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更具有幸福感,从而促使孩子们能够积极探究所学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
一、设置具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
华罗庚先生曾说: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
孩子们所学习的数学,其内容应该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充满乐趣的,多姿多彩的;其探究的过程应该是跌宕起伏,具有挑战性。因此,教学的过程,教师不但要考虑学科特点,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因素,从身心发展特点、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兴趣等多个方面着手,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生活因子,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设置具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将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融于生活当中,勾画出各种生活场景,找寻各类生活现象,设计各个生活情境,从而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趣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学生在学习“正数和负数”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有没有运用正数和负数的情况,学生思索后认为有,而且经常看到。比如,银行存折上经常看到存款为正数,取款为负数。手机短信发的天气预报中,冬天的温度也涉及当天最低温度零下多少摄氏度,最高温度零上多少摄氏度。一年当中,家长在记录家用开支的时候,用正号表示收入,负号记录支出,引导学生认识到增加一般记作“+”,减少一般记作“-”。在此基础上出示题目“在一个月内,小红体重增加了1千克,小军体重减少2千克。写出他们这个月体重的增加值。”学生顺利写出小红体重增长+1千克,小军体重增加-2千克,使他们认识到:“负和正是相对的,+1就是增长了1;增长了-1就是减少了1。”而后顺势提问:“增长了-3.5%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学生认为增长了-3.5%,就是减少了3.5%。通过讨论认为,没有增减变化的情况下,增长率为0。这样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一个问题中出现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设置具有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
质疑是学习的开始。好的质疑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深度探究的能力。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的思考在教师的推动下进行,学生被动应付。而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则应该是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推动课堂前行,具有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激发其探究欲望。
教学中,我将生活中的问题融入教学内容,为学生提出问题做铺垫。比如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节假日和妈妈逛商场的情境,然后投影出示某一服装店节日甩卖的视频,提问:看到这一视频,你会想到哪些问题?有的同学说我想知道他家的打折条件:是满二百送二十呢?还是满二百减二十?有的小孩说:我想知道服装店甩卖,到最后是盈利了还是亏损了呢?……这样,我利用服装店甩卖衣服这样的生活场景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出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接着我又出示问题:服装店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百分之二十,另一件亏损百分之二十,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亏损还是盈利?学生进行分析:两件衣服共计卖了240元,盈亏需要看这家服装店对这两件衣服的进价,如果进价小于240元,就是盈利,如果大于240元,就是亏损。于是学生开始想办法解决问题,设盈利20%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它的商品利润就是0.2x元,根据进价和利润的和等于售价,列出方程x+0.2x=120,则x=100。类似地,可以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元,则它的利润为-0.2y元,列出方程y-0.2y=120,y=150。两件衣服的总的进价是100+150=250元。而两件衣服售价为240元,进价大于售价,两件衣服总计亏损10元。整个问题情境中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教师将提问和解决问题的权利都交给学生,学生在此过程中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提问和解答,这时候学生的主观精神、问题意识和创新潜能都得到尽情的发挥,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画面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实际。数学的学习离开孩子们日常的生活则比较难以理解。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小学阶段积累的故事、游戏、童话等,还有日常生活中和父母家人一起多姿多彩的生活经历。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帮助他们掌握数学的本质特征以及应用规律,从而建立数学模型。例如,投影拍摄的视频:居民们平时生活和工作的情境以及收入情况。学生对此有着直观的收入,对于自己家庭的变化也心知肚明。而后出示题目配上相关图表:统计资料表明,泰州去年居民的人均收入为30944元,与前年比增速为9.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速为7.4%。你理解资料中的有关数据的含义吗?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下面的问题吗?问题:泰州市前年居民人均收入是多少元?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构建解决此类问题数模的过程。于是,生活化的画面情境就成为学生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融入生活因子,让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不断呈现生活场景,使孩子们认识到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