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自然之道 成生命之美

2018-11-30朱春凤

好家长 2018年11期
关键词:我园园本农场

文 朱春凤

泰州市九龙镇中心幼儿园的课程建设起步于课程游戏化的建设。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2014年年底我园按照区教育局的通知积极申报泰州市课程游戏化基地园,2015年我园成为泰州市首批课程游戏化基地园。随后,园所通过网络培训、外出学习、交流研讨、专家指导等方式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更新理念,并结合园所自身特色,确立了以“爱”为园训,以“呵护每一朵花蕊”为办园宗旨,以“一苗一世界,长成有千秋”为办园理念,对照“课程游戏化六个支架”,就班级主题墙的规划、户外活动环境的改造、班级区域的创设、社区及家长资源的挖掘、一日作息时间的弹性执行、幼儿自主进餐等方面都做了积极的探索,使我园的课程游戏化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优化。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幼儿园虽有得天独厚的场地优势,前期园所也一直开展老师和孩子们喜爱的种植实践活动,积累了一些活动案例并优化到综合课程中,但由于缺乏课程建设意识,研究并不全面及深入。

其次,幼儿园有着近1000平方米的户外种植基地,但更多的是后勤人员在照料、管理、劳动,种植地这一特有的资源在园本课程建设中没有得到重视,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所以,户外场地虽有利用,但对课程资源却疏于挖掘。

再者,作为镇办的农村幼儿园,85%的教师都是聘用性质,教师的保教水平和专业能力均有待提升。课程审议有探究,但改造能力待加强。

在梳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理清了我园课程建设的理念:循自然之道,成生命之美,即: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生活价值,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规律,遵循孩子的年龄特征,开展适合于孩子的园本课程,让孩子们的童年更加好玩有趣!

走进自然、关注生活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中实现革命性的转变,从书面的知识转向生动的生活,从成人期待转向儿童需要,从简单接受转向在行动中学习。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如何传承这样的理念,建设好“微农场”园本课程,使“循自然之道,成生命之美”的课程理念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让孩子们在大自然、大社会中感受自然之美、体验自然之趣、探究自然之妙、分享自然之乐,实现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成长的课程目标呢?我们正在努力并不断求索。

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开展学习活动,深入领悟“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加强学习,深入理解课程游戏化精神;二是聘请专家,跟踪指导课程游戏化;三是开展进阶阅读,提高游戏水平,鼓励教师分享经验、合作学习,在思维碰撞中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四是定期审议,推进课程建设,提升教师课程建设实施水平。

我园的课程建构由三个部分组成:主题课程、微农场课程、生成课程。在课程审议的过程中,我们以《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为蓝本,删减了一些不适宜我园实施的内容。依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规律,增加“微农场”活动课程内容。与此同时,引导教师在实施以上活动的过程中观察发现孩子们当前的关注点、兴趣点,从而生成活动或微主题。如何结合“四时”充分挖掘本土、本园的资源,生发“微农场”课程是我们当前课程建设的重点,难点在于生成园本的或班本的微主题,最终使我园的课程更加鲜活、生动、有趣。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针对重点攻克难点,且将这三个方面科学、合理地进行整合、渗透、融合,还需要聘请专家进一步引领和指导。

之前,“微农场”活动,仅仅是作为集体活动或实践活动安排的,要求各班一周实施一节或一个活动。但随着对课程建设认识的深入,我们发现原有的做法片面、单独、孤立,课程观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我们将之整合为一个整体,落实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于幼儿的一日课程中。

大自然是孩子们的天然大课堂,走进自然,有利于孩子们在行动中探究,在行动中学习。所以,我们正在探索创造性地实施“微农场”课程的路径。一是走近田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看田园田地,玩野趣活动;二是走进自然,追随兴趣,生成主题活动。如大班最近实施的“竹子的秘密”这一主题活动,将教学课堂延伸到自然中,利用幼儿园及敬老院的竹林资源让孩子们自主探索与体验真实的自然。

新时代必须有新发展,新的发展要求我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将深度学习《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以及相关课程建设理论,围绕《要求》中的五个方面逐一学习、对照、研讨、突破。如此循环往复、逐步改进、不断创造、寻求发展,努力建设适合于我园孩子的园本课程,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成长!

猜你喜欢

我园园本农场
户外厨房诞生记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农场假期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农场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一号农场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