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之门径

2018-11-30江苏省启东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18期
关键词:探究过程数学

江苏省启东中学 胡 勇

数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内容和方法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用途十分广泛,又是一种思维体操,需要人脑开辟数学知识的新天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本质就是促使学生掌握系统化的知识结构,逐步养成数学思想与数学观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稳步提升。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密切关注学生的感悟、体验和实践过程,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中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一、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化的教学模式压缩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他们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习积极性。其实,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步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目前,高中数学新教材在图形化、趣味化和简单化等呈现方式上做了重要调整,为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创造了有利条件,达到了“入口浅,寓意深”的美妙境界。

【教学案例1】我在讲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课时,首先导入国王赏麦的故事,从而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课题也水到渠成,接着引导学生围绕以下三个阶段完成探究任务:

探究1:求数列3,3,3,…,3的前n项和。此处给出q=1的特例,意图是充分立足概念,夯实基础。探究2:某同学求数列1,2,22,…,29,…的前10项和时采用了如下解法,判断此解法是否可行,有何优点?分析:=1+2+22+…+29①,2=2+22+…+29+210②,由①-②得-S10=1-210,实现简便计算。设计探究2的意图是通过介绍q≠1时的解题技巧,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3:求和此处的目的是依托探究1、2寻求更加一般性的结论,同时,对分类讨论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学生的深入探究后得到了计算公式,并产生了更上一层楼的感觉。当然,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做了精心的点拨,不仅让学生听明白推导过程,而且理解了为什么要构造以及错位相减法的书写要领,教学效果显著。

二、借助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原则是有利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但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思维压缩于比较狭小的空间内,即使教师不辞辛劳地给学生灌输深奥的概念、公式和定律,学生的心中还是忐忑不安的,甚至陷入厌学的“深渊”。现代多媒体技术利用生动形象的声像技术,将原本抽象的公式概念和图形直观地呈现于学生的眼帘,让学生荡起亢奋的涟漪,学习兴趣倍增。

【教学案例2】我在引导学生探究“y=Asin(ωx+φ)+b”的过程中,为了省去作图的烦琐,就合理渗透现代多媒体绘图技术,把公式y=Asin(ωx+φ)+b 的演变过程形象化地呈现于学生面前,从而使他们对y=Asin(ωx+φ)+b的图象和性质有全方位的认识。

【教学案例3】我在执教“角的概念的推广”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单纯的语言讲解和图示分析,而是打开了自制的飞轮和钟表的动画课件,成功地借用角的顺、逆时针旋转导入正负角概念,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教学效果美不胜收。

三、强化课堂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离不开强化课堂训练。但是,课堂信息的传递、接受和内化,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计算与整理。

设置此题的宗旨是让学生巩固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熟悉错位相减的过程。一般而言,大部分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但是有些呆板的教师总是堵在学生的前面。其实,错位相减法的难点在于计算,这个过程不仅要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而且要自己整理笔记,一旦遇到思维的障碍不要急,而应该尝试消除依赖心理,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探求解法。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规范性的解答是非智力因素的应试技巧,也是提升数学素养与能力所必需的。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题,而且要更好地掌握数学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间的互化。

四、注重反馈小结,在首尾呼应中优化点睛之笔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反馈小结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通过回顾学习探究的历程,既能领悟重要的思想方法,又能深化知识网络结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1)只把课堂小结当作表面上的形式,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2)只有教师的独白与“告知”,学生只是在“聆听”——机械性地接受教师强加给自己的“教学效果”;(3)有时候,课堂小结甚至变成了课堂结束的序曲,当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之时,部分学生往往在做下课的准备,最多做一些书面记小结的内容和作业,根本没有质疑创新的余地。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结尾时提出一些富有启迪性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产生期盼“且听下回分解”的欲望,达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

【教学案例5】我在执教立体几何中的“两个平面垂直的判断”一课的结尾时如此小结道:“今天,大家学习了两个平面相互垂直的定义与判定,根据前面研究空间两个元素间位置关系的模式,下面我们就可以探究两个平面相互垂直的性质了,希望你们课后自己先预习探究一下两个平面相互垂直时具有哪些性质。”顿时,学生的心中迫切期待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下一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新课改革荡涟漪,高效模式从我起,求实创新发展路,以生为本务牢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日新月异,但愿大家锐意进取,大胆摸索,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惊涛骇浪里乘风破浪地前进。

猜你喜欢

探究过程数学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