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自主中发展
——混龄户外游戏初探
2018-11-30马雪涛
文 马雪涛 刘 雪
一、因地制宜,利用社区资源——规划户外场地
由于我园的户外场地紧张,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创设开放、自主的户外游戏环境,给幼儿更多自由、自主成长的空间,我们尝试开展了混龄户外自主游戏。
优化空间,借用社区资源——小区绿化,打造有利于幼儿游戏与学习的环境,将单一绿化场地改造为可供幼儿探索、运动、种植的植物园,拓宽了幼儿游戏、学习的活动空间。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场地,我们将操场划分为两大板块、10个区域,分别是一楼的玩水区、玩沙区、攀爬区、综合区、玩泥区、三轮车区、轮胎区和三楼的攀爬区、器械区以及综合区。实现场地与场地之间的连通,为丰富与深化幼儿自主游戏、学习创设环境。
二、追随儿童,利用观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以自主结伴、自选玩具等形式开展混龄游戏,老师们定岗定位,设计好幼儿观察记录表,开始了全园性混龄户外游戏的实践。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区域,教师则在指定区域统计不同游戏区域幼儿的人数以及年龄段,同时观察户外游戏小、中、大班幼儿与材料、同伴的互动情况,并进行了记录。一段时间后对记录表上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幼儿的兴趣点,调整游戏材料,合理制定活动区域规则。
教师对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情绪、语言、动作进行生动的观察,对幼儿在材料的选择以及使用材料的方式、方法上,也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教师观察的目的性、指向性。同时,幼儿园积极开展了“有图有真相”的教研活动,发展教师“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的专业行为,帮助教师树立观察意识和产生观察兴趣,敏锐地捕捉活动中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创建多样化的活动区域,为幼儿创设适合探索、阅读、交往的成长和学习环境。
三、回归游戏,不断思考——幼儿在游戏中的收获
我们按照游戏区域将记录表分发到负责该活动区的教师手中,教师鼓励幼儿为自己的游戏过程做记录。通过自主选择游戏、自主记录,幼儿从最初的只想着玩到现在的想在纸上表达自己对游戏的想法以及游戏中的心情、发现,从与本班幼儿的交往发展到与区域里玩伴进行交流,他们有愉悦、成功的体验,也有偶尔受挫的感受。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以及他们充满个性的表达和学习方式。
混龄户外游戏才刚刚起步,但我们却在一次次的游戏中,看到了幼儿的力量,看到了幼儿的成长。沙池中挤满了幼儿,却看不到任何冲突;幼儿普遍都对玩水区十分感兴趣,但是却没有发生幼儿变成“落汤鸡”的现象;放学时爬满幼儿的攀爬桶,在混龄游戏阶段选择的幼儿却并不多……幼儿间处理问题的智慧常让人惊讶,大、中、小班幼儿一起玩时,还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游戏材料的投放怎样促进游戏的发展?在幼儿的观察记录中,老师看到了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一一探索。
四、引领家长,充分认识——游戏点亮快乐童年
游戏是幼儿特有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对幼儿的成长有重要、独特的价值。老师要认同这个观点,更需要引领家长充分认识、积极认同。
我们开展了“游戏——点亮快乐童年”家长专题讲座暨户外自主游戏观摩活动。结合图片、幼儿游戏记录、教师观察故事等,从游戏是什么、游戏的价值、为什么重视课程游戏化以及幼儿园如何因地制宜地充分开展游戏教育活动等方面,与家长进行了经验交流。现场围绕“童年的游戏”展开了互动交流,有趣的话题一下子打开了家长们的童年回忆,很多家长愉快地分享了自己童年的快乐时光,滚铁环、打弹珠……会场内不时地传出会心的笑声。在游戏观摩中,家长们带着《游戏观摩评价表》,和老师站在一起,拿起手机记录孩子们的游戏,家长们欣喜地看到了不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游戏。
课程游戏化的实践道路上,家长是我们的教育伙伴。通过讲座和观摩活动,他们对“如何创造充足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和支持幼儿自主游戏”感受颇深,为园本的课程游戏化建设和家园共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家长基础。
在户外混龄游戏中幼儿有了更多的选择,积极体验、获得成功,找到自我、健康身心。把在幼儿园的生活逐步还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自己的主人,既发展了幼儿的自主性,也为幼儿的将来做好了积极的准备。我们将继续坚定地走在自主户外游戏探索的道路上,且行且思!
[美]西尔玛·哈姆斯,理查德·M·克利福德,戴比·克莱尔.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M].周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