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开胃菜——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策略

2018-11-30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诸葛瑛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0期
关键词:内角新知青蛙

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诸葛瑛

所谓的导入从字面含义可以看出,导是指引导和引领,教师在导入环节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立足教学内容,借助巧妙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将其注意力从课下引到课堂之中,使其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入是指将教师能借助多样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新知学习内容之中,使其在教师的导入活动中自主地捕捉所要学习的新知内容,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进入自主探究的状态中。我认为课堂导入主要是指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新知探究的兴趣,使其能自然而然地进入积极的课堂学习状态之中。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要想充分地发挥课堂导入的艺术价值,教师需要立足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来实现导入的应有价值。

一、数与代数

1.利用新异性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由此,在导入环节,我会借助多样化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我在组织“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导入活动的时候,会借助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学生们在儿歌的引导下,纷纷跟着我唱起来,在他们唱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在算青蛙的腿数的时候会唱不齐。就此我会询问学生是如何计算青蛙的腿数的,学生们在儿歌的演唱和问题的带领下,会畅所欲言,将自己的计算方法详细地呈现出来。如青蛙的嘴巴数量=只数,青蛙的眼睛数量=只数×2,青蛙的腿的数量=只数×4,在这一规律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很快地计算出相应的数量。立足学生自主探究出来的规律,我会再次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有任意只青蛙,要如何演唱呢?学生们在想象力的驱使下,认为可以这样唱:任意只青蛙任意张嘴,2任意只眼睛4任意条腿。对于这样的表述,大家都觉得很好笑,从而对如何唱出任意只青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知内容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入其中。如此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产生了探究规律的兴趣,在怎样表示规律的驱使下,学生的思维得以激发,从而使其处于“愤悱”的状态,有利于其自主地探究新知内容。

2.利用知识迁移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课堂导入活动的开展是要激发学生的新知探究兴趣,使其在兴趣的驱使下能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导入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还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在导入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旧知内容进行复习,使学生在旧知复习的基础上自主地感知新知内容。我在导入环节,常常会借助学生已有的旧知储备,利用一些极具发散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认知的冲突下使其产生获取新知的欲望。

如我在组织“有理数的加减法”这一内容导入的时候,会借助知识的迁移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课堂教学之初,我向学生呈现了一道计算题: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下,可以很快获得计算结果,即1。在此基础之上,我引导学生借助正负数和相反数的定义来解决另一道问题:+(+4) +(-60) -(+7) -(-34),这道问题在已有知识储备下也能很快解决。在循序渐进原则的指导下,我结合前两道问题,向学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的结果是多少?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其在计算中获得了几个不同的结果,如13,19,0。学生们对所获得的答案感到很奇怪,这就借助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异在认知上为其营造了冲突。他们想要知道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不同的结果,然后我将相关内容呈现在他们的面前,自然会调动起探究的兴趣。

二、空间与图形

1.借助直观性素材加强感性认识

数学是一门以数量关系和图形为主的学科,在学生有限的数学认知和思维方式的作用下,其对直观的图形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在组织初中数学导入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直观的图形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在直观的图形的作用下,学生还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我在组织空间与图形内容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一般会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且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我在组织“全等三角形”这一内容导入活动的时候,会先在温故知新原则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回忆三角形有几个内角、有几条边。大部分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下可以有效地解决该问题,然后我会将课前准备好的一些极具生活特色的实物展现在学生面前,如邮票、贺卡、五角星等(某些实物形状是相同的),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并分析这些实物有何特点。学生在观察下会自然而然地发现,有些实物是可以重合在一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全等形?学生在观察和已有的数学认识下,会自主地说出全等形的概念。在此基础之上,我现场剪出两个完全一样三角形,学生在知识迁移的作用下,会说出什么是全等三角形,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等内容产生探究兴趣。

2.借助动手实践活动体验知识的生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地体验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在亲身的体验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无法对抽象的空间定理、概念等有深刻理解。而无论是定理、性质还是推论,都是来源于客观现实的,且具有动态生成性,由此,在导入环节,教师可将这些抽象知识的生成过程以活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借助体验活动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活动体验中,使学生对新知内容产生直观的感性认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如我在组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一内容导入的时候,会引导学生调动其小学期间所学过的有关于三角形的知识来解答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然后要求学生说一说在小学期间,老师是如何向我们呈现三角形内角和的。不少学生回忆小学时的数学学习,会提到剪切活动。对此,我会让学生借助现有的教具来亲手剪一剪、拼一拼,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重新体验了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过程,在其实践之后,我会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借此使其在体验活动中产生探究欲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对课堂导入环节给予充分的重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开展导入活动,借此调动其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其对新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猜你喜欢

内角新知青蛙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三角形分割问题
小青蛙捉虫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
骄傲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