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具体策略
2018-11-30山东省邹平县明集镇初级中学侯春花
山东省邹平县明集镇初级中学 侯春花
数学是一门从学生踏入校门之初就开始学习的课程,但是它的范围之广、应用之多则在学生更小的时候就开始涉及,如幼儿园阶段开始数一到十以内的数字,吃糖果的时候开始接触一块、两块的数字概念,由此可见,数学知识是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售卖东西的售货员算不清账单、一个建筑设计师不会安排建筑比例,会产生怎样严重的后果?数学不仅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思维水平,既然它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为什么大部分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却感到难以理解甚至苦不堪言?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收获甚微,因此把责任归到自己的头脑不够灵活、反应不够迅速等原因上,针对这种情况,广大数学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只有如此,才能使他们的数学学习之路愈发畅通与高效。笔者仅以自己的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浅知拙见,以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与研究,敬请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一、激发兴趣,展开学习
兴趣是行为驱动过程中最凸显、最活跃、最重要的模块。没有兴趣,就无法燃起学习者内心深处最热切的渴望;缺少兴趣,就不能激起学习者的探索精神;缺乏兴趣,就只能被动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之中,学习效果自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兴趣就像学习者内心深处的一位导师,会在无形中指引着他们去废寝忘食地思考,去开发自己对知识的新见解、新方法。因此,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学习心理,运用更加风趣幽默的语言、扣人心弦的教学情境来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教学“有理数乘除法”的相关知识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对于一个有理数,它会有正与负的区别,例如5这个数字,在前面放一个加号是正五,放一个减号是负五,当它们二者之间进行乘除法的碰撞之后,会产生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学生听了我的介绍,都对这一新知识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地投入到了接下来的学习中。由此可见,教师如果在授课中如果能将枯燥、生硬的数学符号与数学内容转变为新颖、灵活的教学内容,相当于在无形中降低了教学难度,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握知识内容。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各种辅助教学设备引入数学课堂之中,例如多媒体技术、电子白板等,借助电子设备多重影像、惟妙惟肖的动画演示等功能来为他们创设一个立体直观、绚丽多姿的数学环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数学知识,将单一的书本说教式教学形式转变为立体、动态的学习效果,以此来改善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提升教学活力。
二、有效提问,拓展思路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师缓解紧张的教学氛围,了解学生听课效率与知识进度的有效方法,也是教学活动中常见的师生互动形式。有些教师只是单纯地将课堂提问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环节来开展,这样就无法将提问的意义完全展现出来。好的问题是需要教师在课下对课程内容与教学大纲做好充足的准备与大量的分析之后,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提问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要经得起琢磨,同时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与联系,使学生通过一个问题掌握更多的知识结构,力求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能成为一个互为关联的有机体。此外,好的提问应把策略点放在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思维的过程上,而不应只是在寻求一个最终的数学结果。这就需要提问者在向学生发问后,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来思考、解答问题,而不是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他们可以轻松地找到答案。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将等待时间适当增加几秒,就有可能出现许多显著的变化,学生也可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在脑中过一遍来印证答案,因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们的成就感。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内容时,笔者出了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找了一位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解答,题目为:3x+1=10,难目不难,但因为学生解题思路不够明确,因此不知如何下手,笔者引导他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操作来进行简化,因此学生得出原方程可化为:3x=10-1,合并同类项得:3x=9,系数化为1得x=3。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不仅正确解出了该题目的答案,还明晰了解答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如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操作,通过这样的转化可以演变为x=a的任何形式,数学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培养能力,增强理解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教师的教学重点已由单方面的灌输转变为学生多方面的自主学习,这些教学原则、方法上的转变,使学生由原先的“学什么”转变为现在的“怎样学”,将能力方面的提升置于比单纯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位置,因此,学习者无论从态度方面还是效果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部分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也不讲求方式方法,进入社会之后很容易出现种种不可预见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数学观察、逻辑思维与空间思维等多种能力,以此来帮助他们更有针对性、目标性地分析数学问题,找到解题思路。例如,在教学“整式的加减”相关内容时,因为内容涉及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有关概念,还含有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运算等相关方法,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不能很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因此我鼓励学生自己先去观察、比较这些符号、表达方式之间的异同,在大家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回想有理数的运算规律,看看能否借此探寻出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并给学生出了一道算式题,请他们进行运算。学生借助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并结合运算规则在实际运算中演练了这一方法,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四、借助知识,培养创新思维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师不应只注重将书本上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发展创新。创新是进步的源泉,也是新时代下对人才的要求。创新思维是指以新的方法与认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通过这种方法来打破现有的思维界限,借用自己的头脑、对知识的认知去思考问题,找到新的策略和解决办法。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讲解的某一内容或某一要点来布置相关的问题,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教师也可以以某一例题为范例,将解答此题的多种指导方法展示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就是将思考活动中的认识、突破与重建三者之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学生拥有了这一优秀的数学思维品质之后,他就可以以更多的方式打开数学世界的大门,在思考与创新中创造出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考方式。
总之,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作为数学教师,可以从日常教学中通过一定的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