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路径探析

2018-11-30陈梦奇临沂大学法学院

教书育人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专业化辅导员理论

陈梦奇 (临沂大学法学院)

随着当前对辅导员工作的深入了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已进行探讨并付诸实践,具体举措包括:提高辅导员的选聘标准;加强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增加辅导员的技能培训和交流考察机会等。但是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进程仍然比较缓慢,辅导员多为“经验型”,“专家型”辅导员少之又少。

一“专家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当前高校辅导员的现状为:辅导员入口把关不严,学历要求很高,专业没有限制;辅导员缺乏相关学科专业背景,不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学校、学院对辅导员的双重管理导致辅导员职责多杂不清,辅导员的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更像是“保姆式”的。理论研究时间少,理论成果少,职称评定相对较难。很多辅导员从事十多年学生工作仍然是“老辅导员”、“经验型”辅导员。“经验型”辅导员不具备对工作进行凝练甚至理论研究能力,不能转化为学术成果,很难用理论指导实践。“经验型”辅导员多凭借以往的经验指导当前的工作,对于校情、学生情况的变化,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会有“力不从心”之感。久而久之会丧失学生的敬重和信任,很难很好地开展工作。“经验型”辅导员很难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辅导员“出口难”也导致了辅导员岗位的不稳定性,流动性很强。很多人把辅导员工作当成过渡岗位,并没有长期的职业规划。工作缺乏热情和创新,更不会重视辅导员岗位的工作研究。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是必然选择。

1 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的保证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路人,主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确保大学生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健康成长。辅导员的专业与否直接决定大学生成长的方向是否正确。辅导员的专业化会保证高校辅导员时时学习、事事学习,保持终身学习,保证“学高为师”,正确有效的指导、服务学生。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会保证辅导员及时把握形势、方针、政策,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的实现,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进而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 适应和满足辅导员工作创造性的需要

辅导员是做人的工作,工作对象是个性鲜明,知识储备丰富,思维活跃、独立意向强的大学生。辅导员如果没有一桶水,根本不可能给学生一碗水,辅导员的工作是一项挑战性极强且富创造性的工作。针对千差万别、性格迥异的大学生,不能熟练地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不能灵活运用工作方式、方法,较好地处理、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很难被学生接纳、信任。辅导员在面对大量学生问题时,没有现成的,直接能够参考的东西,而必须根据具体情境和学生实际,结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所以辅导员必须是各项工作的专家,这样才能游刃有余的应对各种情形,处理各种问题。得到学生的信任,实现工作的目的。

3 实现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能够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执业能力,提高竞争力,能够保证岗位的稳定性。当前辅导员的工作由于专业化程度不高,准入门槛低,导致很多人将辅导员作为过渡职业,辅导员岗位留不住人,流行性很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使辅导员成长为了某一方面的专家,增加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提高了自身价值,自然不会将高校辅导员看成过渡的岗位而是看作是一个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促进了职业化的发展。

4 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

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会针对辅导员的各项工作提出专业化的具体标准,并采取相关举措进行培训、学习。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高校辅导员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辅导员掌握管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等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能力,较强的事业心及奉献精神。辅导员的专业化严把辅导员的“入口关”,确立较高的准入制度,同时在考核、奖励等方面制定出明确的规则,使高校辅导员队伍实现人员配备的最优化,从而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提高了辅导员的学术研究能力,增强了辅导员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管理工作的高效性,更能保证辅导员的职业化建设。

5 提高辅导员的社会认同感所必需的

辅导员专业化,辅导员从“经验型”向“专家型”的转变,会改变之前社会上对于辅导员的片面认识。即辅导员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主要从事学生评奖评优、组织发展、奖助学金发放等工作。工作机械、简单,技术含量低,科研能力差,是谁都能做的工作。而实现辅导员从“经验型”向“专家型”的转变,会彻底改变人们之前的看法,会增加辅导员的社会认同感。

二 “专家型”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辅导员是做人的工作,任务神圣而又艰巨,对能力和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尤其面对思想活跃、个性突出的工作对象,辅导员必须成为各项工作的专家,“专家型”辅导员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专家型”辅导员的内涵

“专家型”辅导员是具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身安全教育、学生事务处理、职业规划教育、就业指导等工作职责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精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并对工作有着深入研究,在相关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资深的专职辅导员。

(二)“专家型”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1 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

作为“专家型”辅导员必须掌握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具有较高政治思想水平,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型”必须高校辅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

2 学生管理工作的“专家”

辅导员必须掌握学生工作各方面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掌握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等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就业指导等专业技能,必须具有熟练运用办公软件的能力,必须具有运用新媒体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熟练应对和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的能力。“专家型”辅导员必须是学生管理“专家”。

3 心理学“专家”

辅导员不仅能够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进行学生团体和个人心理辅导。更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和疏导。辅导员的工作需要具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拥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端正的工作态度,具有“自我充电”的能力,具有燃烛精神。但辅导员工作繁杂,职业懈怠的出现非常正常,“专家型”辅导员必须对自己的职业有高度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遇到懈怠期或疲惫期时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一直保持工作的动力和热情。“专家型”辅导员是心理“专家”。

4 工作研究的“理论家”

辅导员必须具有理论研究能力,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形成理论成果,并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辅导员既是实践家,又是理论家。“专家型”辅导员要有问题意识,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要有坚持不懈的钻研问题的毅力,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并最终将问题转化为理论研究成果。

“专家型”辅导员既是学生管理、思想政治的“实干家”,又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能够进行理论研究的“理论家”。

三 从“经验型”向“专家型”辅导员转变的路径

(一)学校层面:思想上重视,制度体系上保障

1 思想上重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保证辅导员从“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化,必须从学校领导层面统一认识“专家型”辅导员对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和辅导员的“专家型”转化列为主要工作议程,并制定一系列的制度保证“专家型”辅导员的实现。

2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和内在潜力。高校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是对辅导员工作的客观评价,对于辅导员的个人发展意义重大。很多高校辅导员考核标准中理论研究部分所占比例很小,甚至没有。应该适当增加理论研究部分所占比重,并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的岗位津贴挂钩,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将理论研究与岗位津贴挂钩能够增加辅导员理论研究的动力,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增加理论研究部分在辅导员考评标准中的比重,以考评促进理论研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晋级和各类奖惩的重要依据。

3 建立多层次、分阶段的培训体系

将“辅导员的培训计划”纳入学校学生工作的首位,根据辅导员各项工作技能的需要,建立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体系,培养各有所长的“专家型”辅导员。针对很多辅导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背景这一现状,鼓励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通过继续深造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学校应为辅导员继续深造做好保障工作。根据学生工作需要,分阶段进行“技能”培训。结合“走进来”与“走出去”多种方式,鼓励辅导员进行岗位交流。赴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实地考察学习。学校应创造辅导员参加学术交流会的机会,不仅仅参加辅导员论坛。只要涉及辅导员工作某一领域学术交流,都应该争取机会参加。以多层次的辅导员培训体系促进辅导员的专家化。

4 设立辅导员专项基金、成立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一对一”“一帮一”的帮扶小组

学校设立辅导员专项科研、课题经费,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奖励。

成立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一对一”“一帮一”的帮扶小组,由专业教师在科研方面,具体包括课题申报、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拓展学科专业发展平台,提高理论研究能力。

5 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沙龙,提高理论研究能力

由学校辅导员直接管理部门:学工部门出面,与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具有辅导员相关专业背景的学院联系。定期举办学术沙龙,邀请相关专业的教授、专家参加。以学术沙龙的形式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具体由辅导员按期准备沙龙的课题,课题围绕辅导员学生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典型问题。根据问题涉及的方面邀请该专业的教授、专家参加沙龙,在教授的主持下,大家共同探讨、分析、研究,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会后由问题提报人对课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形成理论成果。并将每期的理论成果定期汇编成册,供参考、借鉴,以此提高辅导员的理论研究能力。

在新媒体和自媒体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可以建立学术交流群(QQ群和微信群等),同样邀请辅导员和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老师入群。在群里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也可以分享课题申报、职称评审等方面的内容。

(二)辅导员自身方面

1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用科学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

“经验型”辅导员更重视的是依靠工作经验开展工作,在遇到新情况时会因经验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捉襟见肘,解决不了问题,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大学生本身就是知识储备丰富,易于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较强的,作为辅导员如果不能及时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很难满足学生工作的需求。尤其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与时俱进进行相关政策、方针的学习。自己对相关的政策把握不准,根本不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这既是“学高为师”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创造性工作的必然要求。辅导员必须不断学习,既要学习最新的国家政策,又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工作。

2 加强岗位工作研究,用理论研究提升自我

“专家型”辅导员需要在研究中成长成熟。科研能力是“专家型”辅导员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辅导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辅导员应该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遇到的问题为课题,通过对其进行调查、分析,进行深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并形成科研成果。通过理论研究提升自我。

猜你喜欢

专业化辅导员理论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坚持理论创新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法》解读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