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全面实施主辅修制的探索与实践*
2018-11-30朱科蓉北京联合大学
朱科蓉 (北京联合大学)
一 全面实施主辅修制的前提:完全学分制
学分制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首先在哈佛大学确立、实施。我国现行的学分制始于1978年6月,教育部在武汉召开全国高校文科教学会议,会议明确指出:“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学分制”,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响应号召,率先试行学分制。到20世纪末,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已经实施学分制。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在现行的学年学分制下,主辅修正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辅修学习仍然是一种计划外的可有可无的选择。只有少量学有余力,并能坚持下去的学生,能够在学校开设的少数辅修专业中学习并拿到辅修证书。
完全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学分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并以学生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在规定的学籍有限时间内,学生可完全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相应的教师,只需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学足够数量的选修课,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总学分即可毕业。因此,完全学分制也是选课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
辅修制度的真正有效实施和积极推进,必须有灵活的、富于选择性的教学管理制度相配套,具体言之就是要构建以完全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在完全学分制的基础上,打破主辅修专业的界限,通过学分制的改革和选课制的完善,将主辅修制度融为一体,摒弃“主修专业为主,辅修专业为辅”。辅修制度不再作为一套独立的教学体系,而是融在正常的教学体系中,通过一种相对弹性的运行机制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我们尝试提出了“相对主辅修”这一概念,意在强调主修与辅修的相对性,试图建立一种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之间相互转换的机制,即学生进校后可以根据有关规定自主选择、认定主修和辅修的专业。这种机制的建立将打破传统的主辅修概念的严格限定,使原本僵死的专业限定体制变得灵活起来。
二 全面实施主辅修制的关键:主辅修专业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
在完全学分制管理背景下,要想主辅修制度得到全面、顺利实施,就必须将各专业的主修培养方案和辅修培养方案进行统一整体设计。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首先将各专业的主修学分统一为140+20学分,其中20学分要求学生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而这20学分刚好是一个辅修专业的学分要求。也就是说,学生按要求修完160学分,就可以拿到一个专业的主修证书和另一个专业的辅修证书。如以历史学专业为例,要拿历史学主修专业证书,必须达到以下学分要求:通识教育必修课4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8学分,专业必修课50学分,专业内选修课35学分,其他专业选修课20学分,素质拓展课2学分。如果学生将“其他专业选修课20学分”集中选修法学专业要求的辅修课程,学生毕业时就能拿到历史学专业的主修专业证书和法学专业的辅修专业证书。
关于主修专业的学分要求,国内高校普遍存在课程负担较重的情况,一般是180学分左右,有的高校甚至超过200学分。北京大学从1989年开始系统进行辅修/双学位教育的探索,但由于学生主修课程负担较重(180学分左右),学生选择余地很小。2003年改革时,将毕业总学分降到了130-140学分,成为国内高校课堂教学最少的大学之一。课堂教学时间减少后,更多的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修其他课程,加强自学能力培养,参加辅修/双学位学习。
学习量的规定属于高校自主权范围,各校有权做出不同规定。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学习量越多人才质量越高,有时过多的知识反而会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降低学分要求不等于降低学习标准,一味地增加课程增加学分要求,实际上是将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过于强调知识的完整性,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国外一些一流大学一般在120学分左右,这样多数学生都会拿1~2个辅修专业证书。美国很多高校对辅修制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把辅修专业的审定和批准作为学校本科生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大学在开设辅修专业时都强调:辅修专业不应被当成负担,相反,在导师的帮助下,它应当被当作学生毕业所要求的一部分。
因此,主辅修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既要保证主修专业知识的相对完整性,又要让学生有时间精力去辅修其他专业。更重要的是主辅修专业之间学分转换的灵活性,即主修专业要求的选修课学分可以作为其他辅修专业的学分。这样也可以防止学生随意选课,造成知识的支离破碎。
三 全面实施主辅修制的配套保障:书院制和导师制协同育人
“专业导师制”和“书院制”,是完全学分制的两种育人机制,同时也是主辅修制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配套保障措施。专业导师和书院中的辅导员既各司其职,又协调育人。一般来说,专业导师主要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和提供专业方面指导,兼顾学生的生活指导和思想教育;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生活指导和思想教育,兼顾学生完成学业和提供专业方面的指导。
(一)实施书院制,实现学生统一管理和个性化服务
完全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主要特征的。大学生自主选课、选择教师、选择学习地点、选择学习方式,使得传统的学年制、专业制、班级制等管理制度严重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自由选课确定下来的课程班和相对固定的学生社区。这些变化会给大学生管理、组织发展、评奖评优等带来许多新的问题。首先,学分制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会给大学生的集体观念、集体荣誉感带来不利因素。其次,学分制打破了专业和年级的界限,会给党(团)组织活动的开展和作用的发挥带来不利影响。再者,传统的以专业和班级为基本的评价单元,以大学生学习成绩为基本评价指标的原有评奖体系失去了意义。最后,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增强了学生的选择能力和独立意识。共同的价值目标基于共同的选择和追求过程,不同的价值目标选择和追求过程,削弱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
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实施主辅修制,不再有整齐划一的班级管理,取而代之的是不分专业不分班级的学生统一管理和完全个性化的学生服务。书院制正是变班级管理为直接对学生个人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健全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尊重个体差异的新型管理运行机制。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首个一年级新生集中管理、实施通识教育的复旦学院,2008年汕头大学成立首个本科生四年制择优选拔入住、教授引领、社区管理的至诚书院,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成为首个在全体本科生中全程实行书院提升综合能力、学院发展专业技能的双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先后有几十所大学尝试和探索了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书院不仅仅是个宿舍空间或生活空间,更应该是个文化空间和教育空间。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研究借鉴这些高校的丰硕成果及宝贵经验,结合实际情况,2014年创建学知书院。将原有的以教室(第一课堂)、班级为主的学风教育,向学生生活场所转移,形成与第一课堂教学工作有效衔接的第二课堂学风教育模式。通过机构设置、导师制试行、文化营造、环境建设等四个维度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完全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问题。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促进了学生之间及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为评估学知书院育人效果,学院面向2013-2015级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业发展、生活作息、人际交往和思想品德上都有不错的表现,书院与第一课堂配合紧密,学风促进作用显著,文化氛围浓郁,品牌活动吸引力强。77.4%的学生表示没有或极少旷课,将近八成的学生认为自己上课状态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参加过书院活动的学生中有76.2%表示有收获;94.6%的学生表示能够主动与他人沟通,能够与舍友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在书院认识了更多的朋友;80%的学生表示参加了书院组织的学生党建活动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入党积极性,更向党组织靠拢。
(二)实施导师制,加强学生学业指导
导师制,就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专业造诣深厚、品学兼优的人员担任大学生的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素质、科研精神及人生观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专业导师制”是与完全学分制相配套的专业指导教师制度。从新生入学直到毕业,专业导师伴随始终。专业导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完全学分制的顺利与否。完全学分制下的“专业导师制”,主要任务是学涯导航,核心功能是导学。
“导师制”早在14世纪就由英国教育家提出。17世纪,英国的牛津、剑桥等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采用这种制度,其实质也就是对研究生的“个别辅导制”,并不用于本科生。1869年,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在哈佛力主推行本科生选课制。伴随着选课制出现,1872年,哈佛大学开始实施学分制,并很快带动美国其他高校实行选课制和学分制。结合着选课制和学分制,哈佛等美国高校把导师制引入到本科生培养中,获益匪浅,带动了本科生导师制在世界各国高校中的推广和发展。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与选课指导,由于学生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各专业的知识能力结构、学分制的课程结构体系缺乏应有的了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不太可能按学分制要求设计出实现自我目标的学习计划,在选课时往往避难就易,选择易得学分的课程,不顾及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或是选择要求较低的教师,把获取学分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盲目片面地追求学分,导致对知识的割裂,破坏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实施主辅修制,更需要专业导师的有效指导。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2014年实施导师制。学生进校后第一学期主要实行书院管理,逐步适应大学生活。各专业负责人、教授进书院,通过开展讲座和读书等活动,让学生对各个专业有更系统和直接的认识。第二学期学生基本明确和选择主修专业,并通过双向选择,选定专业导师。学院实行专业导师坐班制,要求每周有两个固定的时间接受学生咨询和辅导学生。专业导师要系统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尤其是选课规划。专业导师不仅要熟悉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选课,完成主修专业的课程要求。还应该了解其他专业的辅修培养方案,指导学生系统选课,而不是盲目随意地选课。
如学生选择新闻学为主修专业,同时对法律感兴趣,希望毕业后从事法制新闻方面的工作。专业导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新闻学主修专业的培养要求,指导学生选好课。同时也要指导学生选好法学辅修专业的课程。这样学生毕业时就能拿到两个专业的证书。如果没有专业导师的指导,学生选课就会出现很大的盲目性,有可能主修专业的证书都难以拿到,更别说辅修专业证书了。
四 全面实施主辅修制的优势与挑战
(一)全面实施主辅修制的优势
1 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
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将辅修制度作为少数智力超常和学习能力优秀学生的教育方式,目前多数高校实施的辅修制度都会给学生增加繁重的学习任务。主修专业已经安排了大量的学分学时要求,还要额外完成辅修专业课程要求。学生要想拿到主辅修证书,必须对自己的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的冲突有很好的调节能力,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和目标有清醒的估计和认识。否则,四年下来,学生不仅达不到辅修专业的要求,也会影响对主修专业的学习。完全学分制下全面实施主辅修制,主辅修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统一整体设计,把辅修专业学分统一纳入主修专业学分要求中,学生在不增加学习压力的基础上,能学到更加系统、复合的知识。
2 不增加学生学费成本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实施的辅修专业都需要学生单独申请,额外交费。即学生按学年交完四年学费外,如果要辅修某个专业,必须另外按辅修专业的学分交费,收费标准一般为150-200元/学分。辅修专业至少要修20学分,这样学生就需要额外缴纳3000-4000元的费用,明显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主辅修制改革,则把辅修专业学分纳入了主修专业学分中。即学生按要求修完160学分既可以拿到主修专业证书,又可以拿到辅修专业证书,不用为辅修专业额外交费了。
3 不增加教师教学压力
目前多数高校辅修专业课程实行单独开班,集中授课,不能与正常的教学资源共享,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师疲劳,以及教学管理跟不上等问题。而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主辅修制,辅修专业的课程是与主修融合在正常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只要选修这门课程,就在一个课堂上课。这样就避免为辅修专业学生重复开课,也减轻了教师教学压力。
4 辅修专业覆盖到全体学生
目前国内各高校主辅修的通行做法是,只允许那些或有余力、品行优良的学生具有申请辅修的资格,而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主辅修制,首先取消了辅修制专业入学资格限制,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选择性地学习。其次,多数高校只在有限的专业中实施辅修,这些专业主要是热门专业、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的专业、学校的优势专业。而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主辅修制,在所有专业中开设辅修专业,学生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去选修。
(二)全面实施主辅修制面临的挑战
1 思想观念的落后性
完全学分制和主辅修制在国外是非常普遍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和管理人员都非常熟悉,运行也很顺畅,但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思想认识上非常不到位,甚至有抵触情绪。传统学年学分制,除了少量选修课,大部分课程都是学生按专业、年级、班级整体上课,教师不用担心课程没人选。但实施完全学分制和主辅修制,课堂上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和年级,管理比较复杂,有的课程选课人数爆满,有的则冷冷清清。
2 学生选课的盲目性
虽然实行了导师制,由专业导师指导学生选课,但由于教师本身对选课制的不了解,对自己专业以及其他专业培养方案的不熟悉,对学生选课的指导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中学期间未实行选课制,上大学后对选课的流程不了解,对专业培养要求不清楚,对自己的专业兴趣不明确,与专业导师之间的沟通不顺畅,很容易出现盲目选课的情况,进而导致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课程要求,也无法获得辅修专业证书。
3 教学运行的复杂性
目前高校基本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来进行教学管理,但这些系统主要适合学年学分制,不太适合完全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系统允许学生跨年级、跨专业选课,没有行政班,只有课程班。学生毕业时所修课程达到哪个专业的要求,就拿哪个专业的毕业证书(主修和辅修)。因此,在目前教务管理系统状态下,学生选课、毕业资格审查也将面临巨大挑战。
4 教学资源的有限性
在所有专业中开设辅修专业,而且取消辅修制专业入学资格限制,很容易出现两个极端,冷门专业无人选,热门专业学生爆满。这样势必对热门专业的师资力量、实验场所等教学资源带来挑战.
完全学分制在我国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全面实施主辅修制更是新生事物,虽然面临很多挑战,但却是对学生有利无弊的好事,值得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