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018-11-30
地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主要从生活经验入手,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情景,通过一种或几种生活现象引发多种思考方式,从而发现问题,进而创造性地发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从实际案例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一、联系身边地理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实用性
1.根据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习才是有兴趣的。而现实生活则是地理教学最好的素材,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一堂课的导入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根据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呢?
例如在讲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时,让学生通过朗诵诗句“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提起学习兴趣,并通过引入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其效果不言而喻。又如在讲解气候类型时,引入习俗“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提出问题“他们不怕辣的自然地理原因是什么?”然后通过解释喜辣的食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而这种潮湿的气候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烦闷。而吃辣椒浑身出汗,汗液当然能轻而易举地排出,对健康极为有利。
2.取技巧,将问题通俗化、具体化
教师要在备课时积极准备素材,这样才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充分显现教师的素质及能力,将复杂的地理问题通俗化、具体化,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一节及“地球上的大气”一章中的内容时,可适当引用二十四节气的例子,因为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所以对于昼夜平分问题及“最热月”“最冷月”问题,可用二十四节气适当予以通俗化解释。如:“春分”中的“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而“芒种”的“芒”表示麦类等有芒作物,“大暑”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同样“大寒”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堂上,教师可在教学方法上不拘一格,不断创新,如讲述与地理相关的故事、多媒体动画演示、影视作品呈现、对重大新闻的地理分析或学生的角色扮演等。例如,在讲解“热带草原气候”时,可采用多媒体视频来呈现非洲角马的迁徙场面:“每年的10月份,都有上百万头角马从3000公里外的坦桑尼亚迁徙到这里。马拉河是角马们要渡过的最后一条河,渡过去,就进入了水草丰美的‘伊甸园’。渡不过去,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将会因缺草缺水而死。”——在惊心动魄的情景画面中,加上优美动听的音乐,精辟的解说词,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很容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触发他们的想象和思考,从而在愉悦的气氛中突破教学难点,完善教学效果。
三、通过实践活动,拓展地理知识
教师课外可以留一些实践活动类作业,使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得以应用与提高。例如:在方向的判别中,可让学生白天根据日出日落、正午物影及手表判别方向;晚间利用北极星来判别方向;利用苔藓、树叶的疏密不同判别森林里的方向。在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基本原理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夏天和冬天赤脚踩在地面和水中的感觉有何不同?由此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出原理: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
总之,引导学生善于用地理的眼光和思维去观察审视身边的事物,增强驾驭生活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缪建平.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04(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