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研判 确定教学目标
——“以学定教”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定位策略
2018-11-30浙江省青田县江南实验学校舒雅倩
浙江省青田县江南实验学校 舒雅倩
在“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强调的是要“以学定教”,要将“以学定教”真正落到实处,就要先研判学情,并且拟定出切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不是呈碎片化的叠加,而是明确、集中。“以学定教”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是还有大部分教师实际上在上课时依然是“以教定学”,这一状况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教师摸不透学生的情况,不清楚在课堂上需要着重突破哪些知识点,而是一直在重复讲解学生们早已知晓的知识点。
一、基于“课标”要求,理清“学情框架”
“学情框架”是指教师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明确教材对同一知识点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明白各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就能把握学情的动态,以教学目标为参照,避免相同水平的重复。所以,准确而清晰的教学目标要依据学情制定。
有《语文课程标准》可依,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如《语文课程标准》对叙事性课文的教学要求在二、三两个学段是完全不同的:第二学段的要求是“初步感受作品中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而后者则是“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能简单描述”。第二学段的教学重点就是“写了什么”,在于把握课文大意;第三学段则开始关注基本表达方法,对学生的阅读有了较高的要求。
那么,对同一类课文的教学要求在同一学段是否相同呢?答案当然是不一样的,因为就算学生处于同一学段,他们的知识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呈螺旋上升态势。对同一类课文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所以,拟定教学目标时应体现出它的差异性,不能做单一的平面重复。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是写父母之爱的,在单元导语中“想一想作者表现父母之爱时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的”提出问题。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也是一组颂扬人间真情的文章。看上去两个表述很相似,可是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两者间的内在差异:前者重在“想一想”,换句话说,人物描写方法理解、感受就可以。而后者要求从阅读、探究、思考、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重在“学习”。确实,只要是人物描写,一般总是要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环境描写这几方面来塑造,这就代表着学生从五上到六上,“实战演练”在学习叙事性作品时越来越受到关注、重视。
二、基于预学困惑,确定核心目标
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正是学生的学习困惑。教师关心的不单单是学生认识新词、生字的能力,更是预设学生所能找出尚存疑惑的地方和达到的水平,因而打破学习时空界限的是“预学”。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七律·长征》这一首诗展现了毛主席豪放热情的气概以及高瞻远瞩的眼光,概括了红军艰难的长征历程。由于这首诗首句在全诗起到了总领的作用,所以将这一课的核心目标确定在文本价值和学情分析的交集处,领悟红军战士“只等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解析先概括后具体的诗歌写作方法。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的预学情况,整理出四个核心问题:1.为什么长征如此艰难,却还说“只等闲”?2.五岭逶迤为什么像腾细浪?为什么乌蒙山那么磅礴却是走泥丸?3.金沙江的水拍击山崖为什么给人以暖的感受?大渡河桥上的铁索为什么是寒的?4.为什么过岷山那么辛苦,还说“更喜”?另外产生的三个问题在预学中可以作为教学的另一个目标,学习小组可以借助探究学习、自行选择的方法进行教学,达到核心目标的实现。
学生的学习状态更符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先了解学生知识能力的起始点,再根据学习的困惑“量身定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这样“预学”,才能真正发挥“预学”的“助学”功效。
三、关注“潜在状态”,设置梯度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就要灵敏地发现学生的“潜在状态”,测量“潜在状态”到目标的距离,在这中间架设阶梯。人们说的“潜在状态”主要是指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和可能实现的发展水平,往往,“潜在状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例如,《与象共舞》这一篇课文的第5自然段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在读者面前将群象与人共舞的特写镜头展现出来,突出显示了人、象之间的零距离,场面描写非常精彩。提供了这么好的范例教材,我们怎么可以轻易放弃呢?五年级的学生平时在写作中已开始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无意识地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他们只是并不清楚场面描写就是这样的写法,写得不够精湛而已。
教师预先搭设了达成教学目标的阶梯,就是为了更好地在学生的形象思维长于抽象思维中渗透这一知识点,为了防止进入简单说教知识点的死胡同。
第一步是启思,锁定第5自然段的第2、3两句,让学生划出描写人象共舞的句子,再以个人学习的方式探究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第二步是领悟。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交流点、面描写的异与同。
第三步是指引。学生班内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什么是场面描写。
第四步是悟妙。“这两句既然写的是相同的内容,那么是不是可以只写一句?”以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去体验作者在场面描写中的表现手法。
这样确定的教学目标,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梯度化的语文学习,从而达到语文学习的高效化。
总之,教师通过“学情研判”能对学生的学习起点心知肚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拟定出合理的分层目标,架设起达成目标的桥梁,将课文的“范例”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