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实践与综合应用”课
2018-11-30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实验小学李慧琴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实验小学 李慧琴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四大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一学期下来,六年级的大部分数学课都上完了,而还有一部分“实践与综合应用”课许多老师却没有上。据了解,在别的年级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是什么原因使老师们对这块内容缺乏兴趣呢?我分析可能是以下几种因素造成了这种状况:
1.难管理
“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主要活动方式有:调查统计、实验操作、项目设计、探讨研究等形式。如果一个班有四五十名学生,要分组开展活动,学生往往会很兴奋,下位、走动、争论,老师是喊破喉咙也无人理,给课堂组织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因此有的老师不愿意上,而是在黑板上画画图,口头讲讲实验过程,再做几道相关的数学题目了事。
2.嫌麻烦
如在“测量物体的体积”一课中,需要准备大量的实验用品,有天平、烧杯、铁块等,而六年级学生却还不会使用天平,教师对玻璃制品的使用更是心有余悸,就怕学生在使用时出现意外。另外,有的课所需的器材学校还不一定有,还需要教师自己制作。因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使得有些老师嫌麻烦,怕费事,不愿意上。
3.不想上
有一些老师认为花了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上,还不如用这个时间多做几道数学题,考个好成绩,会做实验有什么用,又不考这个内容。这种功利的心态直接影响到老师上好“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积极性。“上”与“不上”“上好”与“上差”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多大的关系, 所以老师们就舍不得在这部分的内容上花时间、花精力、花心思,往往占用这类课的时间抓紧做一些可能要考到的数学题目。
4.不会上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广大的一线教师却并没有接受太多的、系统的业务培训,教师进修学校把目光更多地放在学历的进修培训上,教研部门搞的每学期一两次的教材培训,也根本不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有些学校的教研活动还停留在教师上上课、大家来听听课这一层面上,缺少了评课、议课这一促进老师成长的重要过程。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多年了,可是很多一线老师还是不太会上这类新型的数学课。
二、怎样才能上好“实践与综合应用”课
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更新观念迫在眉睫
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要想在21世纪成为人才,就必须耳聪目明,对稍纵即逝的信息看得准、抓得牢、为己所用,所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孤陋寡闻的人是难以在21世纪获得发展的。教师更应该从小课堂里走出来,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看看这风云变幻、丰富多彩的大世界,这花不了多少时间,但是十分必要与有益的。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另外,“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使他们在自主学习和探索中获得新的学习体验。它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上好“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何乐而不为?因此老师要舍得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上花时间、花精力、花心思。
2.培训自学相结合
在此我呼吁教研部门、进修学校、学校要给老师多进行一些培训、学习新课程、新理念的机会,学校多开展一些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从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一线老师不要光“等”“靠”,更多的是靠自己不断学习,平时要多思考、多交流,多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通过书籍、网络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收集与“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有关的资料,学习有关探究性学习的原理、原则、方法,勇于实践,不断总结反思,在实践中成长、提高。
3.发现亮点,从“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中获得成功
“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是新课改的亮点,作为新生事物,老师接受它、熟悉它、认可它,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从较简单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入手,师生更容易获得成功。
如在“绘制回家的路线图”这一课上,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从学校回家要经过哪些明显的标志?题目一布置,教室里就热闹起来,因为这就来自学生的生活,学生们一边回想一边讨论,一边画起来,这时听到有学生争论起来:“不对不对,你画反了。”画好后,学生们互相介绍着,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都打开了话匣子,整个课堂中学生们的兴致很高,大家都有事可做,课堂看似乱了,实际是活了,从这节较简单的课中,既巩固了所学的单元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方位感、动手绘图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是爱上这种轻松愉快的数学课的,而且这样的内容教学难度不是很大,教师是完全能够上好的。教师能通过不断地摸索、体会总结出上好“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一般方法、步骤。
4.克服困难,为孩子的“实践与应用”搭建平台
又如在“实际测量”这一课中,我借来卷尺、标杆,将学生带到空地上,实际让学生走一走、量一量、看一看,远比在教室里“纸上谈兵”效果好上百倍,学生们在这种特别的数学课中,心情放松、愉悦,活动开展得比较顺利。下课时,学生们还追着问我:老师,下节课还在室外上吗?学生们竟然这么喜欢上这样的数学课,他们的欢乐、成功一定会感染和影响老师的教学行为。当然,这样的数学课肯定是比一般的数学课要费心,从课前准备到教学管理,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都考验着老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物品的准备上,可以有老师准备、学生准备、师生制作等办法;在教学管理上,师生可以共同参与管理与评价;在实验安全上,师生可以共同制定实验用品使用的规则等等。
老师们认识到这样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会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的益处后,哪怕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努力克服,这需要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少一些抱怨,多一份思考;少一份敷衍,多一些实干。
5.精心设计,让 “实践与应用”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这样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教学难度大,内容多,又安排在期末复习期间,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术”,不挤占时间。如“学校人均绿地面积”这一课前,我在思考: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那么大,这课该怎么上呢?我带着这个问题来到学生中,有的学生说:“学校的网站上会不会有这类的资料?”“如果没有现成的数据怎么办?”有的说:“我们可以分小组进行测量。”还有的学生说:“老师,可不可以用学过的步测方法?”……讨论过后,学生们有的去上网调查,有的去学校总务处收集数据,有的去实际测量,还有的学生统计全校的人数,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不应小视学生的能力,只要我们积极搭建活动的平台,学生是完全爱上这样特殊的数学课的,作为老师,也会渐渐喜欢上并且能够上好这样特殊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