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背景下的数学课堂
2018-11-30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茅麓小学周海燕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茅麓小学 周海燕
最近我给学生做了两次摸底检测,一份卷子重视了知识的检测,另一份卷子重视了能力的检测,如对知识形成过程、概括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但两次检测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我们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课堂除了教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如何才能在课堂中既把基础知识教学扎实,又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呢?我认为在数学课堂中融入研究性学习会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研究性学习现在是一个很火的名字,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数学中融入的研究性学习也没有那么高大上,数学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创设的有效开放的问题下,学生通过自主化的探索活动,如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等,有了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再把生成的资源结构化呈现,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序列化交流,从而获得新知、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一、研究性学习背景下数学课堂的特点
1.体验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堂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研究性学习重过程体验,学生在有效开放的问题情境中,联系已有的知识技能、已有的经验,自主对问题进行分析、猜想、推理,接着在序列化的交流阶段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与别的想法碰撞火花,学生的思维得到完善。整个过程都是直接体验,积累了大量的直接经验。如《圆的周长》中,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测量数据,能直接体验到圆周长肯定直接与圆直径(圆半径)有关,直接体验到圆周长除以圆直径(圆半径)的商是总是3倍多一些,甚至还能体验到由于在实际操作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误差总不能得出精确的值……这些体验都将促进学生对圆周长的认识。
2.交互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研究性数学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设计问题链,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技能、已有的经验主动参与研究活动。如《圆的周长》片段中,老师的几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你们认为我们还要研究圆的什么内容呢?”“你们认为圆的大小与圆的哪些因素有关?”“圆周长与圆直径(圆半径)成倍数关系吗?是几倍的关系呢?如何来验证?”这一系列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方向,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深入探究。
3.创造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思维是活跃的、发散的,这就必然导致生成的资源是多样丰富、有创造性的。如《圆的周长》片段中,学生对于测量圆周长给出了多种多样的方法,有的学生用线绕着圆围一圈,再量出线的长度,有的学生说在圆上做个标记,滚一圈,量滚了多长,还有的学生敏锐地感觉到圆的周长会随着圆半径的大小而改变……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碰撞、完善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创新的基础。
二、数学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点
1.基础知识掌握得更扎实
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更扎实,更利于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识衔接起来,更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系统化。以《圆的周长》这课的内容来说,对公式原理等的教学采取接受性学习比较容易遗忘,而采用研究性学习,因为学生对圆周长公式的来源及结论都有了质的认识和体验,即使将来因为时间的原因而把圆周长计算公式淡忘,他也能根据原理把公式再重新演绎出来。
2.综合素养能力的提高
数学课堂中加入研究性学习,能培养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如在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自主化的探究中自动调取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推理演绎、操作证明,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能大大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的潜能。
三、当前数学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困难
1.时间的不足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数学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少不了的是“自主化的探索活动”“序列化的问题交流”,这两个环节往往要占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小学一节课固定是40分钟,学生活动占了大量的时间,相对而言,练习巩固运用的时间就减少了,很难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对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更高
有的教师认为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自由探究,把学习任务单纯地交给学生,教师不必组织与引导学生,其实这样是错的。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研究目的,组织方式,问题引领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更高,对教师全面把握教材的要求也更高。
学生各项能力并不是通过一节课就能掌握内化的,真正的掌握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长期过程中,需要老师坚持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让他们学会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只有孩子掌握真正独立的学习能力,才能在数学的海洋中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