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家校互动式微课程,提升“隔代亲”家庭教育水平

2018-11-30上海市奉贤区解放路小学李忠英

少先队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隔代互动式爷爷奶奶

□ 上海市奉贤区解放路小学 李忠英

现代社会,许多双职工家庭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出现了“隔代亲”家庭教育的现象。然而,由于老人的学历水平有限,以及隔代间不可避免的过度宠爱,“隔代亲”教育效果并非尽如人意。“老人带娃真的会毁掉孩子吗?”成为了越来越多“隔代亲”家庭教育的焦点矛盾,基于这一焦点,我们请家长参与“隔代亲”家庭教育家校互动式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学校教育课程。

“隔代亲”家庭教育家校互动式微课程不同于以前的家校互动活动,它是由家长和老师一起提出问题,一起制定框架,激发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课程通过一系列真实、有效的案例分析,寻找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的途径,教师可以帮助家长从预设和生成的矛盾中挖掘问题,在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口。微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微”,每节微课15~20 分钟,独立设置主题,切入口小;二是“真”,微课案例全部源于学生成长的真实环境,贴近学生实际;三是“活”,微课程以课堂面授式、网上讨论式、亲子活动式等开展,还可根据家长实际情况作调整;四是“广”,全体师生、家长、有关专家及关爱教育的社会人士均可参与。

“隔代亲”家庭教育家校互动式微课程的教学模式有:

1.课堂面授型

我们组织家长和学生在课堂上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解决“隔代亲”家庭教育的实际问题。我们请家长提供自己家庭教育中的故事和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抽象的理念有了更为现实的载体,课堂讨论氛围浓厚。例如:中年级一位家长说“我的女儿被她爷爷奶奶宠坏了!现在脾气很坏,不买玩具,就在地上打滚;没有零食,就大哭大闹。一点儿也不听话,简直能把我气个半死,做老人思想工作完全不管用,老人很固执,根本不听”。这个问题一提出,在座的师生及家长纷纷炸开了锅,大家深有同感。在母亲求助教师解决时,教师辅导母亲和她的孩子一起,将这个矛盾以“自我意识的产生与执拗”作为主题,做成一个家校互动式教育微课程,与学生一起讨论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执拗性格的家庭教育对策。

2.微电影型

微电影型家校互动式微课程就是由家长和学生事先制作好数字故事,通过“隔代亲”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一件事情或者一个故事,调动学生对这个故事的体验,唤起学生们的共鸣。比如,二年级一位家长利用自己的特长进行数字故事的制作,他坦言自己平时工作太忙,每个礼拜都要加班,没有时间陪孩子,孩子一直是由爷爷奶奶带的,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疏离。他甚至在视频中吐露了自己正在考虑是否要辞职专心带孩子的心声,孩子们看了以后深受感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授课形式使原来枯燥的讲述,变成了一部唯美的电影,缩短了枯燥的讲授时间,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受大家的喜爱。

3.家庭表演型

家庭表演型家校互动式微课程是由学生和家长在课堂上通过一起扮演某一角色,模拟生活、学习中的场景,使学生获得深刻体会。二年级的家长和学生就“老人是否溺爱孩子、是否不懂教育、是否只能教出熊孩子”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正方列举了心理学者Perveen Akhtar等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孩子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关系越好,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越强;还有Ruiz&Silverstein的研究证明祖孙间的爱能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增强社会适应力。而反方则提出不恰当的祖孙教育会使孩子变得自负、武断,还会回避与外界的交流。家长的参与改变了需要老师或者学生替代的角色,使学生更身临其境,仿佛在故事中看到了自己,在课堂中讨论更投入。

4.亲子活动型

亲子活动型家校互动式课程是学生在家长、教师的引领下,在微课程中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刻的探讨,然后再开展相应的亲子活动,改善隔代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比如三年级的一堂课“爸爸妈妈该不该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管教我?”若没有家长的参与,学生一定会述说种种委屈,可是有了家长的直接参与后,家长听了学生们述说的委屈,在向学生解释的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甚至有些和爷爷奶奶住得远、不交流的家长们纷纷表示要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用微信视频、Facetime等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还要定期见面,原来祖辈的爱在孩子们心目中是如此不可替代。这种互动和谐,互相理解的气氛,不是单一的家庭教育所能呈现的。

每周的“快乐星期五”,我校统一开展家校互动式微课程,我们利用网上视频进行课程点评,没办法到现场的家长可以通过视频互动进行跟帖。同时,我们运用App点击互评。我们每个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App“小思”徽章。每次上完课,参与的家长和学生通过扫一扫“小思”徽章,对这节课进行及时点评,可以是自己对这节课的感悟,也可以是对上课的家长或家庭的意见和建议。这种即时的评价会及时反馈到家长、老师的手机上,不仅是对执教者的鼓励,也是对后来执教者的提醒。

“隔代亲”家庭教育家校互动式微课,使得每个老师、每位家长都成为了课程的设计者、实践者和受益者。在微课程构建过程中,教师、家长的角色逐渐转换,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而是学生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成为与孩子们一起讨论的学习者、倾听者。与此同时,孩子们的角色也在变化,他们不再总是被教育者,他们能够站上讲台,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成为课堂的主人和知识的传播者。通过家校互动式微课程,构成了一个新型的学习共同体,共同提升“隔代亲”家庭教育的水平,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隔代互动式爷爷奶奶
迈向共学互学的未来:当前隔代学习研究的知识图景*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我的爷爷奶奶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看望爷爷奶奶
我的爷爷奶奶
隔代家长怎样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