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元史观培养实证意识
——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为例

2018-11-30深圳市新安中学高晓春

中学政史地 2018年12期
关键词:航路史观殖民

●深圳市新安中学 高晓春

一、教学设计背景分析

史学界的新概念、新方法的提出与应用,形成了更多视角下构建的历史认知。史观亦称史学范式,是观察、阐释历史的角度与立场,在各自的认知结构中形成独特的理解和认识。现今史学界中,对于多元史观的运用日渐成为一种趋势,全球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以及现代化史观等逐渐进入史学研究者和教师的视野。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导入新课: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标志性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1492年哥伦布西行发现美洲大陆,已经镌刻在历史时间轴坐标上,但后人对事件的解读五花八门。

【情境设置】“大话西游”:哥伦布发现美洲。

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

乙: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

丙: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点示目标,从核心大事件出发进行设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进入课题做铺垫,起到点题、凝神、起兴的作用。

材料一 从中世纪欧洲商队的路线分析,世界贸易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由此加强世界各地文明的联系。

材料二 1493年,“教皇子午分界线”划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范围。

16—18世纪,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

1775年,反英殖民统治,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材料三 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

——英国文学家菲尔丁

材料四 14—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材料五 新航路在世界的联系,也随之带来了咖啡、茶和巧克力等食物,作为充饥之余的味觉享受盛传开来。咖啡的流传使一些地区产生了咖啡屋这种新的店铺方式,咖啡被当做饮品登上了餐桌,并且咖啡屋里还明确限制人们的举止言谈,这种宽松的环境后来成为很多思想家、哲学家思想启蒙的地方。

——《哥伦布开辟了吃货的新大陆》

上述材料分别从什么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一角度:世界市场或世界贸易、商品交流。

材料二、三角度:国家和国际政治结构(关系)变化。

材料四角度:知识进步。

材料五角度:大众社会生活习俗。

影响:

1.全球史观: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世界各国竞争对抗加剧,殖民体系形成,促成近代国际关系的形成。

2.文明史观:加强世界各地文明交流和联系,促进近代科学技术传播与进步;拓眼界,解放思想,为近现代文明奠定基础。

3.近代化史观:促进欧洲和世界各地的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的变化,推动国家政治转型;冲击教会神学,解放思想;拉开近代国际关系的序幕。

4.阶级史观:资产阶级兴起,传统势力没落,英美资产阶级革命,民主国家建立;欧洲进行殖民扩张,形成殖民体系。

5.社会史观:促进物种交流、衣食结构变化,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口迁移、增加,形成新的民族和国家;促进生活习俗变迁。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旧知识和材料获得信息,拓展思维,发现、猜想、研究、解决问题,实现思维由具体到一般的升华,实现对学科能力的培养。师生互动展示,解决疑难和学生答案纠偏,顺利突破难点。

同样的历史事件,因研究方法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看法,即史观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历史理解和解读。借助多元史观能够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阐释和理解历史,以“用证据说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为突破,理解和体验了研究角度所蕴含的历史思维素养,培养了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历史学习的过程是思辨的过程,也是感性到理性思维形成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现有水平有深入的了解,更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素养,这是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和教师教学情趣、教学价值的过程。

猜你喜欢

航路史观殖民
基于改进连边删除评估法的关键航路段集合识别方法*
后殖民批评的“去殖民性”
——跨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反舰导弹“双一”攻击最大攻击角计算方法*
基于改进RRT算法的无人机航路规划与跟踪方法研究
航班信息处理系统在灵活航路替换使用机制的应用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深蓝要办“重建中华史观公投”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