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及教学策略的有效选择
2018-11-30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实验幼儿园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实验幼儿园 李 晓
操作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孩子们通过摆弄操作材料,探索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经验。那么如何投放适宜的数学操作材料,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数学活动的重中之重。以下谈谈我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选择和投放数学操作材料以及利用这些数学操作材料的教学策略。
一、以操作材料保持幼儿的兴趣,是最好的教学策略
兴趣和探索的动机是发展创造性的促进剂,由于幼儿年龄小,需要依靠直观的操作材料进行学习。这时老师的教学策略是投放适合幼儿的操作学具,不断保持幼儿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带有合理情节的操作材料能有效启迪幼儿思维
情景一:数学活动“10以内的加法”,为孩子们提供了背景图片“美丽的海洋”和颜色不同的塑料小动物。我请孩子们互相给同伴演示提问:海里游来了几只动物?再添几只是10只?孩子们在互相操作中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
情景二:同样的数学活动“10以内的加法”,请孩子们根据算式5+()=10去数火柴,然后把结果写在括号里。
情景三:还是数学活动“10以内的加法”,有老师为了增加孩子的操作兴趣,制作了非常精美的道具,让孩子们扮成小猫来钓鱼,结果精美的道具和头饰让孩子们不顾老师的问题而一味抢着去钓鱼。
从上面的三个情景中,我们看到情景一中的孩子们是通过自己的操作学习10的加法,操作中孩子们不仅兴趣高涨,而且得到了学习的能力。情景二由于缺乏情景,孩子们在被动的操作中一两次后就失去了操作的兴趣;情景三,孩子们对这套操作材料的认识单纯地停留在趣味的情节上,看起来似乎很投入,实际上却阻碍了孩子们数学能力的发展。从以上的例子我们看到,操作材料投放应注意合理的情节,不要一味地追求形象、情节性,也不能是没有情节无生趣的材料,这都不利于幼儿数学能力的学习。
2.来源于生活的数学,不仅能抓住兴趣,更能服务于生活
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现实,存在于生活的现实,服务于生活的现实。每个学生能力层次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因而数学教育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数字以及数字内部的逻辑关系。此时我们投放操作材料和教学策略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征以及现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关系。
例如,大班孩子在角色游戏中认识钱币:我们请孩子们将家中闲置的物品带来幼儿园,布置了一个小小跳蚤市场。市场里孩子们对每种物品进行标价,然后孩子们带着“钱币”开始挑选物品。他们要计算一下自己通过卖物品得到了多少钱;或者两个幼儿之间可以互换物品,但是要算出物品的差价,并给予对方补给。我和孩子们一样拿出闲置物品进行买卖,但更重要的是细心地观察和聆听孩子们的游戏。最后,跳蚤市场结束了,我要和孩子们一起来分享市场中的交易,帮助别的孩子算算钱币是否算对了。孩子们特别喜欢跳蚤市场的游戏,在几次游戏后,我发现孩子们对钱币的认识和换算已经非常娴熟。在接近生活经验的操作活动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得到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经验。通过“建构——尝试——再建构”的动态探索过程,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数学概念。
二、转变观念,面向多维思考选择操作材料,以教学策略促进幼儿进行多元化的探索
我主张在区域活动中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教师作为合作者,为幼儿的需要因地制宜、恰到好处地给予支持与诱导。
1.投放材料的启发性和保留性相结合,给予幼儿充分的思维探索过程
教师通过提供的操作材料调动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内化、领悟,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探索新的知识结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启发学生自己调动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发现探索新的问题。例如,在大班幼儿集中学习“自编应用题”的时候,我提供了几张熊猫的图片,引导孩子们发现熊猫所在的位置不同(有的在近处草地上,有的在远处),得出2+1=3,最后用这个加法算式编出3以内的加法应用题。有了这次的学习经验后,我在区域活动中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供幼儿探索学习:
操作材料一:根据图中的提示编写加减法应用题。有根据图中图形的增加暗示编写加法应用题,有根据图中图形的删除暗示编写减法应用题。在这个操作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运用了在集中活动中学习到的自编应用题的经验完成操作探索。
操作材料二:提供一张西瓜图片,根据图片中西瓜的不同特征编写加减法应用题。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操作探索,在操作中需要孩子们运用过去的知识经验(对大小、颜色等特征的感知),孩子们需要调动上两个操作活动的知识储备以及生活经验储备去自编加减法应用题。他们要在仔细观察图中西瓜的大小、颜色、有无叶子、有没有切开等特征后,根据这些特征去自编应用题。
2.操作材料在含有暗示性的同时,应该尽量保留结果,便于教师观察、记录
保留,我主要从学具的阶段性来体现。以中班的“认识图形和分类”为例,第一层次在投放材料的时候以暗示、模仿为主,请幼儿按照单一特征找出圆形的图片、三角形的图片等,有利于幼儿感知图形的特征;第二层次的材料则增添了形状、颜色、大小的干扰,请幼儿排除这些干扰进行图形分类,这时逐步递加难度;第三层次要求孩子们按照材料的操作暗示,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图形的二次分类。正是由于学具的阶段性特征,为幼儿在最近发展区之间搭设了一个学习递增的“梯子”,对于幼儿的探索性、自信心的调动都有很大的影响。老师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默默地观察、记录每一个幼儿对操作材料的掌握程度,而每份材料如果提供答案的暗示性,那么孩子在操作后可以自己进行检验,提高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三、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也需要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1.关注幼儿能力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具材料
幼儿对数学的感知是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上的,这时通常都需要人手一份学具,在提供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个体间的能力差异。例如,在活动“比较长短”中,传统的做法就是提供一些长短不一的棍子给孩子,能力强的孩子拿到的数量多一点。活动中我发现能力强的孩子仍然能够比较快地完成任务目标,没有更高的难度挑战他们,使得他们对活动失去兴趣。
在投放的时候如何能照顾孩子们的能力差异,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保持幼儿的兴趣呢?同样是“比较长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人手一份的剪刀、长短不同的彩纸,打破常规,提供固定长短的操作材料。第一层次请能力差的孩子比较纸条的长短并排序,能力强的幼儿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可以使用剪刀自由裁剪彩纸,不仅完成第一层次目标,还启发幼儿每次裁剪后,长短都有变化,孩子们不仅要重新比较,而且了解长短的相对性概念。在这个操作过程中,促使孩子不断去思考、尝试剪出长短,观察比较结果。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他们始终在探索中观察,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
2.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弥补单一和多样化互补的教学策略
在区域活动中,传统的方法是为幼儿提供指定目标的高结构材料,针对幼儿的薄弱知识点进行反复练习。实践中我们发现,一成不变和重复的操作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失去了新鲜感,他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操作。
例如,我们提供了很多圆柱形的棍子给孩子,不给孩子们设定目标和固定的操作框式,结果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将棍子拿来点数后按一定数量堆放,有的孩子比较粗细并排队,有的孩子将棍子拼在一起变成不同的图形,更有孩子当成筷子使用。于是,我们把孩子操作的过程拍摄下来,在分享的时候请他们为同伴介绍自己的玩法和目的,引导他们在玩的基础上想办法促进玩法的推进。慢慢地,不仅孩子们的操作学习兴趣提高了,而且更多的孩子被操作材料吸引了,甚至有孩子找来了辅助材料。
3.饥饿式投放材料,能增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实验中,我们意识到虽然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是吸引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条件,但是过多的操作活动材料(特别是新的操作材料)会让孩子们更多地关注操作材料,而不仔细地去探究学习,这都是不利于孩子们的探索学习。适当的“饥渴”式投放,如同楼市的饥渴销售,更有利于提高幼儿对操作材料的专注性。所以在日常学习中,我也会经常把孩子们的操作材料收起来一段时间,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或者稍做改变,或者提供一些学习单帮助孩子们操作。
在本次的实验研究中看到,幼儿对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情况均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数学操作材料投放的有效选择,是促进幼儿主动活动的首要条件。利用材料的多功能性与幼儿的经验迁移方面的平衡,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学习数的概念,更能帮助幼儿运用数的概念服务于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