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视域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路径探究

2018-11-29璩艳霞

教师·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方法指导整本书阅读

摘 要:整本书的阅读,叶圣陶先生早在1941年就已提出。近几年,这一话题被摆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作者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教学实践,将对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梳理总结,抛砖引玉,希望能为广大语文教师带来些许思考,共同寻找科学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造福更多的学生。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8-28

作者简介:璩艳霞(1978—),女,湖南省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教师,高级教师,本科。

最早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是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作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整本的書,再一次被写入课程标准,并且在国内知名教授的摇旗呐喊声中,首次被放到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

那么,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笔者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研究,现以《海底两万里》为例,分享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路径。

一、激趣导读,享受自读乐趣

整本书阅读最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逐步学会“在阅读中学习”,从而成长为自觉、独立、热诚、快乐的终身阅读者。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性”是整本书阅读始终遵从的原则。“想读”是阅读活动的起点,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践证明,“激趣导读”是成功引诱学生自主阅读的第一个策略。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必读书目和对学生的前期调查,确定班级阅读书目,然后向学生推荐书籍,开展整本书的阅读活动。推荐环节可由教师或者学生完成,在推荐《海底两万里》时,我采取了这样的推荐方式:“同学们,早在148年以前,有这样一部作品,书中记录了一艘潜水艇,设计巧妙,功能全面,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纵横海底两万里。如果是今天有这样一部作品,我不感到惊奇;可在1870年,世界上稍先进的潜水艇是美国拥有的纵向稳定性差、作战功能极弱的‘亨莱号潜艇,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品中想象出一艘如此先进的潜水艇,我发自内心地敬佩作者。他是拥有一种怎样神奇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这部作品?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作品里的很多设想在今天都已成为现实。我不得不被这个作者征服,他就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这部作品叫《海底两万里》。书中记录了航行海底两万里期间演绎的一个个故事,展现的一幅幅画面,让我们一起期待,开启这本书的阅读吧!”

导读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阅读。在推荐《海底两万里》时,我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从写作背景入手,向学生介绍在当年的背景下,写作这样一部科幻作品的不容易,以及作者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达到让其自主阅读的目的。

当然,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巧拟谜题、故设悬念、展示本书的影响力,借助与本书相关的影视作品引起学生关注,引导学生读序阅跋、了解概貌,带领学生浏览目录,提取要点,等等。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文本,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推荐姜戎的《狼图腾》时,我采取这样的导读方式,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狼图腾》导读示例:

师:亲爱的同学们,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特别对不起狼,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一脸懵懂地看着我。

师:因为我从小受文学作品的影响,认为狼是极其凶恶、奸诈的动物,我发自内心地憎恨它。你们知道老师受一些什么作品的影响吗?

生:《小红帽的故事》。

生:《狼和小羊》。

生:《东郭先生和狼》……

师:你们太了解老师了,从小到大,我们所读过的故事都在告诉我狼的凶残、狡诈,所以我痛恨狼。可后来,我读了《狼图腾》,姜戎先生根据他在草原11年的生活感悟,倾其半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有关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环保主题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的狼聪明、团结、豪放、勇猛,这让我读懂了狼的另外一面,读懂了狼的精神,我猛然发现,自己曾经对狼的认识多么肤浅。同学们,你们若是感兴趣,不妨找到这本书读一读吧。

在随后的日子,我发现不断有学生买这本书进行阅读,读《狼图腾》也成了我所带学生的必修功课。

二、行动引读,指导阅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还得在怎么指导学生阅读上做文章。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发掘文章的意蕴,没有一点含糊。也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字造句的好习惯,下笔不至有误失。” 在叶老看来,所谓的阅读方法并不是真正的方法。真正的阅读方法不是工具化、形式化的,而是比较、归纳、揣摩、体会的过程。先一字一句的比较、揣摩、体会,然后归纳,形成自己的认识,才是方法。能够发现文字的特性,才是真实的阅读,才能够锻炼语感,才能够对阅读有帮助。因此,教师在指导阅读的时候,着力点应该放在学生不太注意、学生自己不能发现的语言点上,通过这样的点激发学生,让学生思维更加深入。笔者认为,阅读方法的指导,主战场可以放到课堂上,以教材为载体,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教给学生精读、略读、跳读、浏览、速读等方法;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及如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做批注,提高其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想象创新的能力等,并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此外,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可采用师生共读一本书、亲子共读一本书的方法。在共读的过程中,应及时和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帮助学生扩展阅读视野,通过行为示范帮助学生克服阅读惰性。亲子阅读还可以开展每天阅读打卡活动,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师生共读一本书时,教师重点要引导学生如何读书。另外,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指导思想,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能增强读书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并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和能及时抒发自己感情的能力。教师的榜样示范也很重要,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可以是摘录、批注、读后感等,这能达到学生信任你、效仿你,并以你为荣的目的。比如,我在读到《海底两万里》第二章“‘我的好内德,我对他说,‘这得看人。对诗人而言,珍珠是大海的泪珠;对东方人来说,珍珠是凝固了的露珠;对女人来说,珍珠是一种椭圆形的首饰,它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她们喜欢把它戴在自己的手指上、颈项上或耳垂上;对化学家来说,珍珠是带有胶质的磷酸盐或石灰碳酸盐的混合物;对博物学家来说,珍珠只不过是双壳类软体动物分泌螺钿质器官的一种病态分泌物”这段文字时,我向学生展示我的读书批注:一直以来,在我的眼里,珍珠就是一种装饰物,一种可以与旗袍等服饰匹配的装饰品,能彰显女性的魅力。在这段文字里,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的诠释。我也因此明白了一个道理,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通过这样的分享,一方面给学生阅读信心;另一方面,可依据熟悉的文本,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阅读批注。

三、小组研读,碰撞思维火花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质疑、不同的发现。如何提升学生初读原作的认识?如何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对话,多角度地研究文本?我们可以把握“深读”“共议”两个过程:“深读”,是教师提供资源,指出方向,学生开展深度阅读,用阅读笔记来记录自己的思考;“共议”,是就“深读”阶段研读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形成个人思想。

在进行完自读部分的时候,我们开始进行第二轮阅读:小组研读。具体操作流程:第一,确定研读主题。研读之初,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第一轮阅读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确定小组研读主题。第二,制定阅读计划。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根据研读主题分解阅读任务卡,小组共同阅读计划,然后小组成员开始独立完成个人阅读任务。第三,完成研读展示。小组成员完成各自阅读任务后,小组交流阅读心得,共同出谋划策,确定展示形式、内容,做好阅读分享的准备。

在《海底两万里》小组研读阶段,根据学生的交流,师生一起确定了以下几个研究专题:①写航海日记;②探究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③绘制潜水艇简易图,比较和今天的潜水艇的异同;④奇妙海底世界大展示。确定专题后,全班八个学习小组,每两个组研究一个专题,抽签决定本组的研究内容 。学生在领取学习任务后,开展两周的研究性阅读,准备不同形式的阅读分享。这是阅读流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借助“小组研读”设计思维层次清晰的交流活动,回顾、梳理、提升学生精读原作后的认识,借助深度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新的阅读体验,梳理新的阅读经验。

四、全班展读,夯实阅读成果

当学生阅读完一本书之后,教师要及时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以各自喜欢的形式汇报阅读的收获。主要形式有:组织学生讲述所读书籍的内容;组织故事会、朗诵会、擂台赛、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组织学生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感悟或困惑,也可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还可把读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形式进行表演。由于学生的喜好不同,理解能力不同,个性体验不同,只要让学生充分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道其知,说其悟,谈其感,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即可。

在《海底两万里》阅读活动的交流阶段,我采取的是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内容不限,形式自选。展示过程中,每组学生都精心准备,展示活动也精彩纷呈。比如,展示尼摩船长任务形象的小组,自己制作PPT,讲述书中的精彩情节,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船长形象,生生互动性强,挖掘人物形象准确到位;展示航海路线的小组,自制了航海路线图,图上对所到地点做了强调,在讲述的过程中,还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分享;绘制潜水艇的小组,认真绘制了“鹦鹉螺”号潜水艇,并收集大量关于现在潜水艇的资料,两者做了详细的比较,认真分析凡尔纳有哪些预言成为了现实;海底世界展示的小组,则通过绘画、讲故事、表演等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了海底世界的奇妙。

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深刻的意义。它承载着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强健精神、提升境界的重要使命,而阅读方法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条条大道通罗马,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希望广大语文教师重视整本书的阅读,重视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时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走向大智大慧、大彻大悟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董菊初.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

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

[3]高子阳.整本书阅读教学实验及其推

进[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

学),2015(3):5-10.

[4]张云志.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导、读、講、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

(8):21-22.

猜你喜欢

方法指导整本书阅读
《论语》整本书阅读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