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诗词学习兴趣的措施
2018-11-29刘芳
刘芳
摘 要:激发学生学习经典诗词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其领悟经典诗词的魅力,从而提升自身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培养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兴趣的措施,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经典诗词;兴趣;措施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多堪称楷模的仁人志士,写就不少流传后世的华美诗篇,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这些文化瑰宝不仅真实地记载了古人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显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更影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圣贤明哲和仁人志士。这些文化精髓不应只出现在纸页上,或出现在博物馆的藏品中,或出现在文人墨客的风雅中,它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去解读与传承。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经典诗词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领悟经典诗词的魅力,陶醉于经典诗词深邃优美的意境中,折服于经典诗词博大精深的境界,从而提升自身素养呢?
首先,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修养,锤炼教育教学的语言,使其更具亲和力、穿透力和渗透力,使教学活动更有魅力和艺术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拟定教育性的谈话内容的时候,你时刻也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的。”教师要引领学生感受诗词的内在美,离不开具有精致性、情感性、简洁性、节奏性等特点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必须言简意赅,力求一语中的,又不可忽略语言的情感温度。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以精致的语言渲染或悲壮凄清,或凝重热烈的诗词情境,讓学生沉醉其中;时而轻言细语,浅吟低唱;时而慷慨激昂,意气风发……激情饱满的语言会使教学内容的讲解、分析更加生动透彻且充满情趣。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轻重缓急、动静相生、抑扬顿挫、起伏有致的课堂节奏,定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犀利又不失幽默的语言魅力,既是自身智慧与内涵的体现,又能令学生回味无穷,获益匪浅。
其次,教师要充分重视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全面、反复的诵读、品味,独立思考,激发其探究欲望。
中学生传承经典诗词,不能以吟几句古诗、理解几个意象、完成几个名句默写填空为终极目标。学生不应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要成为“有思维的生命”。
每一首经典诗词都是作者经历、情感、思想的结晶,必定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情思。“涵泳工夫兴味长”,教师该放手给学生品读、涵咏的时间,让学生从这些经典诗词中品鉴、传承中华文化精神,懂得生命的伟岸在于不息的奋斗,人生的价值在于执着的坚守。让他们的精神格调不断提升,从而形成更高的自我,铸就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未来文明的创造者。
第三,教师不能做跟风者,要客观、科学、系统地引导学生品鉴经典诗词,培养学生礼敬经典的态度。
卢梭在《爱弥儿》中描写了一群孩子盲目寻找贝壳,最终却一无所获的故事。教师必须科学引导学生,不让其成为“死读书、滥读书”的牺牲品。博闻强识固然好,深思慎取更重要。品鉴经典诗词,“怎么读”“读什么”至关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去读经典诗词,分得清妍媸,辨得懂好坏,长智怡情,方能达到王国维所谓的“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境界。学生只有读出了个中滋味和真意,才能把这些优秀的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融入骨血并传承。
第四,教师要树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合作探究能力,增强其文化自信。
周国平说,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也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成长作为一种生存状态,是一个过程。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教师不应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关注其个体素养的提升。传承国学、品鉴经典不是为了死记硬背,而是为了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例如,学校举行“人文国学节”板报展活动,集诗词、赏鉴、绘画、书法于一体;举办“传承经典诗词诵读”汇报演出,融诵读、歌唱、音乐、舞蹈、武术于一炉……形式新颖,异彩纷呈。学生还成立了“唱诗班”“观评团”,举办“诵读经典诗词沙龙”等,对经典诗词进行鉴赏。爱好写作和表演的学生成立了“青春剧社”,对经典诗词进行艺术再创作,如将《诗经》中的《氓》改编成小说,将《孔雀东南飞》改编成舞台剧,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话语权,让他们走上讲台,由学习的被动者变为创造者,满足“自我实现”,调动学习兴趣。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品鉴诗歌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能提升学生的感悟力,更能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提升其国学气质,从而达到传承与创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