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状况的叙事分析
——以南昌师范学院为例
2018-11-29陈忠猛戴红霞
陈忠猛,戴红霞
(1.南昌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330032;2.南昌工学院 民族分院,江西 南昌 330108)
一、问题的提出
从国家教育体制与就业取向来看,大学所培养的英语师范生是进入中小学从事英语教育的人才,然而,在现实中,他们的就业意向却呈现出一种不同的图景。据笔者在南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不完全调查显示,有30%的同学不打算参加国编考试,转而从事其他行业。目前,英语师范生的专业身份认同出现了多样化动态变化的趋势,因而有必要针对他们的真实就业意愿进行一次调查。笔者拟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据汉语词典中的解释,身份/认同(identity/identification)就是同一(sameness)的意思。对于身份认同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早期心理学家W·James的社会自我理论和作家C.Cooley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认同是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单一的、稳定的本质。Mead认为自我是一个社会产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地通过符号与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协商。”[1]前者属于本质主义的观点(essentialist),即“身份”被视为是固定的、内部的和可测量的;而后者是建构主义(constructionists)的代表,“身份”被视为是流动的、社会的,与个体所处的社会情境有着动态的联系。此外,根据身份认同影响因素的不同,有学者将身份认同分为先赋认同、结构性认同和建构性认同[2]。先赋认同包括社会关系、个人经历等;结构性认同一般是指制度配置,界限比较清晰;而建构性认同范围较大,包括情感、信念、实践知识等等,与先赋认同有许多交叉之处。也有批评家从历史的角度总结了身份认同含义的演变:启蒙时期以个体为中心的个体认同(主体内在的统一完整自律)为主,19世纪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认同(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社会的作用结果)为主,后现代时期以去中心身份认同(主体在不同时间获得不同身份……身份认同总是个不断变动的过程)为主[3]。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身份认同是一个心理学、社会学甚至哲学概念,涉及人与自我、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群体复杂的动态关系,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认同情况也是多样的。对于在校的英语师范生而言,他们又处于一种怎样的专业身份认同状态①专业身份认同是指英语师范生对自身所学的英语师范这个专业的认同看法和态度。呢?影响他们专业身份认同的因素有哪些呢?从高考志愿填报到毕业,他们的专业身份认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他们又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去建构专业身份的呢?他们对将来的职业身份②职业身份认同是指英语师范生对将来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看法与态度。有怎样的期待呢?这都是需要去探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方法概述
叙事(叙述)(narration)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行为或本领[4]。它不仅仅存在于文学的虚构之中,在日常生活中,人也有一种强烈的意愿向他人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叙事是一种经验或经历重新组织的过程,重新对过去与将来进行审视。作为质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学者提出了叙事研究的四个方向:向内(inward)、向外(outward)、向后(backward)、向前(forward)。向内指的是趋向内在情况,诸如感情、审美反应和道德倾向;向外是指趋向外在条件,即情境;向前和向后是指时间性——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四个方向对身份认同研究有一定的启发[5],同时,叙事学中提出的叙事交流的层次、叙事声音分析等方式也值得借鉴。不过,国内外的叙事研究都没有一定的程序或步骤去套用,都是在实践中探索。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资料收集方法上的突破。一般叙事研究都有较强的目的性,研究对象都知道这是在做研究,因为研究者一般会采取访谈的方式来收集研究资料。但是,通过QQ群给学生布置记叙性作文来采集叙事资料,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的防备心理或紧张情绪给资料搜集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以教师身份在群里与同学聊天,给他们提供建设性的职业规划意见,可以创造自然轻松的交流语境。其次,要做到叙事分析方法上的突破。部分研究者往往采取个案分析的方式,这样的分析结果有可能有片面性。应灵活采取量化归纳的方法,又进行典型个案的分析,从而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学生身份认同的整体状况。另外,叙事分析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对叙事内容的分析,从叙事者所讲述的内容中解读出英语师范生建构或解构的过程;另一个层次是对叙事方式的分析,叙事者在叙事过程中建构或解构英语师范生的身份,这其中至少包括两个对话层的交流:叙事者与人物之间的交流,叙事者与受述者之间的交流。最后,应做到研究对象的突破。以往的研究一般是以本科师范生或免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从而忽略了专科师范生这个群体。基于以上原因,为使研究具有可信性,笔者从南昌师范学院2014级英语教育专科生中挑选30篇具有代表性的纪实作文《我所追求的职业》来进行叙事解码,揭示其身份认同的因素,同时描绘出身份建构或解构的动态图景。
(二)情境设计
在叙事研究中,情境设计(context design)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具体所处的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交流与资料采集。此种叙事情境有这三个特点:自然宽松、真实可靠、交流自如。笔者通过班级QQ群布置纪实作文《我所追求的职业》,此篇作文原本就是期末考试中的英语作文《我所追求的职业》(The Career I Pursue):
同学们,现在布置个课外作业,就是抽空写篇中文的作文。题目与期末考试的题目一样:我所追求的职业。写成记叙文。职业想法从高考前夕写起,到目前为止。字数不限,只要是真实的想法就行。越朴实、越真实越好。写好后发到我邮箱。下学期我要开始讲篇章。
以上是笔者2016年1月13日在QQ群中布置作文的话语。同样,笔者2016年1月16日又在另一个QQ群中布置了同一篇的作文。
请通知,要求写一篇中文作文:《我所追求的职业》,记叙你们职业的梦想与理想,要求真实。叙述职业梦想形成的过程,以及为此梦想所付出的实际行动,等等。
希望还没向我发文的同学,看清楚我的要求:记叙文,从你高考时填报志愿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现在。同时,还要写如何去实现你的梦想。
这种通过布置作文的方式来搜集叙事研究材料的方式,使得学生有更为充足的思考与写作的时间,又有独立的个人空间可以心无旁骛地去回顾自己专业选择的经过。但这个叙事又有规定性: 一是要求真实,二是叙事时间从高考时期跨越到现在。这就避免了过多的文学渲染虚构及其他不相关的叙事。为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QQ群中,教师也讲述了之前的毕业生成功或失败的事例。这样,教师的身份就转换成了就业指导者的身份,这种身份转换又进一步拉近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同学都加了老师的QQ或要求得到老师的意见。总之,通过QQ群来进行交流,保证了研究情境的自然、真实。从而更有利于叙事研究资料的采集。
(三)叙事分析
1. 叙事统计分析
(1)认同因素统计分析。笔者从学生陆续发来的作文中,开始逐一进行认真的读解。全部读完之后,发现英语师范生身份认同状况中主要有四个因素:情感、认知、实践与信念。情感,主要指情感的投入或迁移,比如有同学选择英语师范专业是因为喜欢英语这门语言或教师职业。认知,主要是指对英语老师职业身份有比较理性的认识,有的同学和他们的家长认为从事教师职业比较稳定。实践,包括为实现职业身份所付出的实际行动。信念,是学生对于自己将来职业身份的一种期待或想象。而这些因素在所考察的30名学生之中的分布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具体如下表所示。
认同因素 情感 认知 实践 信念人数 25 27 24 20
从上面的表格来看,认知程度最高,但这种对教师职业的认知主要来自学生周围的家长、亲戚朋友或老师。情感因素位居第二,英语师范生大多是女生,情感成分的比重较大。最后是将来从事英语教育的信念。此种信念来自于自信心和对将来竞争的估计。具体而言,情感因素有不同的类型,大致有这两种情形:一是情感的迁移,主要是有的同学比较喜欢英语这门语言,或是梦想当老师,或是受到某个老师的影响,此种情感迁移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二是情感的一贯性,即一直以来就喜欢当英语老师,这种例子较少,但说明了情感认同的高度一致性。认知的认同也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家长或亲戚对女生从事教师职业的看法,一种是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在学校的学习实践中,学生一般都能认识到学好英语专业的听说读写等技能的重要性,但对于当老师的实践经验的认识还是比较缺乏。最后,谈到实现职业理想时,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要报考带有国家编制的教师岗位,但同时也有其他的职业设想,比如从事翻译、外贸工作等。此外,这四个认同因素在学生叙事的过程中也呈现出有规律的先后阶段性,逐步推动着学生在叙事中身份的建构或解构。具体如下图所示。
情感 认知 实践 信念
总之,英语师范生从专业的选择到将来职业的转变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其中,情感、认知、实践与信念都影响着他们的这种认同感。同时,身份认同也处于一种差别性、选择性、等级性的变化之中。
(2)认同等级统计分析。在解读学生叙事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英语师范生的身份认同呈现出不同的等级或层次:自觉认同、被动认同、部分认同以及完全替换或抵制。自觉认同是指在情感、认知、实践以及信念上逐步认同或一开始就认同英语师范生的专业身份;被动认同往往是迫于外在压力(比如家庭、误报志愿等)而慢慢接受英语师范生专业身份;部分认同主要是学生只认同英语师范生(英语专业与教师职业这两重身份)其中的一个身份,比如只认同英语专业身份或只接受教师这个职业等。完全替换主要指未来的职业设想完全与英语专业或老师无关,比如旅游、做生意等。总体的统计情况如下表:
认同等级/层次 自觉认同 被动认同 部分认同 完全替换人数 20 5 3 2
在30名同学中,自觉认同的比例最高为66%,被动认同的为17%,部分认同的为10%,完全替换的为7%。
总体来看,自觉认同与被动认同的比例还是较高的。这主要是由于情感的迁移与对老师职业的认知比较多。综上,英语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处于一种等级差别的状态,而非是单一的认同状态。为具体说明这点,笔者将进行更为详尽的叙事案例分析。
2. 叙事案例分析
(1)自觉认同个案。有个女生在作文中讲述道:“后来报考志愿的时候,父母也说让我报考师范类院校,说女孩子当一名老师更好一点。其实我从初中开始,就挺喜欢英语,我在高中的时候就想以后要报考师范类院校,当一名老师。我的外公、舅舅、小姨都是老师,也许是受了他们的一点影响,我选择了南昌师范学院的英语专业,我也很喜欢这个专业……”可见,这位同学将喜欢英语的情感与家长亲戚的认知交织在一起,最后选择了英语师范生专业身份的认同。在谈到如何去践行这个专业身份的时候,她写道:“我平时比较喜欢安静,课余时间喜欢看书。从大一开始,我就经常去图书馆,我觉得课余时间挺多的,我喜欢去阅览室看杂志,也经常去自习室自习。因为我很喜欢自习室的氛围,宿舍中有太多的诱惑,有的时候不能集中精力看书,也会玩手机。在大一的时候,因为想提升学历,所以我报了自考,周末都要上课,虽然有的时候感觉很累,不过觉得也挺充实的……”该同学通过寻找学习的空间与机会来积累知识与提高学历,自觉遵循师范学院的“规定身份”去努力。这种实践身份又推动学生朝着教师职业的身份去准备:“之前听了老师讲特岗的事,我也打算下学期买一些关于特岗的书,提前做好准备……”信念指引着实践,信念和实践相互作用。另外,这种高度自觉的身份认同是在叙事过程中逐渐实现的,而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2)被动认同个案。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填志愿时爸妈都不懂,我自己也是一无所知。我一直以来就想学医,于是我就去找我的班主任商量,希望得到一点建议。当时我的第一志愿是填了医学院,第二志愿是上饶师范,没想过要填我们学校,但提交志愿时班主任叫我填提前批志愿。我当时不懂,班主任也没跟我强调如果填了提前批那就会从提前志愿开始录取……”一开始,这名同学在认知与情感上都没有认同英语师范生这个专业身份,经过思想斗争之后才恢复了理性上的认知。理性的认知促使了其对专业身份的接受,并且开始了专业身份的实践,对未来职业身份也有了规划:“先拿下本科学历,然后考上国家编制,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再想着怎么发展……”被动认同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理性的认知。
(3)部分认同个案。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早在初中升高中的时候我就填报了师范志愿,当时是考取了幼师这个专业的。自己也很喜欢幼师这一专业,主要是因为喜欢唱歌、画画和手工,还有就是喜欢小孩子。”这名学生比较喜欢幼师专业,在情感上没有认同英语师范生的专业身份。但理性的认知让她的想法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报考大学的时候第一志愿是英语教育,第二是幼教,当时想的是读了三年高中又报幼师的话岂不是花了三年时间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但后来学英语教育的时候还是后悔没有报幼教。”但这种认知并没有带来实质意义上的认同:“上了大学之后渐渐地发现好像对英语的兴趣减少了很多,每天上英语课甚至是有点烦躁……学英语的人太多了。现在我有一个机会去当幼师……”这说明部分认同在某种意义上起作用的主要是情感因素。
(4)完全替换个案。“我的梦想是做一名旅行者,听不同的故事,体验不同的人生。虽然这并不算是一个职业,但确实是我一直都想做的事。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会努力学习现在的知识,因为我想一边工作一边旅行,虽然这样做我会走得很慢,甚至我走不了多少地方,但是这可以让我更好地去了解一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这位同学一开始就没想过当英语老师,通过交流知道她填报志愿时只想通过学习英语了解国外的文化。因此,她在情感、认知、实践以及信念上与英语师范生这个专业身份无关。完全抵制与替换的学生,一般都有较为具体的对职业和生活方式的构想。
综合以上个案我们可知,自觉认同一般经历过情感与认知的结合;被动认同往往在开始时存在情感上的不接受,其后在理性认知的推动下实现全部认同;部分认同通常是对自己有一个逐步清楚认识的过程,最后选择情感上比较认同的那个部分。完全替换是学生认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当老师,对未来有较为具体的想法。
3. 叙事方式分析
学生在叙事的过程中,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进行叙事的。这就存在作为叙事者“现在的我”对作为人物的“过去我”和“将来的我”身份的重新审视与对话。同时,也存在着叙事者——学生与受述者——老师(即笔者)之间的交流。交流框架如下图所示。
在这种交流对话中,原本英语师范生的身份也在叙事中逐步得以建构或解构。具体例证分析如下。
“高考成绩出来,知道自己还差十多分没上二本线,那段时间心情很糟糕,也没认真对待高考志愿的填取。那时觉得三本学费高,怕给家里造成太大的负担,也没有填报三本院校。本来填的是自己比较理想的专科学校,因为不知道提前批次是什么,稀里糊涂地就报了,结果就来到了现在的学校。”叙事者回忆了高考时“我”的处境,并对那个时候的“我”进行了评价:家庭的条件(负担重)、不理性(稀里糊涂)。这说明过去的“我”在情感与认知上是不认同英语师范生专业身份的,但经过理性思考后逐渐认同了这个身份:“不过这些都已经成了定局,我无法改变,只能接受。但是为了不让自己再留有遗憾,我必须对自己的未来负责,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在踏入大学之前,我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通过统招专升本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学。”叙事者对将来的“我”的专业身份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叙事进程中,也暗含着叙事者学生与受述者老师的对话:“在大学,我们应该培养我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大二下学期我想把重心放在英语听力和口语方面。考完四级,对我的打击挺大的,学了有一年半的英语,英语水平还是没有很明显的提高。在校园里的时光可能就只有大二下学期了,真的要好好地把握住。”叙事者在讲述到自己应该怎样去践行英语师范生专业身份时,用了“我们”来进行表述。“我们”是相对于“你”而言的,也就是以学生身份与受述者老师进行交流。因而这种叙事交流方式建构了叙事者“我”的英语师范生身份。通读学生发来的所有作文,基本上都可以解读出这种叙事对话的情况,有的比较明显,有的比较隐蔽。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举出例子。总而言之,叙事者“我”通过审视过去的“我”和将来的“我”,与受述者老师展开了叙事对话,从而逐步建构或解构了英语师范生的身份。
三、研究结论
通过对南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30名英语师范专科生的调查样本分析,可以看出他们对职业身份的认同呈现出不同层次:自觉认同、被动认同、部分认同以及完全替换。此外,在叙事的过程中,叙事者“我”对过去的“我”与将来的“我”进行了新的身份审视;同时,情感、认知、实践以及信念等因素推动着英语师范生身份的建构或解构。然而,在方法上,此种分析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统计数据的不完全。但是,这种方式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了解学生专业身份认同状态的途径,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科优化,帮助学生实现专业上的二次选择,从而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