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奶器在间断推注肠内营养液加热方式中的应用
2018-11-29,
,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指通过口服或鼻胃管为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1]。营养液输注方式分持续泵入和间断推注两种,间断推注符合人体生理代谢的特点,且间断喂养空窗期方便病人翻身、外出检查及转运,是EN支持的首选途径[2]。临床上间断推注EN液的加热方式包括微波炉直接加热和温开水间接烫热两种[3]。然而,微波炉加热温度难以掌握且易破坏营养液营养成分,温开水加热时间和温度均不易控制。2017年4月起,我病区采用温奶器对间断推注EN液进行加热,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4月—2017年12月入住某三级甲等神经精神病专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11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口进食不足或不能经口进食,需经鼻胃管间断推注EN液的病人;②年龄>18岁;③营养液均为商品型EN配方乳剂或混悬液制剂;④EN支持时间≥5 d;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生命体征相对不平稳[平均动脉压≤60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SPO2)≤90%,自主呼吸≥35/min或≤6/min];②胃肠道功能欠佳(肠鸣音≤3/min或≥10/min或胃内残留量≥500 mL);③妊娠期妇女或免疫功能低下者;④观察期间因转科、出院或死亡等原因导致观察脱落的病人。研究对象中男63例,女48例,年龄19岁~80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14分~26分,包括脑出血36例,脑梗死26例,脑外伤21例,症状性癫痫6例,精神分裂症9例,病毒性脑炎5例,吉兰巴雷综合症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1例病人分为温奶器组57例和温开水组54例。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 温奶器组
将指定剂量的营养液倒入温奶器中(小白熊智能控温调奶器,型号HL-0856),加热温度设定为40 ℃,达到指定温度后机器自动转为保温模式。
1.2.2 温开水组
将倒好营养液的量杯垂直放入盛放90 ℃~95 ℃温开水的容器里隔水烫热,同时保证温开水液面高于营养液液面。加热120 s后取出用手腕内侧皮肤试温,如体感温度低则继续加热至体感温热为止。
1.2.3 质量控制
本次研究者为病区护士长,具有副主任护师职称,危重症组专科护士资质,负责对全体护士进行统一培训,规范操作流程。资料收集均由本病区护士完成,所有护士均已参加市级危重症专科护理资质培训,并通过考核。所有病人均采用福瑞可聚氨酯经鼻喂养管,置入深度55 cm~60 cm。统一使用乐扣带刻度的塑料饮水杯(型号:Z-HPL938B2-X)盛装营养液,所有营养液均于鼻饲前由冰箱内取出加热。鼻饲前严格按照相关护理常规进行病人及物品准备[4-6]。包括:①鼻饲前评估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②确定鼻胃管在位;③回抽胃液,胃内残留<500 mL;④床头抬高30°~45°等。
1.3 观察指标
1.3.1 加热后温度
测定的温度为加热好的营养液送至病人床头柜,准备鼻饲前的温度。测量时固定使用同一根水温计(型号:34-231),垂直插入营养液内测量食物中心温度,于10 s内读取并记录,每次测量后均对水温计进行清洁、消毒。
1.3.2 加热时间
营养液倒入量杯或温奶器开始加热,至加热完成送至病人床头柜的总时间。包括加温不足重复进行加温或加温过度后冷却的累计时间,用s表示。统一使用电子秒表计时器(型号:TF307)计时。
1.3.3 喂养不耐受(FI)的发生率
病人出现呕吐、腹胀、腹泻、肠鸣音、胃残留及误吸任意1项或多项即为FI[1]。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加热后温度及加热时间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加热后温度和加热时间的比较
2.2 两组病人FI的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FI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3.1 温奶器加热营养液,温度准确、易控制且加热时间短
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温奶器加热营养液温度更准确,且加热时间短,优于其他加热方式。温开水加热虽不会破坏营养液营养成分,但加热温度不易达到理想范围,需要频繁、多次加热及试温,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本研究中,虽然两组加热后营养液温度均达到推荐范围[6],但温奶器组加热后更能达到38 ℃~40 ℃的理想温度[5]。一方面温奶器采用隔热保温材质,加热过程中能有效防止热量散发;另一方面温奶器达到设定温度后自动转为保温模式,使营养液的温度维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又不破坏其营养成分。沈敏等[7-8]认为,温度适宜的EN液可以促进小肠平滑肌的规律蠕动,同时避免过高或过低温度对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从而促进营养液的吸收。同时,使用温奶器加热节约了护理人力资源,护士不必担心营养液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在旁边等待,浪费工作时间。
3.2 两种加热方式FI发生率无差异
本研究对比了两种不同方式加热EN液对FI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组病人F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5)。说明鼻饲温度适当低于临床护理操作规范的要求并不会增加FI的发生率,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9-13]。此外,有研究显示,病人鼻饲多种口服药会增加FI的发生率[14-19]。本研究中FI的病人主要表现为腹泻、腹胀,可能与术后病人高热,使用降温毯降温导致腹泻有关,也有可能与病人鼻饲多种药物有关。提示在工作中应及时评估并发现导致FI的因素,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危重病人喂养耐受性。
3.3 研究不足
近年来,EN液是否需要加热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本研究结果表明,35℃以上的鼻饲温度不会增加呕吐、腹泻等FI的发生率。但室温状态下的营养液不经加热后鼻饲是否安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此外,本研究中虽然两种加热方式对FI发生率无显著影响,但温奶器加热温度可控制在理想范围。相对其他加热方式是否更促进病人营养成分的吸收,及对病人营养指标的改善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 小结
本次研究使用温奶器加热EN液温度准确、操作快捷,且不会增加FI的发生。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相对较少,研究对象年龄、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较局限等问题。今后应多中心、多科室联合,扩大样本量,对不同加热方式及鼻饲温度进行进一步研究,实现更好的EN支持方案,使危重症病人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