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写作的身份意识、读者意识、目的意识
——以《陈情表》为例

2018-11-29@明

新作文(高中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晋武帝陈情表李密

@明 灯

《陈情表》是中学语文课文中的名篇。评价李密《陈情表》,人们多着眼于“情”,如《古文观止》的“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假饰”,《古文析义》的“纯是一片至性语,不事雕琢,唯见天真烂漫”。我们今天的教材也大都因袭前人所说,将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而事实上,《陈情表》是作者在性命攸关之际构建的优秀公关文本,固然有感情真挚充沛、文笔流畅优美之优点,但其背后深藏的写作意图和意识才是我们更应重视的。

身份意识。表,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向皇帝递交的文书。作者李密身份尤为特殊,他曾任职前朝,最易受到当朝者猜忌。为此,李密用“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一句巧妙破题。“伪朝”二字点明了自身政治立场,于不动声色之间,不留痕迹地完成了自身立场的转换,从此告别了蜀汉小朝廷,归顺了司马氏。自污之语“本图宦达”点明了内心对仕途的苛求,再加以自辱之话“亡国贱俘,至微至陋”,无论真假,此时李密在身份立场上已无懈可击。

读者意识。不谈后世的流传千古,《陈情表》的真实读者其实只有一位,一个掌握着生杀大权的特殊读者。李密不断点染晋朝“孝治天下”的治国方略,柔中见刚、绵里藏针,将大义名分抬出,晋武帝作为当朝最高统治者,享受赞誉的同时,同意李密的请求也在情理之中。同时,李密信誓旦旦地保证:“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巧妙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两全办法,也顾全皇帝颜面。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李密写作时晋武帝不在眼前,但他仿佛始终面对晋武帝威严、疑惑目光的逼视,反复揣摩谨慎择言,将晋武帝的每一个意图提前判断出并加以解答。

明确身份和读者以后,二者可以统一为“目的意识”——文章为何而做?晋武帝读了《陈情表》后,竟情不自禁地赞道:“士之有名,不虚然哉!”还特地“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不要忘了时隔不久的前朝名医华佗,厌倦了曹操,借口妻子有病跑回家中,曹操“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最终怒杀华佗;魏国大将军司马昭久闻嵇康大名,备厚礼欲聘他为幕府属官,嵇康故意躲避征辟,最终惹来杀身之祸……李密得益于步步为营的目的意识,摆脱了忠孝不能两全的困境,最终巧妙化解可能出现的灭顶之灾。

《陈情表》的确内蕴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开首自叙身世的悲苦之情,继而是因奉诏奔驰与服侍祖母发生冲突所引发的窘迫之情,对孝治天下国策的赞美之情、对朝廷宠命优渥的感激之情以及背后不想废远的区区“私情”……然而若仅仅论情,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都让《陈情表》不能专美于前,甚至说“动之以情,喻之以理”,也有同时期的《出师表》一时瑜亮。《陈情表》是我们古代应用文的典范之作,写作时所蕴含的优秀的身份意识、读者意识、目的意识,是我们今天行文时大可借鉴的。

猜你喜欢

晋武帝陈情表李密
绘就最美孝善的鄢陵画卷
满奋畏寒
石崇王恺斗富
智解不祥的“一”
《陈情表》何以能打动晋武帝
《陈情表》新读
你来帮帮我
李密的死结与瓦岗寨的败亡
李密的死结与瓦岗寨的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