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高校实用型创新性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2018-11-29

大学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民间舞语境舞蹈

(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时至今日,迅猛发展的科技将人们的生活无限改变,曾经的未来已至身边。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借助今日科技工具,与世界完成亲密交互,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加速度几何倍数的增加,导致人们的审美需求变得更加难以满足,对艺术作品质量更高的期待成为当下的共识。飞驰的节奏,必将加快推陈出新的频率,往日的经久不衰现象被今天的眼花缭乱厚厚掩埋,瞬息万变的世界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其焦点便是人才的创新能力。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围绕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按照创新规律培养和吸引人才”[1]。

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责无旁贷、肩负使命,将实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确定为长期发展的方向,在实践中通过多种方式探索和总结培养方法,以期能够提高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成为高校战略发展的关键着眼点。舞蹈高等教育作为人文科学范畴下艺术学科中的重要一项,更需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完成与当下世界的交流。舞蹈艺术所肩负的传承文化精神、表达时代理想、诉说思想情怀的使命在舞蹈人的实践与创新中践行。长期以来,中国舞蹈教育所产生的诟病有目共睹:将舞蹈教育更多的理解为“专业训练”,侧重于形式,关注于技术。艺术门类中的舞蹈是文化、精神的载体的重要属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此现象已得到众多舞蹈教育界同仁关注,并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高校必须从技能教育向文化教育转变,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中感知形式,在思考中展露个性,提高创造力,在实践中完成神形塑造。只有在理解“神”的“其然”背景之下,方可思考“形”的“所以然”,因为大脑的行走,必然需要想象力的陪伴,也只有这样,创新的内在动力才会生成。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需要,促进舞蹈艺术健康发展培养出更多实用型、创新性人才,本文提出对现行舞蹈本科教育中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有的放矢改革的构想,以期能够为实用型创新性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提供思路,为贵州培养出更多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舞蹈人才。

一、课程体系构建:彼此渗透、相互支撑

从本科培养目标处着眼,思考人才成长的因素,通过四年的时间将专业课程有机分布,形成民间舞实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课程群,彼此渗透、相互支撑,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第一点:专业课程系统性。纵观当代的中国舞蹈教育,可以发现西方的古典芭蕾舞、现代舞、代表性舞,中国的古典舞、民族民间舞(多个民族、地区构成)均进入教材,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和功能,将其归纳为基本功训练、素材训练、表演训练等课程,在初级的中专阶段、高等教育的大学本科甚至硕士研究生阶段也都需要逐一进行学习,只是在难度系数上有所区别。伴随着专业学科发展,近年来已有院校将专业精细划分为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以上类别的专业课程也需要有的放矢的学习。这样培养的原因不言自明,那就是一个优秀的舞蹈人才,从技术能力成长、成熟角度看,是依靠众多专业技术课(不同种类的舞蹈)共同训练的结果,不是某一门课程,或某几门课程能够独立完成的,技术能力的成熟是多个舞种不同功能训练的结果。舞蹈专业学习有别于声乐专业,声乐专业可以只通过一种唱法的学习而达到声乐人才的培养目的,如学习美声唱法的学生没有必然要求开设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专业技术课程。舞蹈人才培养是需要系统性的专业训练作为保障,当然只有技术训练类课程系统还远远不够,依然需要有相关的专业理论类课程作为支撑,实践类环节作为延伸,共同协调推进。我院除通常开设的课程之外,根据实用型创新性民族舞蹈人才的需要,增设理论课:贵州民族文化概论、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服饰)欣赏(鉴赏);技术课:苗族民间舞、技术技巧训练、传统民间舞组合、贵州传统民间舞组合;实践课:剧目实训、戏剧表演基础、艺术实践,从理论支撑、技术保障和实践运用三个层面综合推进,共同构筑起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第二点:专业课程交叉性。长期以来,制式化的培养、标准化的技术指标左右着价值评判,教育目标的实现拘泥于规格数据框架之中。尤其是在“纯技术”的展示、比赛中,获奖寄托于高精尖的技术和技巧,数量更多、难度更大,柔韧、弹跳、翻腾成为获取掌声欢呼声的法宝背景之下,舞蹈不在了现场,技术充盈着大脑。经常会听到“这个演员的技术太棒了”的赞叹,难怪有媒体将舞蹈比喻为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成为舞蹈比赛的价值判断。毋庸置疑,教师授课的好坏是需要通过学生体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教师不自然地会将“技术标准”的实现和提升作为授课的首要目标,如近些年国内某舞蹈学校的技术课考试视频在舞蹈界甚至社会广为流传,引发关注,就是依靠超强的技术能力作为看点吸引眼球,这样无疑会使舞蹈的教育偏离舞蹈本质的轨道。现今舞蹈专业技术课程以强调本舞种特性技术为发展方向,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有些舞种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现象,出现知识技能的鸿沟,过分强调技术的训练,技术、技能的固定性较强,也就是标准清晰,边界明了,有助于风格性、专业化,所训练出的学生技术指标优异,但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被忽略,导致课程之间相对封闭,不利于人的综合能力提升。“只有分析而没有联想,只有技术而没有文化,只有实证而没有批判,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对本专业以外更为重要的社会结构、政治伦理、文化形态等问题也缺乏应有的信念和投入,专家没有了灵魂,那就会成为一根筋和工具人”[2]。忽略掉舞蹈是表达人的所思、所感、所想的本质,必然导致技术的身体不能够表现文化的内涵、拓展性的训练及思考。专业技术课程虽各自不同,可对学生而言须融会贯通,共同促进对舞蹈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方可促进创造力的培养。将技术课程之间的壁垒打通,在舞蹈专业技术课之间架起桥梁,相互渗透,甚至进行交叉、对比教学,实现技能的综合运用,可以使学生心智与技能并行。

二、教学模式转变:采编排演

在国内,很多教师甚至是知名学者,均表示民间舞课程难教,学生跳起来较为僵化,不能够生动的表现。民间舞真的难教吗?因为学生表演不出民族舞的独特魅力就可以不需要这门课程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民间舞之所以“难教”,是因为有些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没有做前期的研究,比如:舞蹈动作的生活来源是哪里?它体现什么样的精神内涵?动作能够表达出怎样的情感?动作与精神情感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诸如此类的延伸问题,如果教师自己没有研究透,就仓促进入课堂,出现组合式的教学效果差、学生接受过程中有抱怨等情形,是可想而知的。由于缺乏前期对原生动作的研究,由此而逐渐产生对教学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是恶性循环的过程。再者,教师没有处理好原生形态动作与课堂组合及舞台表演之间的联系。教师如果只是拿生硬的组合动作来实施教学,将教学内容定格在课堂之内,教学效果、学习过程、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将会受到极大的阻碍。将民间舞变成静态的复制,这就必然使舞蹈教学成为空洞的学习,导致学生无法体会舞蹈艺术丰富的内涵、外延以及实践中与观众互动所产生的魅力,剥离表演艺术中演员与观众的情感表达与传输,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教授舞蹈只是动作形态,而不是动作中所蕴含的精神等问题。因此,在民间舞课程教学中,一个基本的前提是要求教师有完整而全面的学科知识体系,能真正驾驭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并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另外,教师要用包含泥土气息的传统舞蹈样式进行传授,就需要教师深入田野,进行“语境还原”,传授富含民间舞“本意”的动作,还要在语境置换中寻找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使课堂组合继承原生素材基因。我们将少数民族舞蹈怎样进入课堂,走向舞台作为思路,采用“原生形态的采集——课堂训练的提炼与组合编排——舞台实践的展现”相结合,形成三位一体新思路,体现出人才培养上对地域少数民族舞蹈特性的关注,能够达到“人无我有”,再将特有素材经过编创的实践性探索,延伸到舞台呈现,使所培养的人才在社会实践中有较强的应用性。

具体来说,首先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原生态舞蹈样式的学习。如众多的“非遗”项目,要将这些作为“生活原型”进行学习、传承。因为任何舞蹈动作及其形态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空间中产生和形成的,如果脱离这些具体“语境”的话,就会导致民族民间舞动作过于抽象、空洞,不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对原生动作元素“语境”还原的学习,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如何产生的“符号性动作”历史过程有了解,使之对符号性动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于在课堂中消化元素动作,另一方面又能帮助学生清晰地把握元素形成之初的“本意”,赋予元素动作以一定的深度,促使学生在感性体会与理性认知中,提高对核心元素的掌控。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将原生元素动作“语境置换”,在置换的“语境”中使原生元素及其体系符合当今舞台艺术表演规律,编创出的舞台艺术作品具有当下的价值和意义。“语境置换”,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对原生动作及其体系做价值判断,提高民间舞特性的鉴别能力,并内化为自己的舞蹈修养,另一方面又能强化学生对具体的舞台艺术作品编创实践能力。

最后,在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中,增加剧目实训课、艺术实践环节,使学生通过原生形态的学习上升到课堂组合的掌握,最终能够转化为舞台艺术作品的表演,完成艺术生产的整个过程。通过动作元素还原、语境置换对比、舞台艺术作品编创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舞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舞蹈视野,形成对元素的深刻认识及其价值的正确判断,在具体实践中启迪学生认识元素演变的合理性和多样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学习其他舞种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原生形态学习、语境置换以及舞台艺术作品编创教学模式贯穿于民间舞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并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民间舞教学理念、手段,对课程中所有动作讲授均具教学价值,一方面这必将推动舞蹈专业本科学生视野的深度和广度,切实改变民间舞离生活太远的不良局面,另一方面对传承、弘扬少数民族舞蹈艺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最终转化为落实民族地区高校应注重民族性、地域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在教学模式上,实施原生形态学习、语境还原、语境置换对比以及舞台作品编创“采、编、排、演”三位一体的教学思路:“原生形态的采集——课堂训练的提炼与组合的编排——舞台实践的展现”,充分遵循了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规律,既突出了素材符号及其体系的生成过程及价值学习,又突出素材符号及其体系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贵州省作为多民族省份,传统少数民族舞蹈样式丰富,如何将丰富多样的民族民间舞蹈资源引入教学环节并使之成为展示多彩贵州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对贵州高校舞蹈专业的师生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我省少数民族文艺活动丰富多样,民族舞蹈风格各异并且特色鲜明,但是贵州民族舞缺乏从理论上的总结,严重阻碍了贵州民间舞蹈文化价值的挖掘。同时,伴随着现代教育理念发展和国家对人才储备的需要,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成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在教育中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在舞蹈训练中展示才华施展个性,促进创新精神养成依然成为舞蹈本科教育内在要求。正因为如此,提出在具体的民族民间舞课程体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掌握贵州本土舞蹈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原生形态的采集——课堂训练的提炼与组合的编排——舞台实践的展现”三位一体的教学思路结合原生形态学习、语境还原、语境置换对比以及舞台作品编创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将课堂训练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这种尝试将使民族地区的学生在接受民间舞教育的时候,不至于失去对熟悉的文艺活动、文化蕴含的理解,可以从心理上寻找认同点,使元素动作的当代性和民族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提出的“原生形态的采集——课堂训练的提炼与组合的编排——舞台实践的展现”三位一体的教学思路,正好能对贵州民族院校舞蹈专业发展方向做出合理的阐述。同样,对传承、弘扬贵州少数民族舞蹈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引导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民族民间舞全过程学习、表演,受教者必将在感知、体会、理解、表达层面产生更为真切的认知与感悟。思考促进理解,参与性、互动性的教学有助于理解力、想象力的提升。在舞蹈作品的实践中生活经验与舞蹈的动作在丰富想象力的推动中完成,演绎出精彩的艺术形象,受教者创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将课程建设成教学与科学研究、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无疑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研究舞蹈文化,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舞蹈文化的教学范例。

猜你喜欢

民间舞语境舞蹈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试论新时期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
中国民间舞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性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