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推动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8-11-29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明确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揭示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如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指引下,持续稳健地推进经济健康发展,值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给出解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精神”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物质具有巨大反作用的强大力量,包括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理论。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固然首要强调“经济基础”对包括思想文化在内的全部“上层建筑”具有“归根结底”的决定作用,但也认为人类生存实践当中精神因素作用贯穿始终,人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道德伦理、意志品质等深刻影响着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这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能动作用的具体体现。在砥砺奋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我们有必要再次聚焦精神因素作用,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和推动新时代经济发展。
一、精神引领何以必要:新时代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精神引领路径是破解经济发展理论困境的趋向选择
古今中外人们一直对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路径孜孜以求,对于这个议题,西方早期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被以哲学的学科范式加以探讨,比如西方早期的朴素自然动力论、善恶观动力论、宗教神学动力论、人性动力论等,后在近现代逐步转化为一个专门的经济学议题。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也可以找到同类看法,比如以《易传》为代表的阴阳说可以看成是一种朴素动力观点,“天命”“天志”“因缘”“轮回”崇拜就是一种神学观点;汉以来居于意识形态主流的儒家文化的“礼教”“仁政”思想更是表述了一种中国式的精神——制度建构。由于受当时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水平的局限,相关观点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不仅脱离了一般的必要物质条件,而且也脱离了这种精神因素的现实主体——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近现代以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诸多经济学家从生产要素等方面解读经济现象,相关经济理论对阐释和指导特定时段与对应地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一些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理解同样政策落地效果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好”政策在实践中推进程度力度不一?经济增长收敛定理、制度决定论等经济增长动力理论遭遇了现实困境,难以完整和有效地阐释人们所有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过程。如此种种,不得不让我们开始审视自身,尝试从人推动经济发展的行动先导——“精神”上寻求答案。目前学界也开始越来越关注从技术进步、资本积累等背后的内生因素上寻找经济发展生发机理上的根源因素,并日益重视从精神方面对经济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活是同人的精神联系在一起的,人的自主自觉意识及活动影响着经济活动的深度效度。他把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作为人的“类特性”,揭示了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对象性活动。某种程度来说,经济问题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是精神活动物化程度的体现。同时,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精神力量对物质力量具有反作用、人的需要与利益诉求推动人类实践和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意志合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理论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等若干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启示我们,要注重从“人”本身出发,看清楚主体的需要与利益诉求,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研究从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经济主体行为或经济现象的层面上更进一步,深入到支配经济主体行为的精神层面上来,这为经济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们贡献了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从人的本质力量中汲取经济发展能量,立足精神层面去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以精神力量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
(二)精神引领路径是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必然选择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个“成就”也是中国人民的“创造”,而“创造物”必然是人的意识活动指导实践过程的产物。因此,解读中国经济发展之秘,探寻经济发展背后的深层作用逻辑,不能不回溯到经济发展的主体即“人”的身上,从意识层面挖掘其动力源泉。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理政实践,都高度重视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发展,都将精神因素提高到更高的层面,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断推进“以人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将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以人为本”为前提、以创业创新等经济精神为新动力的自觉有为意识驱动,以人的思想自觉引领人的行动自觉,持续正向强化人的创造性精神力量,始终以共产党人的初心推进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全面阐释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意义,指出中国人民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是具有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人民的努力成果。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更是表明,精神在实践当中正显现自身,发挥“现实性和力量”,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经济与精神的关系——精神引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为精神发展不断开辟广阔空间,有力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精神力量引领经济发展的相关论述,展现了“两变论”的鲜活实践,也揭示了当下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
(三)精神引领路径是适应新时代历史定位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一方面,经济发展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群众物质基础持续夯实,为更多人由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论从物质需要向精神需要的转变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现实性;另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要求更高、更多元,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幸福感。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判断也为经济突破重点指出了方向——推进经济发展实践要更加注重均衡协调、跨界融合,精神领域与经济领域的界限正日益被打破,并逐步走上经济发展的前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以前不敢想、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要被砸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可见,新时代要有所作为,必须更加紧密地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和精神总纲,更加注重挖掘经济行为主体的内在精神力量并形成思想共识,更加注重以精神力量去推动经济实践,从而打造出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相融合、与改革开放时代相结合、具有地域精神特质、引领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精神引领何以可能:使物质精神的双重解放成为人的存在方式
人的存在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把人的生存归结为对外部东西的占有,一种是认为人的存在性主要体现为人的创造性及爱等精神方面的表现。前者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必然是不断地对外攫取破坏,最终将难以为继;而后者更加具有人文关怀,注重向人的内部与内心寻找人的安栖之所,但现实容易为物质所牵绊。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路径,使经济发展成为人本身的存在方式呢?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人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理论探究的思想主题,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解放,包括物质与精神的解放。经济发展是追求物质解放,精神发展是追求精神解放。而精神引领经济发展,是以人为本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是获得物质精神双重解放的题中之义,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有之义,也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语境中,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将精神力量置于与经济发展同等地位、精神与物质的共同发展正从现实的可能性演变为现实的必然性,真正具有了更充分实现的时空场域。那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物质精神的双重解放成为可能呢?笔者认为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突出经济发展与人的精神需求的相互满足
经济发展既要极大丰富人的物质财富,又要有效满足人的精神发展需要,两者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的新要件。这种外部客观与内部主观世界的相互满足,意味着两者的共同提高、整体提升。一方面,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精神力量促进作用的发挥,尊重和推动人民群众的首创性、主观能动性对经济的动力支撑,在经济政策制订上更多地研究人的积极性与经济举措的结合,多从人的精神需求供给端发力为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做贡献;另一方面,精神建设过程中也要统筹考虑经济发展需要,将人的精神需求与经济动力、经济发展方向、消费需要等结合起来,推动精神建设的政策制订方面更多考虑物质要素的同步发展。可见,经济发展中要协同考虑经济与精神两方面要素,使两者统筹兼顾、一并谋划、共同发展。
(二)要注重经济转型升级与人的转型升级同步发展
经济转型升级要突出人的转型升级,尤其是人的精神层面的转型升级。一方面,经济转型升级过程本身就为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契机。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经济因素影响到人的精神发展,比如,单纯或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会造成劳动异化、精神异化,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当经济发展遭遇起伏波动,又极易导致精神因素停滞、弱化甚至崩溃。但同时,经济发展为人提供了物质财富,使人从追求基本生理生存需要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时间与空间追求精神满足,从长远来看,物质发展与精神发展是和谐共生的。另一方面,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人本身也会追求自身的转型升级。马克思指出,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也改造自身。通过对人的转型升级与改造,包括涉及经济发展的个人精神各要素,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与经济转型升级相契合、相匹配。比如,随着时代发展,家庭作坊及公司企业不断升级换代,作坊主、企业主也开始向企业家蜕变,特别是对企业家,更需要强化精神层面的转型升级,锻造好企业家精神,使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此外,企业的人力资本也需要与时俱进发展,等等。当然,精神的转型升级并不是对原有精神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原有精神的基础上再提炼、再升华。
(三)要强化创业创新等经济精神并使之成为每一个人的本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活动的原动力,“需要即他们的本性”[3]。当人获得物质精神双重解放后,精神需要内化为人的本性并融入理想信念中,涉及经济发展的精神诸要素也将成为人的本能。一方面,创业创新等经济精神成为人突破自我的现实需要,成为人不断获得更高层次的物质精神解放的内在驱动力,成为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更高目标的理想信念。而人的这种需要与利益诉求将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现实可能。另一方面,创业创新等经济精神要衍化为群体的本能。人民群众的意志合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人民群众这个群体的创业创新本能也将形成巨大的意志合力。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的,“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也不能得到解放”[4]。同样,这种本能是每一个人的本能。而一旦创业创新、契约诚信等经济精神成为每一个人的本能,成为每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必然会迸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新活力,带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源源不绝的经济新动力。可以想象,人的解放,物质精神的双重解放,将释放出多么大的生产力!
三、精神引领何以实现:在精神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中完成精神自我革命
精神力量引领经济发展要立足人的本身,看到意识对物质生产的反作用,看到理论等精神存在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注重从精神层面找力量、挖潜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经济改革举措特别是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等措施,引领的就是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人的转型升级的最终成效,取决于这场思想革命的推进深度和广度。
笔者认为,自觉贯彻以精神力量引领经济发展,必然带来一场精神的自我革命。一方面,用精神促进经济,不是简单的重复物质精神关系论,而是对精神作用的再重视、再发掘,从而达成针对当前经济发展实际的再实践、再升华,对精神力量的反思挖潜,会引发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另一方面,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包括经济领域中的道德困境、动力弱化等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积弊已久且涉及广泛,不仅在经济领域,还牵扯到理论塑造、舆论宣传、核心价值观培育、精神重构、政府职能等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个领域,扭转或消除沉疴,打破利益藩篱,推进经济各领域发展新思路,必须大破大立、真抓实干、不遗余力,这一过程不啻一场精神世界的大革命。而要推动这场思想革命,必须先使其成为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
(一)要使其成为一场真正的精神革命,必须下功夫扫除积弊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启示,经济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时代精神的引领,精神生活的本质是超越。我们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伟大精神总纲指引,但是超越之路并非坦途,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挪动奶酪、破难题闯难关,需要全面深化改革、革除时弊、“伤筋动骨”,这就是一场精神的革命。另一方面,精神要想真正获得与经济发展一样的地位,需要经历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精神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被确证,人的双重解放成为实践常态,精神引领经济发展的同时完成自我完善,精神才会实质上真正同直接的经济因素一样被重视起来,这个过程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
(二)要使其成为一场真正的精神革命,必须形成广泛的思想共识
恩格斯的意志“合力”思想明确描绘了人类历史活动的一般样态,“历史是这样创造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5]。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则针对经济生产的一个局部状况指出,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6]。显然,如果各行其是、无序发力,处在“自在”的状态,则只能导致内耗和摇摆,严重制约合力的正确方向和前进程度。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要提高实践的自觉、“自为”程度,这样前进才有动力。对于精神的自我改造及自我完善,也同样适用这个原则。笔者认为如何用实、用足、用好精神力量是个大课题。首先,要激发群众首创精神,创造最广泛的群众基层基础。创新本身也是一场革命。群众认可并积极投身其中参与创新,是这场精神革命能否完成的首要前提。其次,要凝聚社会力量,必须形成最全面的思想动员。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大讨论、宣传引导和研究阐释,创新形式和载体,调动各阶层精神能量,发动社会各界经济力量,共同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再次,我们要注重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本地与外地、精神与物质的各种助力,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同资本力量的关系,注意驾驭和引导利用好其积极因素。另外,还要注重统一最广大领导干部的思想,紧紧抓住“关键少数”这个重点,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强化干事创业激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从立德和立功两个维度上发挥积极带头作用。
(三)要使其成为一场真正的精神革命,必须将其转化为一场伟大而生动的改革实践
理论要转化为物质力量,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统一,靠实践来检验。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历史证明,每一场精神革命总会带来一次飞跃,可以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而其关键和纽带在于实践。精神力量也亟须从主体思维、主观思维向实践转向。那我们要如何将这场精神革命推进到改革实践中去呢?精神引领经济发展,是开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对其实践需要走特色之路。首先,要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对接口。马克思强调,理论要成为现实的需要,现实本身必须有对这种理论的需求。当理论趋向于应用,而经济发展现实又亟须理论支撑,两者就具有了高度的现实契合性。精神引领经济发展是现实发展需要,而在经济起伏中寻找精神层面原因与解决方法,本身就是精神与经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通道。这个通道就是破解“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8]的钥匙。同时,要积极寻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和载体。要坚持问题导向,研究方式方法,积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平台、机制和载体构建,营造浓厚氛围,使精神引领经济实践外在化、对象化和常态化,形成社会新风尚。
四、结束语
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的观点为大家所熟知,有些人认为,再次探讨物质与精神关系这个问题意义不大,这至少就忽略了其在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谋求崛起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帮助寻求新动力新路径的实践意义。每一次思想变革都会引发一场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新时代更需要凝聚强大精神动力来助力中国复兴。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从马克思主义相关论述中获取启示,提醒人们不要忘了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而要更多地发挥精神的“现实性和力量”,形成合力破除万难,以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推动新时代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