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高校“文化育人”的几点思考
2018-11-29
(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他同时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从十九大报告这一表述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建设、文化自信、关怀青年的教育和成长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高校要实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的职能,就必须认识到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增强文化育人的能力。这也是新时代创建高水平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大学要在高校林立、竞争激烈的创建“双一流”过程中突围而出,就更要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道路上加快摸索进度,创新工作思路,深入挖掘育人工作中更为持久可靠的文化力量。
一、“五位一体”,文化育人要有所依托
(一)文化育人要依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是我国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沉淀,蕴藏着惊人的生命力,并在时代创新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指示,也是高等教育运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浸润教化学生的重要遵循。高校可以利用古诗词歌赋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底蕴,用孝悌忠信的传统德育资源提升大学生的品德修养,用“仁者爱人”的人本思想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大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内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命脉。
(二)文化育人要依托革命年代的红色文化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探索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和领导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了适应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红色文化就是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产生,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和形成的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一环。新时代普及红色文化和进行红色教育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能否将红色文化的基因和种子播种进当今大学生的头脑,关系到高校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及其历史的认识,进而关系到高校“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这个根本问题。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把党史作为高校育人的必修课,通过课堂讲授和隐性教育等方法,将红色文化和精神熔铸进学生大脑。通过成立中国红色文化或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研究的德育基地,推动在校师生着眼红色文化旅游的创新研究和推广,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文化育人要依托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1月30日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高等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就是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师生的头脑,就是要运用授课、宣讲、社会调研和实践多种手段在全体师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转化为师生共同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四)文化育人要依托地方先进的特色文化
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人类在漫长的生存发展史中逐渐形成的处理人与自然、与他人,以及与自己内在关系的智慧总和。它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和精神形态的文化两个方面。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因地域发展差异,被大致划分成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湖湘文化等地区文化。其中,湖湘文化以敢为人先、经世致用为其灵魂根本。中国近代以来,湖湘文化以其深厚底蕴和张力,孕育出了一批以曾国藩、左宗棠、毛泽东、蔡和森等为代表的先进人物。湖南地区的大学可以借助地区这一资源优势,分挖掘湖湘文化和历史人物的育人功能,将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思想熔铸进大学生的头脑,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
(五)文化育人要依托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称。其中,学校独特的发展历史、师德师魂、校纪校风、心理氛围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所在。因此,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园物质形态文化的育人功能。例如,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美育的功能,校园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长廊则能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学校精神文化蕴含着巨大的育人潜能。首先,几乎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史都是一部艰辛的创业史,它凝聚着学校数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因此,给学生讲解校史,组织其参观校史馆,既能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感,也能激发学生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其次,学校优良的师德师风和严格的校规校纪能培养学生尊师重道和遵纪守法的优良品格。最后,学校良好的学风和校风能引导学生养成潜心修学、诚信为人、心怀家国的良好风范。
二、“新旧联动”,文化育人要优化载体
(一)注重发挥高校传统媒介育人潜力
文化育人依托的内容重要,载体也不能忽视。高校文化育人的载体包含了传统媒介和现代媒介两种类型。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而高校传统媒介是指校园报刊、广播、校园建筑、书刊、电视等能传递信息的物质。高校要重视学校建筑的设计美学和文化意蕴,让学生在徜徉校园过程中就能充分领略学校建筑的设计美感和文化内涵,还要注重校园报刊、电台等传统宣传教育阵地的建设。一方面,要鼓励有新闻专业素养的学生组织办报和成立广播电台,让学生发出时代的新声,对朋辈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校园报刊、电台等媒体的舆论引导,引导校园媒体弘扬主旋律,树立新风尚,传递正能量,使之成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
(二)充分挖掘现代媒介的育人功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大军的异军突起,高校育人工作已不能仅局限于传统媒介的手段和力量。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新载体和新阵地。注重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高校要充分挖掘“新媒体”的育人功能,就必须把握几个基本点:1.注重顶层设计,做好资源整合。高校要在网络育人目标的指引下,制定加强和改进网络育人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或办法,规范网络管理和网络行为。整合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网络媒介资源,形成网络育人的合力。2.注重舆论引导,加强思想引领。在意识形态工作形势空前严峻的今天,高校要抓牢网络舆论引导这个主阵地,加强思想引领,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3.肃清网络环境,营造清朗网络。严厉控制和打击网络犯罪和黄赌毒等恶势力,为学生网络学习和自我教育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安全健康的网络氛围。4.注重队伍建设,提升育人能力。高校网络媒介育人工作需要一支相对稳定且战斗力强的队伍。除了宣传部门、专任教师以外,要加强对辅导员网络育人工作技能的培训,推动辅导员队伍开通网络博客和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育人平台,针对时事热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发布思想导向正确、内容吸引力强的网文;开设师生网络互动栏目,引导师生线上交流,打破传统交流的空间限制,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
三、“知行合一”,文化育人要讲究方法
(一)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基本形式。一方面,运用专业课堂教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要实现“课程思政”的大目标,就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因素,这既需要做好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大合力,又需要一线教师的探索研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进行改革优化,既要强调内容的准确性、导向性,也要注重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的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特点,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教书育人的规律,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吸引力和亲和力,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贴近”原则,将“两课”内容讲准、讲深、讲透、讲活。
(二)注重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
以文化人,“文”是内容,是载体,“化”是目标,是关键。以文化人强调的是潜移默化,而非简单的道理说教。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教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以一种无声的力量渗入学生的心中。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广博的知识、崇高的德行,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5]。教师恰到好处的言传身教是春风化雨,能润人心田。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一线的辅导员则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来引导学生,用扎实学识来为学生解惑,用仁爱之心来爱护学生,真正做到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日常的服务管理工作中,将服务管理与育人化人高度融合,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三)引导学生躬行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终极指标。以文育人强调内化于心,也要注重外化于行。高校要着力搭建各类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躬行实践。一方面,高校要搭建各类志愿服务实践平台,成立公益联盟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组织,制定行之有效的志愿服务制度,树立和宣传志愿服务典型,形成具有鲜明学科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志愿服务文化体系。另一方面,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应着力打造有品位、有品质、有品牌的文化精品活动,让学生在策划、组织和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例如,可以通过举办“国学文化月”、“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等活动在学生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举办红歌合唱比赛和红色旅游校园行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组织学生开展“青年说·十九大精神”演讲和征文等活动,推动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激励青年一代将个人抱负和国家民族联系起来,将实现自身价值的“个人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使其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四、结束语
“文化自信”是时代赋予国家和民族共同的使命,“文化育人”是时代赋予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和人才培养的重镇,培育师生共同的文化自信自然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必然之举。地方高校要在树立“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中着眼大局、精心规划、整合资源、立足现实,创新载体和方法,将“以文化人”的工作落到实处,做出实效。文化育人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课题,它需要我们新时代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潜心钻研,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