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径流区经济林发展问题与措施

2018-11-29师绕芬

绿色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经济林径流核桃

师绕芬

(云南省杨广镇林业工作站,云南 通海 652704)

1 引言

通海县境内的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的一个,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地位。多年来,杞麓湖周边居住人口众多,农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加上本身地质构造特殊,杞麓湖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周边土地沙化、石漠化逐渐加剧,生态非常脆弱,保护和治理杞麓湖刻不容缓。在治理措施中,林业措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遏制土地沙化、石漠化,减少水土流失和湖盆泥沙淤积,降低环境污染和美化环境,恢复生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杞麓湖周边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力度大,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不可能拿出更多土地来植树造林。如果在杞麓湖径流区大力发展经济林,既能增加周边农民收入,又能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降低面源污染、恢复生态、美化环境、防治土地沙化和石漠化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2 杞麓湖径流区生态环境概况

杞麓湖径流区辖秀山街道、河西镇、四街镇、九龙街道、杨广镇、纳古镇及兴蒙乡等两街道四镇一乡,共59个村委会,285个自然村。径流区面积为36832.0 hm2(55.248万亩),植被类型多种多样,以暖温性植被类型为主,云南松和华山松为主要树种。径流区森林覆盖率32.7%,乔木、灌木和草本的综合覆盖水平不高,导致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不强,大量泥沙流入湖内(11.2万t/年),淤塞河道,造成湖盆泥沙淤积,污染湖泊水体。

杞麓湖径流区内耕地面积14.4万亩,占径流区总面积的49%;林地面积119.87 km2,占径流区总面积的33.8%。

对通海县水土流失进行遥感调查结果显示,杞麓湖径流区水土流失面积113.37 km2,其中轻度流失面积90.74 km2,中度流失面积22.63 km2。

3 经济林种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3.1 资金投入不足,重栽轻管

杞麓湖径流区近年来通过各种林业工程项目发展了较多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大多是政府利用这些项目经费无偿提供种苗,鼓励农户发展。但种植地块干旱缺水,资金投入不足,后期抚育、管护跟不上,科技支撑薄弱长期存在。加之林业投资回收期长,见效缓慢,群众普遍存在零散种植、重栽轻管、靠天吃饭等现象。结果导致种植的经济林成活率低、长势差、挂果期延迟,且单产低、品质差。

3.2 种苗良莠不齐,供需矛盾突出

目前种植的经济林虽然基本上采用嫁接苗种植,但良种基地建设和苗木培育工作滞后。从种苗供应方面看,主要从大理、景东等外地调入,导致了苗木种源不清,苗木运输时间过长等问题,致使种植成活率低、品种杂,不能规范化的发展经济林。

3.3 科技支撑体系薄弱,技术力量有待加强

健全的林业管理机构和雄厚的科技支撑力量是保障经济林发展实施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基层技术人才短缺,科技基础薄弱,而发展经济林需要大批业务过硬的科技队伍和栽培、管护、嫁接技术能手。虽然近年林业部门在核桃良种培育和栽植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总的来说科研成果推广、技术服务和专业培训相配套的科技支撑体系还比较薄弱,有待全面加强。

3.4 林农矛盾突出,需加强宣传工作

径流区周边的农户主要发展蔬菜产业,其见效快、收益高,农民种植经济林果、参与杞麓湖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在径流区发展以经济林为主的植树造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发展大计。要从保护杞麓湖生态环境、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长远利益出发,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探索林粮、林烟、林药等复合种植模式,兼顾农民的眼前利益和杞麓湖治理的长远利益。

4 种植技术措施

4.1 树种选择

按照适地适树原则,结合通海县气候特点、规划区地块的立地条件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优先选择群众有积极发展意向,种植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好且能长期稳定发挥经济效益的树种,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基地。

规划区海拔在1750~2200 m之间,适宜种植核桃、桃、梨、樱桃等经济果木树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种植户意愿,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结合杞麓湖径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要求,选择核桃作为造林树种。核桃种植品种以漾濞泡核桃为主,其次为华宁本地优良品种大白壳、大沙壳,海拔2200 m以上地区选择耐寒品种(如三台核桃)种植。

4.2 造林技术措施

4.2.1 种植技术

为了提高造林质量,打好经济林稳产高产基础,要坚决贯彻“七个一”技术措施要点。

(1)选一块好地。发展经济林应选择坡度较缓,交通方便,光照充足,空气流畅,土层较厚,土壤肥力高,并富含有机质的地块。

(2)挖一个规格塘。打塘一般可于种植前1~2月进行,提前打塘有利于土壤熟化和种植塘内水分的增加。核桃种植塘的规格为80 cm×80 cm×80 cm。塘打好后按一层表土一层农家肥(或树叶杂草)的方式回填,直至与地表高度相近,略有凹槽,以利积水。

(3)施一担农家肥。为提高成活率和保证正常的养分供给,整地结束后在预植坑内施放约20 kg的农家肥。

(4)选一株合格苗。

(5)浇一担定根水。苗木定植后要浇足定根水,每株50 kg,然后加保水剂。

(6)盖一块地膜。定植浇水后,每株覆盖一块1 m×1 m的农用农用塑料薄膜。膜中心剪成直径6 cm左右的小孔,苗杆由其中穿过,落地后小孔用细土盖上,膜四周需埋入地面表土以下。

⑺支一个支撑杆。定植后,为防止刮风使树苗摇动影响成活,应用树枝支撑种植苗。

4.2.2 核桃品种配置

根据核桃具有雌雄异熟、风媒传粉、传粉距离短及坐果率差异较大等特性,栽培时必须进行品种配置。品种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核桃的产量,坚果的品质和经济价值,是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配置品种必须掌握以下几点:选择丰产、优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为了提供良好的授粉条件,最好选用2~3个主栽品种,而且能互相提供授粉机会;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1,授粉品种的坚果也应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4.2.3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是影响核桃生长的关键因素。根据所选核桃品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立地条件、培育目的等因素确定造林密度。此次规划核桃的造林密度设计为:造林密度11株/亩,株行距6 m×10 m。

4.2.4 造林时间

根据通海县气候特点和以往造林经验以及核桃林学特性,确定造林时间为冬末春初。

4.3 抚育管护措施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早日投产,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抚育管理工作。

(1)设置围栏。农村普遍存在牲畜危害的问题,应加强对幼树的管护。对于周边人为活动频繁和牲畜破坏严重的造林地块,应在路口及造林地四周设置栅栏。

(2)浇水。虽然定植时已浇足定根水,并使用地膜覆盖,但大部分地区春季旱情较为严重,为保证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需及时浇水。第2年以后,每年3~4月苗木开始进入萌动期,对水分需求量大,这个时期应结合施肥进行浇水;5~6月,新枝快速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需及时灌溉。

(3)补植。对死苗、病苗、弱苗要及时补植。发现劣质嫁接苗或接穗死亡的要在冬末春初及时补嫁接。

(4)除草松土。进入雨季后杂草生长较快,要及时薅草松土,翻埋绿肥,以免杂草争夺土壤养分。

(5)施肥。核桃的生长、开花及结果都需要大量的营养,必须做到合理施肥。其中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或就地收集枯枝落叶、山基土及杂草等进行人工积肥;追肥的次数一般为每年2~3次,分别在4、5、6月进行,第一、二次展叶期以氮肥为主,第3次以磷、钾肥为主。如施以鸡粪、猪粪和牛粪,效果更好。追肥有环状、条状、穴状和放射状等4种方式。

(6)有害生物防控。进入雨季后,定植塘易积水,要及时排水,以防根腐病的发生。对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时要提早采取综合防治方法防治。

(7)除砧芽。又叫抹芽,发现嫁接口下的主干发出砧芽或新枝要及时抹除,以保证嫁接苗的正常生长。

(8)定干修剪。种植第二年后,按不同核桃品种整形修剪的要求及时进行定干,定干高度0.8~1.0 m,以后每年冬末春初萌发前进行整形修剪,形成丰产树冠,为今后的稳产高产打好基础。

(9)幼树抗旱防寒。由于幼苗营养充分,水分多,栽植后因抗旱、抗寒能力差,春季干旱时容易失水,在冬季又容易遭受冻害。其预防措施:干旱时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冬季霜冻来临前,用小麦秸杆等进行单株包扎,以上、中、下三道包扎为宜,既能保证植株呼吸,又能起到防寒作用。

(10)树干刷白。秋冬时节应采用涂白剂进行刷白。具体操作方法以每刷白100株用量为例:取6.0 kg生石灰,加0.5 kg食盐和15.0 kg清水混合均匀,用毛刷涂刷树干基部。功效:既能防寒,又能防治蛀杆害虫和病菌的滋生蔓延。

核桃等经济林果见效期长,投入较大,也离不开良好的抚育管理。为保证见效前种植户收入不减少和抚育管理措施的落实,宜采取林农配置模式,复合经营,以农为主、以短养长、以耕代抚。可采用的林农配置模式有林粮间作、林烟间作、林药间作等。

5 结语

在杞麓湖径流区发展经济林,不仅可以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而且还能通过调整项目区的农村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基地建成后,将较好地改善径流区农户的经济条件和收入水平。项目资金投入项目区后,将直接或间接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帮助,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经济林径流核桃
格陵兰岛积雪区地表径流增加研究
流域径流指标的构造与应用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基于SWAT模型的布尔哈通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
人工降雨下三种屋面径流过程环境质量比较
黄龙核桃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