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赛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研究
——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职业技能大赛为例

2018-11-29

绿色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赛项赛事大赛

周 姗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1 引言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随着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规模和影响的扩大,大赛组织工作已成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组织管理尚不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2 问题聚焦:大赛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不足

2.1 赛教分离,大赛为选拔精英选手而赛

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是勿容置疑的,不仅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能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职业院校对各赛项实施情况监管不足,校赛被误读为选拔省赛、国赛精英选手而设立,大赛与常态化教学脱节,丧失了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普及性功能。如,为了能取得优异成绩,部分专业选拔出精英选手脱离正常的专业课程,专门集中培训、强化训练,形成了为比赛出成绩而参赛,有悖于大赛的初衷。

2.2 大赛普及面不广,学生参赛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受学校办学条件、赛事组织能力和日常教学等因素制约,校级赛项设置数量和规模有限,达不到整体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目标;另一方面,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大赛的前期宣传动员不足,学生参赛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竞赛宣传普及面不广,赛前的组队报名工作不甚理想,主动报名参赛的学生较少,参赛氛围不浓厚;二是部分报名参赛的学生浅尝辄止,竞争欲望不强烈,参赛时纪律松散。

2.3 赛项信息分散,过程性管理困难

在传统的办公模式下,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纸质文档、电话、短信、QQ群、微信等方式,为深入了解各赛项情况,校级赛项负责人需要建立各种类型工作群,信息的发布和流转分散,办公效率较低。同时,传统管理模式下,每届比赛的技术规程材料和在组织的过程中存档的文件数以万计,大赛资料的查阅、数据共享、分析统计都存在困难。

3 整体设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式管理

针对大赛传统管理模式中的不足,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探索,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2018年校级职业技能大赛中,首次试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由超星集团提供技术支持,基于校赛“三级管理”用户的特征,在“学习通APP”定制页面(邀请码stjnds),从赛前、赛中、赛后三个环节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组织管理,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技能大赛的有机融合。

3.1 赛前准备

3.1.1 赛项申报审批流程快速便捷

经过精心的策划,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赛前广泛征集2018年校赛赛项、技能展演节目和技能体验项目。各赛项负责人通过大赛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交赛项简介、技术规程等文件,经过师生大众投票及在线评审,共遴选出32个校级赛项,6个技能展演节目,11个技能体验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下,赛项申报审批流程更加快速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3.1.2 大赛宣传动员普及影响面广

为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实现“天天有活动、处处有看点、人人有收获”的预期效果,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校赛集中在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举行。学校提前一周在校园悬挂横幅、海报,陈列赛项简介宣传板,同时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在线联动,投放H5广告,宣传视频及电子海报,广泛营造声势,宣传职业教育活动周安排,动员学生积极参赛,迅速提高了大赛关注度和普及面。

3.2 赛事组织

3.2.1 多级审核,人人成为传播者

大赛管理平台设置了32个校级赛项小组,由赛项负责人、教师和学生逐层管理,负责选手审核、检录及赛事宣传推广。小组内,学生可随时发布话题、图片、直播、小视频等,并在线交流互动,相互点评,人人都成为赛事的宣传员和传播者。对于精彩的话题,管理员可以置顶,并无缝连接至微信朋友圈及QQ空间。

3.2.2 现场直播,精彩赛事不错过

2018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集中搭建“擂台”,通过“主赛场”+“分赛场”同步展开赛事。大赛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开通高清直播,进入直播间可以直接连线观看各赛区、赛场一线概况,通过大赛APP全方面、多视角呈现赛事动态,或参与现场直播互动。

3.3 赛后管理

3.3.1 考核评价精准科学

大赛通过在线过程性考核评价,各赛项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赛项优秀组织奖8名,最佳组织奖3名。优秀组织、最佳组织奖依据为各赛项参赛学生覆盖率、小组话题数、点赞数、评阅数及在线投票,评价方式更加精准科学,体现了公平公正。

3.3.2 整理归档省力增效

赛后资料整理和存档是大赛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基于信息化平台管理,各赛项信息都通过分级管理,时时上传至平台,大赛信息资源互联共享成为了现实,归档的环节便捷有序,优化了管理流程,缩短了工作周期。同时,大赛信息统计功能轻松实现,从查阅到调取信息资料只需一分钟,更加省力增效。

4 改革成效:跨越时空的深度参与

据统计,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参与活动的教师347人,学生8594人,学生参与覆盖率达93%,参与总人数达13794人,总使用量884132次,实现了师生跨越实时的、跨越空间的深度参与。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大赛信息化改革成效显著。

4.1 多平台推广,H5广告吸眼球

通过分析90后学生特点,大赛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平台作用,将赛项简介、日程安排等文档制作成图文并茂、互动性强、备受学生青睐的H5广告形式,充分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在大赛APP、QQ群、微信朋友圈等多平台推广、复制和转发,达到人人关注赛事的良好氛围。

4.2 集中搭擂台,网络直播览赛况

大赛分主赛区和分赛区搭建“擂台”,将技能大赛、技能展演和技能体验多方位结合,通过大赛信息化管理APP、微信、QQ等直播平台,实时连线观看开幕式、闭幕式、各赛场等一线动态。学生不但在线下参与活动,也在线上发动态、直播、弹幕、点赞、投票参与到大赛中,赛事组织得到师生一致好评。

4.3 过程化管理,在线交流热度高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使用,加强了过程化监控管理,更加建立健全了大赛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信息化的手段,将具有多赛项、多赛点的分散性大赛统一到平台管理,从各个层面采集信息数据,如,精准统计平台个人使用量排行,动态反映出比赛期间的整体情况,加强了大赛的过程性管理。

4.4 泛在化学习,携手共建资源库

一方面,学生基于移动互联网,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随需地开展大赛技术文件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可结合自身特点自行调整学习进度,亦可在网上分享学习资料和学习经验,或是针对某个主题,在共同探讨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大赛学习更加灵活、积极和有效。在使用过程中,大赛技术文件、试题库、视频、图片等资源累计增加,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转化库,优化了“开放共享,应用驱动”的资源转化机制。

4.5 大数据分析,考核评价多维度

大赛平台从宣传、申报、审批、报名、参赛、考核、奖励、成绩发布、通讯等赛务环节形成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统计出各赛项参赛学生覆盖率、小组话题数、点赞数、评阅数及在线投票情况,作为大赛优秀组织、最佳组织奖赛项评选依据,可从多个维度,更加精准科学地实施考核评价。

5 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明确了开展技能大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移动互联网浪潮涌起,在利用传统网络管理的同时,抓住“互联网+”的时机,开发手机APP信息化辅助手段,能使参与者更加方便快捷地融入大赛,方便组织管理者及时发布各种信息,对参赛、观摩人员进行管理和统计,多角度展示比赛过程,为职业技能大赛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赛项赛事大赛
本月赛事
基于赛项的“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模式改革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为国夺金
中职学校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赛项培训实践探索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全国高职英语口语大赛回顾与反思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