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冠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8-11-29李国双

绿色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沙枣文冠果林间

李国双

(辽宁省国有北票市大青山林场,辽宁 北票 122100)

1 引言

文冠果属于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经济价值很高,不仅是一种优良的油料作物,还可以作为用材树种,是我国特有的生物能源树种之一[1]。文冠果喜光,耐半阴,对严寒、酷暑有较强的抗性,不耐涝,属于深根性树种,有发达的根系,对栽植地土壤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在黏土、沙荒地上均可种植,可广泛用于荒山绿化、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工程中。近年来,随着文冠果作为生物质能源林建设的兴起,其造林面积逐渐增加,经常发生的病虫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病虫害发生后会削弱树体的长势、降低产量,因此要重视文冠果病虫害的防治。

2 文冠果茎腐病

2.1 发生特点

文冠果茎腐病是由真菌感染造成,病原菌为轮枝孢菌、镰刀菌等,当苗木表皮发生破损(可能在起苗、运输、栽植过程中发生)时,病原菌从伤口处侵入造成感染,严重发生时可造成树体水分吸收受阻,最终导致苗木的失水死亡。文冠果茎腐病一般在苗木栽植后2个月左右发生,发病症状为浅层土壤中的根系发生腐烂,刚发病时颜色为暗褐色,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环绕茎基部一周,最终地上部叶片全部萎蔫、苗木死亡,发病部位的表面可见到明显的菌核(大小不一,黑褐色)。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腐生性,可存在于土壤中越冬,在田间发生渍害、土壤温度过高等条件下文冠果茎腐病容易发生[2]。

2.2 防治技术

一是提前对土壤做好消毒工作,起苗、运输等过程中尽量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苗木,切断病原侵染的途径。温度高的夏季做好遮阴,防止高温烧苗现象。二是起苗后将苗木置于多菌灵、高锰酸钾等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杀灭苗木表面携带的病原菌。三是文冠果茎腐病一般在5月中旬到7月发生,在未发病前对容易发病的地块喷福美双500倍液、恶霜嘧铜菌酯1000倍液等,以起到预防作用。四是科学运筹施肥管理,通过合理的搭配有机肥、微量元素肥等,适当提高种植的密度、降低田间土壤中水分含量等,为文冠果树的健壮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降低茎腐病发生的几率。此外,通过轮作、松土等措施,降低田间病原菌基数,也可以很好地降低该病的发生。

3 文冠果根结线虫病

3.1 发生特点

文冠果根结线虫病又称为黄化病,发生面积广,危害严重,可造成苗木成片死亡;发病原因是线虫寄生在文冠果的根颈部造成的,一般常发于幼树、苗木。线虫呈蠕虫形,细长,身体透明,肉眼难以清晰分辨出。文冠果苗木上感病后叶片的颜色逐渐转为黄色,地上部分不再生长,逐渐萎缩,最终死亡,拔出根系可见根颈部下方2 cm的位置表现出水肿症状,木质部颜色由原来的白色转为褐色且发出强烈的臭味。文冠果幼树发病后叶片全部转为黄色,在很短的时间内萎蔫但是一直挂在树上不落,拔出根系检查,地下10~20 cm皮层组织等颜色为黄色,水渍状,明显腐烂且发出臭味。根结线虫病在连作、土壤过于粘重、过量灌水的情况下发病较重,一般成林文冠果树不会发生此病,但是在高温多雨的夏季、土壤中积累过多水分等条件下也会发生。

3.2 防治技术

一是播种深度不能太深,文冠果处于苗期时加强中耕、除草等管理,底水灌足,后期春灌次数适当减少,避免病原通过水源传播。进入雨季前要在林间挖好沟渠,便于及时排水。二是一旦发现发病苗木,要及时拔除并集中转移到较远的位置焚烧干净,并在发病苗木处对准根际土壤施入克线丹颗粒剂45~75 kg/hm2等。三是实行轮作换茬制度,尽量不要重茬,在重茬的情况下要提前施入绿源重茬1号等抗重茬的生物制剂进行处理。四是秋冬季深翻土壤,适当晾茬,减少土壤中病原基数,减低病害发生的几率[3]。

4 文冠果黑斑病

4.1 发生特点

文冠果黑斑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对文冠果的叶片产生危害,是文冠果栽植中常发的病害之一。病害发生时先在叶片上或者叶片的边缘部位产生小斑(褐色),小斑的周围颜色为深褐色,随着病情不断扩展,几个小病斑逐渐扩大连成大斑,病斑背面边缘出现1层霉层(黑色)。病症发生严重时整个发病叶片的尖端或者边缘都会出现干枯,造成叶片的早脱。病原菌越冬的场所为发病叶片上,发病的时间开始于第2年的5月下旬。在温度高、湿度大的雨季病情更加严重,地势低、树体长势弱、林间过于郁闭的树容易发病且程度重。

4.2 防治技术

一是雨后的排水工作要及时做到位,确保林间不会蓄积雨水。二是种植的密度要合理,要结合林间郁闭度情况梳枝、修剪,保证林间有良好的透风透光性。三是造林可选择双行窄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林间光照条件,还可以适当在大行距内实施间作,以耕代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四是重视预防,在每年的6月黑斑病发生之前或者刚发病时对准树体喷施适宜的杀菌剂[4]。

5 沙枣木虱

5.1 发生特点

沙枣木虱属于同翅目木虱科害虫,前胸背板的性状为弓形,前端、后端都为黑褐色,在我国北方地区一年发生1代,可作为媒介传播煤污病。发病时主要刺吸文冠果嫩枝、幼芽等部位的汁液,造成幼芽的死亡,刚发病时叶片发生卷曲,病情严重的可造成整棵树的树叶或者枝梢枯萎死亡,影响树体的生长,出现大批的落花落果现象。

5.2 防治技术

重视田间管理,秋季林间有大量枯枝落叶及杂草,及时将其全部清走,破坏沙枣木虱秋冬季节栖息的场所。也可在冬季于林间灌水,将杂草、枯叶中的越冬成虫淹死。如果在林间发现沙枣木虱危害症状,可选择吡虫啉、苦参碱、溴氰菊酯等进行喷雾。防治的最佳时间一般是早春时,每隔1周左右喷1次,连喷3次即可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花蝽、蓟马、瓢虫等是沙枣木虱的天敌,要在林间保护好这些天敌,利用其对沙枣木虱的捕食作用而降低虫害的发生。

6 锈壁虱

6.1 危害特点

锈壁虱又称锈蜘蛛、锈螨等,是文冠果上常发的一种重要害虫。其主要对文冠果的果实、叶片背部产生危害,吸食内部汁液,造成内部细胞受损,在空气的氧化作用下,叶片、果实的颜色转为污黑色,在病情严重时可造成提前落叶、果皮颜色发黑。

6.2 防治技术

田间套种藿香蓟、绿肥等,提高林间水分含量、增加有益生物的数量。温度高的盛夏时气候干旱,可通过树下灌水或者覆盖1层杂草等提高林间相对湿度,对预防锈壁虱有很好的作用。在锈壁虱暴发时期喷施阿维菌素、爱力螨克、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每隔5 d喷1次,连续3次即可起到明显的效果[5]。

7 刺蛾

7.1 危害特点

刺蛾属于鳞翅目刺蛾科害虫,可对文冠果树的叶片产生危害,是我国北方地区常发的害虫之一。幼虫低龄时取食叶肉,叶片啃食后呈网状,大龄时叶片被食用后出现缺刻,叶片上只留下叶柄、叶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虫害严重发生时可造成发病树木的叶片全部被吃光,造成树木无法进行营养代谢,最终枯萎死亡。

7.2 防治技术

进入冬季后,温度下降,刺蛾寄主的叶片脱落,寄主上会有一些刺蛾的虫茧,可在整形、修剪的过程中将虫茧全部摘除。刺蛾的成虫对光线表现出一定的趋向性,利用其这一特点可在成虫期时在林间悬挂黑光灯诱杀。刺蛾在林间大量发生时,可喷施苏云金杆菌制剂等,或者在幼虫初龄时喷施抑太保乳油、阿维菌素等药剂。

猜你喜欢

沙枣文冠果林间
林间游戏场
文冠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鸟不在林间
文冠果茶营养价值与功效浅析
沙枣
文冠果的栽植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
青松林间革命人——听歌剧《星星之火》有感
又闻沙枣花飘香
迎春
新疆,那棵沙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