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综述

2018-11-29凌唯钊

广西农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产力实践性现实

凌唯钊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始终的一条中心线索。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不止一次提出其所创立的理论不是教条式的定律,而是给后人提供一条寻求正确道路的方法,在《共产党宣言》的1872年英文版序言中,他们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他们强调事物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离开了他们所固有的条件便不能成立。在当下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不开正确认识实践,掌握实践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当前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人的主体论、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实践的现实意义以及实践与理论等方面,在业内取得了相对一致的看法。在当下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对探讨中国实际问题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将从几方面概述有关学者对实践研究成果。

1 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实践对人、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指导

实践在辩证唯物主义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此视角下有的学者从人是实践的主体出发,阐明实践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规律,实践把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与他人之间联系起来。在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研究中,较多学者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下致力于探究实践对人的存在与发展和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着重阐明实践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1.1 “现实的人”的实践过程蕴含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现实的人”即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条件下从事活动的人,是马克思确立为自己理论的研究出发点和主体原型。“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一方面受到一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条件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制约;另一方面,又以自身的活动影响着后两者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充分也发展了自己的本质。“现实的人”作为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人,解决一般性的生存问题成为其一切生产生活活动的基础,因此解决好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成为首要要求;其次,“现实的人”在实际的劳动中会遇到协作与分工问题,前者则要求人与人之间进行相互交往,从而共同致力于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在“现实的人”身上,它内含了人与自然、人之间以及人的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2]万桂芝从实践的历史性出发认为实践的主体——人和实践的客体——社会与自然界都是在实践过程中完成自己的历史性,从而使实践在实现自我中产生、更新和发展。[3]辛雷乾和杨周相认为改造自然、社会和思想是实践的三种表现,实践促进人在这三大领域获得价值实现。[4]肖勤福认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发挥重要作用,把人拉回现实从而发挥其能动性。[5]

1.2 人类社会的实践推动人与自然、社会关系更加紧密

有学者认为,首先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是实践。“生产实践”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前提,它为人的基本生存发展提供最基本物质条件,从而为人的下一阶段发展提供保障。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实践将人与自然界联结在一起,它把自然界当成人的“无机身体”,使人得以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此外在此实践过程中也把人从自然中提升出来,使人从自然中脱离单纯地索取生活资料的低级状态。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获取物质材料的实践过程中,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同时也无意识地生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次,人类社会的基础是实践。实践不仅构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还形成了人们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物质和精神等生活领域。实践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任何社会矛盾的解决都依赖于实践。再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自然发展、人的生活生产以及结成各种社会关系等过程,而贯穿于过程始终的就是实践。[6]吴玉敏认为实践是人与外部客体相联系的体现,实践为人的更好发展提供现实世界。[7]白羽认为,十九大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是根据人对衣食住行的需要,以及根据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供求和供给来决定。[8]张西立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应当以实践性与阶级性的研究视角来替代实践性与革命性,原因之一在于阶级性把实践的主体无产阶级召唤出来,从而使实践活动更具体形象。[9]

综上所述,有关学者在探究实践对人、自然和社会等方面进行深刻探索,并取得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全过程的的基本存在方式,实践使人超越了单纯的自然人而进步为社会人,并在社会生活中凭借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

2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实践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意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实践不仅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达到统一,而且还推动了两者的发展。

2.1 实践促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达到统一

有的学者认为,生产实践是人类存在于社会的最基本劳动方式,它不仅使人类完成了对基本生存资料的满足,而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物质资料生产,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论。在对自然改造和影响程度上把“生产力状况”当成“实践程度”,从“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实践”三要素——主体、客体、中介进行对比,认为实践与生产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实践的深度和广度,而生产实践不断地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此外,生产关系实践是实践的另一个社会表现形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它受到生产力的制约但同时也反作用于生产力,可见生产实践构成了各种社会关系。[10]王桂芝认为生产力作为实践的客体之一,实践客体要想完成自己的历史性则则需要生产力作为历史基础,实践客体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才能实现。[11]

2.2 实践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

有学者认为,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而生产实践就是人类的最基本活动形式,因为生产劳动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基础,只有人们持续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社会才能够正常运转并呈现出完整的社会形态。在另一方面,人类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不得不依赖于在自然界中进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人类不仅对自然进行的改造,也对社会进行了改造,由此产生了各种社会生产关系的实践,它与生产实践一起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前进。[12]储峰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生产实践的要求,其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就是促进世界发展的实践要求。[13]王浩然从社会发展动力观去理解实践,认为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动力论就是由马克思主义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转化而来,所以归根结底实践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14]

如上所述,人们在进行的生产实践活动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生产关系实践,它们共同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是人类社会前进发展的助力器,同时也是实践的最基本表现形式。

3 实践具有现实性,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从根本实际出发,通过哲学思想的武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他们的思想学说是立足于解决当下现实的“武器”。

3.1 实践的条件性决定认识具体性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理论学说是脱离社会实践的,从而肯定哲学应当是必须经过社会实践才能成为现实的学说。在他们看来,辩证法不仅是人的思维过程,更是对现实的批判,因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他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结合当时社会状况,马克思恩格斯把无产阶级看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力量,他们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寻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中,坚持无产阶级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实践的革命。同时,他们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在世界各国和全人类在进行革命时应该依据各国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坚决反对生搬硬套他们的学说。[16]

3.2 实践的现实性突出表现在“改变世界”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理论,直接对人、社会和世界进行解释,并且是以“改造世界”为最终目的。它立足于人们现实的实践按活动,并产生了各种人与自然和社会等关系,从而致力于为无产阶级的实践提供指导,并要求无产阶级从现实条件出发敢于革命、善于革命。[17]申心刚从实践性视角出发探索中国民主革命时期进程,认为该时期中国的发展具有现实性,是由“认识”到“生成”,从而“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18]朱荣英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和先进的理论,就在于实践对现实进行与时俱进的验证和创新。[19]刘亚男在阐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时提到,通过实践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各具体历史时期是促进其形成的根本,因此该理论是实践性与时代性的统一。[20]

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基本的功能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和争取全人类解放的理论学说,它立足于现实的实践活动,进行“改造社会”的行为。

4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认识来源于“自我”和“内心反省”的主观唯心主义和认识源于上帝和神的客观唯心主义,确立认识来源于实践的科学方法,认为实践决定认识。

4.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有学者认为,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出发进行探索,把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作为认识的对象,认为认识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层面,它反映了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在反思。其次,实践是连接活动的内在环节,从认识的运动过程进行探索,无论是低级的感性认识还是高级的理性认识都需要实践过程。只有反复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等进行论证,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作用于实践,实践贯穿认识的始终。再者,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认识的领域是无限的,人类经过自身的实践努力已经一步步了解更多世界规律,在此过程中更加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21]宋婷认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质特征,因此马克思主义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多次强调他们所创造的理论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后来着应该根据特定的历史阶段、历史环境进行结合,寻求适合当下客观规律的具体方法。[22]

4.2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理论界关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探究还将关注点落在实践对认识的检验,对此已达成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共识。宋婷认为实践在社会生活中使人们得到对事物的认识,同时经过再实践也使认识得到检验和发展。[23]丁素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由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状况和民族特色的实践主张。[24]陈界亭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具有科学性的原因不在于它的提出者是马克思,而是该学说通过实践得到检验和证明。[25]储峰认为如果没有实践也就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在实践中检验产生。[26]

如上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中可以发现,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得出合乎实际的正确认识,从而更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5 结语

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问题上学术界已取得一定成果,以上四方面内容是当今学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但研究实践性的内涵上仍有很大空间,学术界大多从纵向角度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著作中探寻依据,鲜有从横向角度即与具有“实践”意识的哲学家进行对比。笔者认为对实践性的探讨还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对象深刻挖掘实践的内涵,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性作整体性研究;二是通过纵向探寻和横向比较相结合,了解实践在不同人物的不同提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借鉴人物的思想,由此来帮助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性。达到这一要求仍需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生产力实践性现实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马克思生产力系统理论探析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激发教师实践动力 实现专业自我成长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探究性教与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