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目的论视角看文学典籍的翻译

2018-11-29

文学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雅各庞德原诗

唐 聪

一.引言

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回顾目的论的起源及其发展现状,进一步明确目的论的翻译原则,并结合《秦风·蒹葭》的三个英译本进行平行对比与分析,试比较三位译者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及社会背景,探讨其翻译目的以及对译文产生的影响。从而探究翻译目的对文学典籍翻译的重要性。

二.翻译目的论及翻译原则

翻译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赖斯和汉斯·弗米尔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根据芒迪的《翻译学导论》这本书中所提到的“目的论,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标”(aim)或“目的”(purpose)”。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译文的接受者,不同的译文接受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理解也不同,每一种翻译都有自己的接受者群体。弗米尔指出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凯瑟琳娜·赖斯和汉斯·弗米尔提出了五个基本“规则,并将这些规则按等级排列,按照每一条规则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翻译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这三个原则涉及到翻译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对译者的文学素养,语言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从目的论视角看文学典籍的翻译

关于“典籍”的定义有很多种,本文采用杨自俭的观点,把“典籍”界定为“中国清代末年以前的重要文献和书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文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富有中国特色的经典艺术表现形式,因此文学典籍的英译在当今这个时代愈来愈值得我们深思。

文学作品会根据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不同的内涵。文学典籍作为文学作品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由于受到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时期的译者对文学典籍的理解不同,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出来的译文也就各有千秋。本文选取的三个译本分别来自理雅各、庞德和许渊冲。三位译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年代,本文将结合翻译目的论从表达形式、内涵解读、翻译目的三个方面对三篇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四.译本平行对比分析

《秦风·蒹葭》可谓是《诗经》中的经典之作。自古以来关于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一直存有争议。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诗人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者是表达自己对欲求贤士而不得的惋惜;现在大多人将这首诗视为一首借景抒情的爱情诗,认为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伊人”可望不可即的惆怅与苦闷。

(一).不同的表现形式

《蒹葭》一共有三个小节,每一小节有八句,三个小节的表达形式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在探讨译文形式的时候,从第一小节就可以明显看出三种译本表现形式的不同之处。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 文 1:The reeds and rushes are deeply green, And the white dew is turned into hoarfrost.

The man of whom I think, Is somewhere about the water.

I go up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im, But the way is difficult and long.

I go down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im, And lo!He is right 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

译 文 2:Dark, dark be reed and rush, The white dew turns to frost;

What manner of man is this? Lost?

Gin I rin up, Gin I go down,

Up stream heavy, there he’d be in mid water dis-tantly.

译 文 3:Green, green the reed, Dew and frost gleam.

Where’s she I need?Beyond the stream.

Upstream I go, the way is long. Downstream I go,She’s there among.

从三个译文的整体形式上来看,理雅各的译文将原诗的每两句合并为一句,没有像原诗一样进行押韵处理,读起来更像是一首自由诗。由此可以看出,理雅各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更注重传递诗歌的感情和思想,原文的形式以及是否押韵并不重要,重内容而轻形式。

庞德的译文和理雅各的译文有相似之处,两篇译文看起来都接近于自由诗的形式。但是和理雅各相比,他在译文中使用头韵“r”:“reed”、“rush”, 尾 韵“t”:“frost”、“lost”, 为传达诗歌的意境增色不少。但是就译文的内容而言,庞德并非完全忠实于原文,对原诗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改写。

许渊冲的译文很明显的使用了押韵,原诗除了每一节的最后一句,每句都是四个字,在许渊冲的译文中也都使用了四个单词,在原诗相同的位置押韵,不得不说这和许先生一直倡导的“三美”理论有关,在英译诗歌的过程中也要追求音美、意美和形美。

(二).不同的内涵解读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这首诗的真正内涵有各种猜测,究竟是歌颂爱情还是表达欲求贤士而不得的惋惜,各路学者众说纷纭,相信每个读者心中也有自己的答案。本文中所选取的三篇译文,对这首诗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理雅各将文中的“伊人”翻译为“The man of whom I think”,对人物的性别并没有说明,和原文的“伊人”表达效果相似,让读者不禁猜测“The man”究竟是谁,是男是女,和作者有什么关系。理雅各借鉴历代儒家学者对该诗所作的传统阐释,认为这是一首关于某个神秘人物的诗,读起来犹如一个谜语,“某人在讲述他如何找寻另一个看似很好找却怎么也找不到的人。”

在庞德的译文中他所用的表达是“Whatmanner ofman is he”,在这里庞德使用了“he”来表示“伊人”,我们可以看出,在庞德的译文中,“伊人”的性别是男,“What manner of man is he”即“他是个怎样的人”,和原诗的意思有所出入,可以看做是一种改写,读者在心中发问这位“伊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引起读者的思考,赋予译文一种意象的虚化美。

在许渊冲的译文中所采用的表达是“Where’s she I need?”和庞德的译文正好相反,许渊冲认为“伊人”是一位女子。许渊冲译这首诗时加了一个注释,认为它是“中国诗歌中第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爱情诗”。诗中讲述的是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体现了年轻人追逐爱情道路的艰辛,和心爱的姑娘遥遥相望,可望而不可即。

(三).不同的翻译目的

理雅各是英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和汉学家,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传教士,因此他在翻译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其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传教,但是为中西方文化做出的贡献却意义深远。与此同时,其翻译也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因此,我们在分析译本的时候要考虑到其翻译目的,从目的论的视角来看他所采用的翻译方法、翻译风格及翻译效果。

庞德在英美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二十世纪具有影响力的诗人和翻译家。他认为诗歌翻译是一种艺术,应当注重呈现原文的细节,而这种呈现不是字对字的翻译,而是传达意象。和理雅各相比,庞德把诗歌意境的传达看得更为重要,他认为只有传达了诗歌的意境,才能够完美的再现原诗的灵魂。在其翻译目的上也和理雅各有所不同,理雅各的翻译有传教的目的,而庞德的翻译则更注重学习东方文化,同时也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创作。

许渊冲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对诗歌翻译有很系统完整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关于诗歌翻译的目的,许老提出了“三之论’,即知之、好之、乐之。诗歌的翻译不仅要保留原诗所传达的意思,思想情感,更要让译文读者喜欢这个译作和原作。因此,许渊冲在翻译诗歌时特别注重用韵,尽可能的保留原诗的音韵美。

三位译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对诗歌的翻译有各自独特的见解,因此其翻译目的不同,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也就各不相同,译文的效果以及带给读者的感受也会有所差别。

五.结语

本文中所选取的《蒹葭》的三个英文译本各有各的特色。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翻译的目的对译文所传达的效果至关重要。三位译者所处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在翻译的时候各自带有不同的翻译目的,因此翻译出来的译文各有千秋,各具特色,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来说三种译文都是成功之作,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陈宏川.“试论理解的历史性《蒹葭》的三种译文比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6(2008)

[2]李鲁宁.“从目的论看诗经英译以《秦风`蒹葭》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9(2013)

[3]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从《蒹葭》到《西厢记》[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52

[4]许渊冲.英译.诗经(Book of Poetry) [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7.236-239

[5]杨自俭.“对比语篇学与汉语典籍英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7(2005):60-62.

猜你喜欢

雅各庞德原诗
雅各贝利斯自我救赎
峨眉山月歌
“走过同一块地毯”:庞德与詹姆斯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黄雅各 不会音乐的健身教练不是一个好演员
评价理论视阈下理雅各《论语》注疏研究
改诗为文三步走
庞德子
海明威学写诗
挖蛤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