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8-11-29段雅馨

文学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教师应新课程小学生

段雅馨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1]新课程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性与思维能力。而学生是否会“质疑”不仅是其创造精神的展现,更是其思维敏捷度的反映。但是现阶段,小学生缺乏对教师、教材的质疑能力,制约着自身思维的开阔。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质疑能力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有“疑”

有“疑”,就是对所学内容心有疑问,“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已知和未知的矛盾,从而生发出欲解决这一矛盾的欲望”。[2]传统的课堂一直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则越俎代庖地担任着课堂的主角。整堂课基本只看老师一人表演,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养成不愿动脑子的习惯,也就无法发现问题。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强调其创造性,注重培养其创新意识。而小学正是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该特点,创设有趣的情境,加以有效的引导,使其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激发求知欲,才能不断发现问题。

兴趣是发现问题的开始、积极思考的前提,因此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使其积极思考、心中有“疑”。教师可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多形式组织课堂环节。如《詹天佑》一课,教师可利用动画向学生演示修筑铁路的过程;《乌鸦喝水》等寓言、童话故事等可通过“演一演”来激发学生兴趣;古诗等内容教师可通过优美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展开想象、品味诗韵。对待颇有争议的《爱迪生救妈妈》一课,教师在赞叹爱迪生聪明机智的同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油灯的光亮到底是否足以支撑医生进行阑尾炎手术。其实,辩论无谓输赢,重要的是学生从中学会思考,敢于质疑教材,懂得用科学的理论、严谨的态度,去分析问题。

除此之外,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老师的表扬或者奖励尤为看重,哪怕是一张贴画,都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因此,教师可利用该心理特点,对能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的学生进行奖励,既是对提问同学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其余同学的一种激励,以此来激发全体学生的质疑兴趣。还可展开提问比赛,以比赛促进学生提问。如每周进行一次“问题之星”的评比等等,利用带有竞争性质的比赛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学会发现问题,有“疑”可问。

二.敢“疑”

学生心中有了疑惑,敢不敢问出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质疑能力还要让其敢“疑”。而人只有处在一种自由、放松的环境下,心理上才会获得一种安全感,才敢问出心中所“疑”。

首先,教师应树立起温和的、可亲的自身形象。如果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平时总是不苟言笑,给学生以严厉的印象,一旦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比较稚嫩的问题,便大声呵斥,那学生恐怕多是战战兢兢,不敢质疑。相反,如果教师能在学生提出质疑时面带微笑,耐心倾听,多报以鼓励,师生之间多是平等、真诚地交流,这种环境下的学生才敢质疑。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与学生的相处中,少一点高高在上,多一些平等、真诚,关心班里的每一个孩子,成为一名拥有个人教学魅力的老师。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的热情往往可能出自于对这门课授课教师的喜爱。因此,教师应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让学生不怕质疑,或许是一个真诚的微笑,哪怕是一次轻轻地点头,都会减轻学生心中的畏惧。

其次,教师应该有耐心。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年龄小,表达能力较差,思维天马行空,很多时候提出的问题都令人啼笑皆非。与此同时,这也正是培养其质疑能力的最佳时机。但是,如果教师缺乏耐心,一旦有学生提出比较幼稚的问题便用“你说是为什么”或者“你提的是什么问题”、“坐下”等言语来回答学生的提问,那无疑当头给学生泼了一盆冷水,浇灭了质疑探究的火苗。因此,教师应该多一些耐心,多倾听学生的想法,真诚地对待学生的每一次发问,逐步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面对部分表达能力较差、胆小内向的学生,除了口头的言语激励之外,教师还可辅以微笑、点头、肯定手势等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障碍,敢于质疑。

最后,教师应该有宽容之心。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幼稚可笑的问题,不能站在成人的角度去批判一个孩子的思维。对提问有偏差的学生,教师应首先肯定其敢于质疑的精神,而不是急于批评,然后再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加以引导。“邱少云烈火烧身也能一动不动”、“狼牙山五壮士非跳崖不可吗”,即使在学过课文之后还是有很多孩子无法理解,甚至有同学认为这种行为很“傻”,质疑文本的真实性。其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教师应该体谅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他们无法理解革命先烈的行为。就像我们无从得知董存瑞牺牲前喊得最后一句话到底是不是“为了新中国,前进”一样。所以,革命先烈舍身为国的民族大义决不允许侮辱,但是课本的真实性与艺术性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问题。

三.善“疑”

教师不仅要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使其有“疑”、敢“疑”,更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其善“疑”。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提问固好,但是也不能随意提问,什么没有价值的问题都提出来,那样只会让“质疑”变成学生获得教师奖励的一种工具,使其失去原本价值。因此,学习如何质疑是使小学生善“疑”的关键。教师可以在整体把握课本的基础上,挑选出几篇课文当作例文,专门让学生练习提问。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就课文内容提问。衣服破旧的小女孩,作者为什么用美丽来形容她呢?小女孩的火柴为什么一根都没有卖出去?她每次划火柴都看到了什么,说明她渴望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把故事安排在除夕夜?等等。先让同学们学会拿到一篇课文后怎么读、怎么问,久而久之,使学生逐渐掌握质疑的方法与重点,养成质疑的习惯,逐步由敢“疑”过渡到善“疑”。当然,提出问题并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有学生提出质疑时,老师可以不必直接作答,或是妄下论断。而是把该问题转移给其他同学,可以小组讨论,请同学代表帮其解决疑问,也可以让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下次课再解决等等。让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收获学习的成就感,亲历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水到渠成。

同时,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任何能力的掌握都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学习绝不能偷工减料,只能脚踏实地,多学多练,坚持不懈。小学生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一两次的提问练习就能达成的,应在教学中始终贯穿。通过反复的练习、不断的强化,使同学们逐渐拥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还能用恰当的语言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进而达到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有价值”。[3]

小学生掌握语文质疑能力,就像获得了一把打开思维枷锁的钥匙,不再一味迷信教材、迷信老师的“讲”,而是能对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拥有自己的见解,发挥主体性与创新意识,从而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良好的作用。有“疑”是前提环节,教师应善于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耐心与包容,鼓励他们迈出敢“疑”的第一步,教师再通过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使学生由敢“疑”过渡到善“疑”,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质疑能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张爱梅.新课程下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J].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版),2009(Z1).

[3]崔国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3(23).

猜你喜欢

教师应新课程小学生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深度教学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我是小学生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