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自贸区建设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

2018-11-29李湘婷张开帝弓文涵

文学教育 2018年36期
关键词:海南人才大学生

李湘婷 张开帝 弓文涵

海南自贸区的建设,不仅改变了海南自身的命运,而且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国家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也是新时期中国着眼于国际发展所做出的重大决策。尤其是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教育而言,将自贸区建设同课程体系结合在一起,能够确保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逐步提升,进而营造出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生态机制。

一.海南自贸区建设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

(一)创办国际化的学校,鼓励高校逐渐参与到国家化的行列中

海南自贸区在建设完成之后,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对于大学生教育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自贸区的建设让部分国际企业和资本更加贴近于海南,尤其是当地的高校,则更容易和一些国际人才、国际企业相互合作,利用自贸区的优势,引进一些先进的国际技术,提升高校在其中的地位。作为自由贸易区,非常有必要在各个领域提高探索开放的力度,要增强高校的教育质量,就需要提高学校在当地的市场竞争力,为内地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高校现代化教学制度的全面发展。此外,海南自贸区也应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点,突破教育开放的诸多限制,在中外合作的模式中办理分校模式,这是对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也能加强我国高等教育融入国际教育的竞争力度。

(二)转变高校教育中边缘化的地位,缓解学生就业难、压力大等问题

根据海南贸易区建设,能够吸引到更多海外学生就读当地的高校,也能促进海南高校学生的国际化发展。地方高校大学生教育模式中,应该保障教育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主动的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式,在满足时代要求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大学生的教育中,必须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采取人才培养和技术输送的方式,适当的转变高校教育中边缘化的地位,缓解学生就业难、压力大等问题。除此之外,海南贸易区还会与不同类别的高校开展合作,引导试验区和区内的企业接收校内实习生,进而让学生在毕业之后有更大的概率直接到贸易试验区工作。

二.海南自贸区建设对大学生教育的发展路径

海南自贸区的建设,对大学生教育会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需要对此形成深入认识,将大学生教育与自贸区建设有机结合,推动教育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将自贸区建设同课程体系结合在一起,确保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从一个大局观来看,海南岛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位置上,依靠着国际航运中的主航道,成为了泛南海合作的中心点。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海南自贸区的建设,不仅推动了我国产业的加快升级,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将自贸区的相关知识同课程体系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了满足自贸区对于金融服务和文化贸易等行业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当地高校就可以根据专业发展的特点,改革课程体系,以专业实践为基础,将跨文化的商务沟通和语言交际看作为核心点。通过对课程的整合,这样也能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确保学生专业能力的逐步提升。

例如,海南某高校在大学生教育的模式设置工作中,首先是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根据学生自身需求确定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首先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来确定了人才的培养目标,将真正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大纲都融入到人才培养上,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而在此目标下,才来确定课程内容,根据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的观察和分析。最后,在大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该以专业实践+文化交流的方式,并在教材的基础上,围绕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优化和改革。

(二)搭建一个科学化的合作平台,在特色专业实验室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

在自贸区建设完成之后,就需要利用高校和社会这两种资源,将生产实践和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工作需求的综合性人才,这也正是实践+沟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需求。因此,在研究方式上,可以将市场和社会需求看作是主向导,高校就要加强创新性的研究,努力将成果转化成为实际的效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质量上的支持。同时,高校还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场地。

同时,高校还要结合行业的特点,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的比重,改善教学的环境,增强学生实训基地的综合性。这就需要结合海南贸易区对于金融、管理和贸易等服务行业人才的需求,在实训基地上持续的加大投入力度,学生也可以充分的利用课外实践,在实验中心进行相应的模拟操作,通过自主性的学习,能够取得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进而弥补实践经验中的缺陷。这种全新的信息化学习模式,能够缓解学生被动式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正面效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顺应了海南自贸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融合了企业和高校的资源优势,培养出更多高端商务的金融人才,为自贸区的建设和海南产业转型提供了人才上的支持。

(三)建设高层次的教学团队,创新教学管理方式

师资建设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是大学生培养模式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当自贸区在建设完成之后,地方高校就可以聘请一些企业高管来高校进行演讲,同时,还可以健全海外教师培训机制,给予教师更广阔的学习空间。通过学习国外优秀的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就能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而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完善教学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从课程设计、教学任务的分配到教学业绩的考核等都要进行一个综合化的分析,这样才有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高校也要做好“走出去”的办学工作,可以实行教育互通互联工作,保障教育合作的渠道畅通,实现区域内双边或多边的相互关联。各个高校也可以开设一些海南自贸试验区需要的专业学科,让高校通过专业改造就能培养试验区需要的各种人才,促进学科建设的国际化。例如,海南自贸区需要规划建设、航运物流、国际贸易以及巷口管理等服务型的高端专业实用人才,从当前的形式来看这些人才虽然可以从外部引进的方式进行培养,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还是应该将重点放置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鼓励高校进行强强联合,积极推进贸易区和不同类别的学校开展合作,让学生在毕业之后有更大的概率直接到贸易区进行工作。

结束语:海南贸易区的建设对于当地的大学生教育而言,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前有未有的挑战,高校通过专业实践+文化交流的人才培养方式,能够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需求的有效衔接。在贸易区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的意识到,教育投资对于海南贸易区今后的发展的意义,积极制定海南贸易区建设计划与发展模式,以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猜你喜欢

海南人才大学生
人才云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砥砺前行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