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因“你”而精彩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8-11-29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镇中心小学庄大永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镇中心小学 庄大永
训练小学生写作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学生生活环境简单,人际交往单一,加上对社会的接触不多,教学没有做针对性训练,往往写出的文章都是模仿性极高,较难带有个人情感。教师在这方面比语文课本内容的教学要花更多心思,寻求各种方法开启同学们天真无邪的思维,引领思维发散,将所看所想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这是教师们在授课中要做好的。
一、让写作变有趣
常见的写作教授方式是教师布置作文主题,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需求书写,后续再按照教师的个人风格以及对命题的理解指导进行修正,最终得出看似大家都满意的杰作,实质上只是教师满意的结果。在这当中,学生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想法,只能按部就班地跟着教师的步伐前进,自我创新及自我感悟抒发遇到了阻碍。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本就对周边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凡是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物都想尝试,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握该心理特点,将无形的知识尽量做到实体化,可以让学生们用手摸,用眼看,用心感受,如此才能激发学生们的感知,提高思维逻辑,从而真正做到让学生们主动学习。这里建议教师们可将日常生活化的场景融入教学中,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艺术。只有当学生们带入其中,才能让写作的灵感源源不断,在轻松欢愉的情境下更好地拓展联想,并书写出具有质感的文章。例如:需要描绘原始森林景致的短文,学生们没有去过原始森林,脑海里很难构建出森林的框架,甚至都没有办法体会出半点生机盎然的感觉。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相关短视频给予学生启发,授课前教师可以收集关于自然、森林的专题短视频,在课堂布置作文前进行播放。视频的直接表现,通过声、形、色的描述刺激了学生们的感官,激发出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对树木林立静谧的理解。短片结束后,在学生们心灵仍旧在震撼的余温下,利用手中的笔记录对森林的描绘,比托着脑袋空想来得具体。
二、巧用方法,提升洞察力
想要提升写作能力,离不开对事物的细心观察。在旧有教育模式的干预下,小学生只能把关注点投放在学习成绩上,且日常生活只在学校及家庭两点一线之间,对其他事物的关心程度明显较弱,这也是对写作能力提高造成阻碍的方面。教师在写作教授过程中应使用现代科技手段,为学生展示新事物,利用有声视频等方式吸引学生对新事物的注意,继而引起学生探究的能力,为洞察能力打好培育的基础。特别是需要对不常见的事物进行描绘时,教师可制作成展示效果直观的图片或者是演示文档,还可以是网络收集的音频等。通过刺激感官来感受世界,指引学生将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事物从局部到完整、从小到大、深入浅出地书写下来。甚至可以将某一场景固定展现,并且反复播放,以此来训练学生们的洞察能力。例如:需要对我国某一名山进行描绘的作文,教师可先告知对此次写作文章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们有大致的了解。然后,教师在课堂上播放收集的短视频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依照教师的要求对视频的内容做仔细观察,适时在观看过程中做好笔记,有利于后期写作素材的积累,再次提笔时就不觉得笔下资源匮乏了。
三、多开口说,下笔如有神
语文直面拆解词语的意思就是,将所说的“话语”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成完整的“文章”,所以它离不开开口说的话语。因此,在写作课中,教师需留意要训练学生多说。说得多了,学生对词汇的运用就越精通,语言的组织能力就越强,说出的话语就越顺畅。训练学生多开口说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每天早上的晨读,对语文课本优秀文章的通读,可以积累词汇量,还可以是课前小故事分享,或者让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的同学们开口朗诵诗词。通过对优秀文章的阅读,将文章内容自我消化理解再转述出口,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水平、词汇的使用方法,还可让学生逐渐从模仿文人的写作方法到最后演变为自由的文章格调。除此之外,还能帮助提高胆量,日后不管在何种情境下都能落落大方,处变不惊。
老一辈人经历的作文教学模式,无一不是教师承办所有事项,劳心劳力做点评,指导学生在哪里要做怎样的更正,哪知道学生可能半点都没有往心里去,下一次写作水平仍旧不上不下,教师又要重复点评、指正,无止境循环,对双方没有半点益处,可谓是“教者操心,学者辛苦”。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教学模式多样化的介入,将未知或未熟悉的事物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触发学生的各个感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见教学方法很重要,用对方法,写作就不再让学生害怕,让教师头疼,不仅如此,用对方法还能通过写作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进而更加爱上写作,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