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爱上作文
——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实践与感悟

2018-11-29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人民路小学许月琴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5期
关键词:文具盒习作作文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人民路小学 许月琴

在最新《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中,关于学生写作的总目标具体表述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同时在各个阶段目标部分,小学阶段第一学段对学生的要求是“写话”,第二、三学段对学生的要求是“习作”,到了初中以后才称为“写作”。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课标”这样的表述体现出对小学阶段写作难度的降低。虽然难度及要求降下来了,但学生的兴趣仍然得不到明显的提高,学生习作时抓耳挠腮、愁眉苦脸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三年级的习作是对一、二年级写话的质的提高,同时又是习作伊始阶段,如何让三年级学生喜欢写、主动写,是落实新课标中关于习作要求的关键,也是我们每个中年级语文老师习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淡化作文概念,排除畏难心理

“允许学生不按提出的内容范围来写,虽然提供的内容很广泛,但学生有可能有更想写的内容,这是允许的。”这是我们新课程改革对作文提出的要求。因此我在给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指导课上,引导学生自己头脑是怎么想的,嘴里是怎么说的,手里就怎么写。不要被什么开头、结尾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就像花丛中的蝴蝶、蜜蜂忽而飞,忽而停,享受自由表达的乐趣。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理念中就有“我手写我心”,从写“自由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谋篇文”。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要渗透“习作就和平时的朗读课文、书写生字、阅读图书一样平常”的理念,只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方面。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放胆去想,去说,把要说的话连贯地写下来,打消学生习作前的顾虑,让学生在心态自由平静的氛围里达到“我手述我口,我手记我事,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的自由习作境界。

二、培养写作兴趣,激发表达欲望

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注意“趣”字当头,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起孩子们写作的兴趣呢?

1.精心导入

要在开课伊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导入方式就显得特别重要。我特别注重每一次习作的导入设计,平时练笔时,我最常用的是情境式导入。在作文前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或环境布置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听、看、说、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写小动物时,我一上课就捧出从家里带来的两只巴西龟,神秘地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来了两位神秘来宾——巴西龟兄弟,大家欢迎!”在我的隆重介绍下,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它俩身上,然后我再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观察、描述,不仅有静态,更有动态的,甚至不少学生不由自主地展开想象,猜测巴西龟两兄弟的想法。在两只巴西龟的配合下,学生们的表达欲望强烈,写作兴趣盎然,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自我命题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习作能力的实际情况,我提倡学生进行自我命题,这不仅增加了学生习作的主动性,更能增加学生的习作兴趣,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习作机遇。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渐渐找到了“笔也可以说话”的感觉,从“语无伦次、无话可说”慢慢发展到“有话可说,条理清楚”。叶圣陶先生倡导:小学生作文无非是写他们自己的生活。学生在习作中选择自己生活中最熟悉的人和事、最喜欢吃的食物等等,自我命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学生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不会将习作变成“假话、空话、套话”。

3.及时表扬

习作教学的过程中要处处以激励表扬、引导自主为主。如果学生动脑筋写出来的习作,换来的是老师满纸的红杠杠,改得面目全非,批得一无是处,学生就会从心底里畏惧习作,同时我们也做了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我们对学生习作,特别是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习作,一定要谨慎对待,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一句连贯通畅的句子,放大闪光点,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得到别人的赞同是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特别是老师的表扬,就像甘霖会滋润孩子的心田,激发他们向上的动力。我不失时机地将学生的佳作拿到班上读,在教室里开辟了“小荷初露”佳作园地,并积极向学校广播站、学校报刊推荐学生佳作,努力提供多方位、多途径地展示学生自我的机会。

三、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习作材料

学生在习作时“言之无物”“空话连篇”是普遍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周围的生活缺乏观察的自觉性,不少学生对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生活,积累自己习作的材料,教会学生主动观察与感受生活的方法,并将材料应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眼中有物,心中有物,笔下才会有物。

我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观察,如自己的书包、文具与同桌的书包、文具,让学生知道观察要有目的,有一定的顺序,根据看到的展开自己的想象。比如“文具盒”,文具盒的形状、颜色、材质,上面的卡通人物、图形,这些都是我们从外面看到的;再观察文具盒里面,内部机构功能,各种文具的位置摆放等等。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让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从一般的“看”上升到真正的观察。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遇到类似的状物习作时就能举一反三。

四、养成积累习惯,激活写作源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不可能写好习作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间接地学习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见到的事物,没有遇到过的事情,学到许多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丰富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感,为积累丰富的词汇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这些都是学生习作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鲁迅先生说过: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如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学生进入三年级后,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采蜜本。我不仅引导学生记好课内优美词语、句段,还要求每天写一句名言或古诗句等,要求他们熟读成诵。习作时就能恰当地施展“移花接木”,把书中的好词好句灵活运用到习作中去。

在每个语文教师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下,在每一次精心设计的习作教学中,学生一定会快乐习作,在习作的园地里流淌真情实感,写出熠熠生辉的篇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文具盒习作作文
我的文具盒
My Pencil—box我的文具盒
文具盒里的宝贝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