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响心底的音符

2018-11-29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小学吴学峰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5期
关键词:英子特级教师钟声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小学 吴学峰

特级教师高万同老师说:“大凡语文教学比较成功的老师,都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功底。”在这里,我也想套用一下:“大凡语文功底比较扎实的老师,他的语言艺术也一定丰富和婉转。”确实,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期待通过我们教师的语言艺术来唤起学生的多元感悟、个性体验和自主探究;期待通过我们教师的语言艺术来唤起学生心底最深的东西,弹起学生心灵最真的琵琶。在这方面,我的一点思考是:

一、深情激昂的语言感染学生

在教学中,不同的文本所带给我们的也是不同的情感。那么我们教师就要善于捕捉课文中的动情之处,用深情激昂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促进其与文本的对话。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古诗《枫桥夜泊》时,带领学生体会在中国诗人的心中,除了用明月寄托愁绪之外,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景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笔下悠悠回荡。

(出示陆游《宿枫桥》)听,四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生齐读)

(出示高启《泊枫桥》)听,八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生齐读)

(出示王士桢《夜雨题寒山寺》)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王士桢的笔下悠悠回荡——(生齐读)

(出示陈小奇《涛声依旧》)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陈小奇的笔下悠悠回荡——(生齐读)

孩子们,这就是经典!

是啊!这钟声不仅温暖了作者的心灵,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也温暖了学生的心灵啊!在教者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中,感情在一步步升华,钟声的魅力也一步步地感染了学生。

这样深情激昂的语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受到了钟声所带来的经典的魅力。

二、循循善诱的语言激发学生

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和学生思维的暂时局限,因势利导,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激励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体验和解读。

如,我在执教《掌声》这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品读体会“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心理变化”时是这样指导的:

师:请同学们再一次轻读课文,细心体会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心理变化。(通过朗读,生纷纷举手)

生1:通过朗读,我知道英子在掌声前是沉默的,在掌声后是活泼的。

生2:我通过朗读和思考,体会到掌声前英子是忧郁的,掌声后英子是开朗的。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师:大家的体会都很真切,但是是什么使英子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呢?

生3:是大家掌声中的鼓励和信任,使英子树立了生活的勇气。

师:英子还是那个英子,但为什么掌声前后判若两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生纷纷思索)

生4:老师,我知道英子还是那个英子,但掌声前的英子因为身体残疾,害怕大家歧视她,所以她是忧郁的,而掌声后的英子因为大家的鼓励,使她意识到同学们并没有歧视她,所以她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使英子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班鼓掌)

师:是的,有时候人的残疾又何止是身体的残疾呢?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重要的不是身体的残疾,而是不管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要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敢于迎接生活的挑战,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啊!

这样循循善诱,逐步升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热情,既解读了文本,也受到了精神的洗礼,同时适时的点拨,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使更多的学生“豁然开朗”,受到启示,得到裨益。

三、平等尊重的语言温暖学生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中,我们很多老师都曾居高临下地看待学生,都曾声色俱厉地直训孩子,我想这可能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往往这样只能镇住一时,当教师不在时,孩子往往又会恢复原态,而且总是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付出了这么多,这么辛苦,为什么班级的管理仍不见太大的起色?其实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教师要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角色,应该用一种平等对话的态度来面对学生,用尊重真诚的态度来感化学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我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大家知道老师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吗?就是我们班的孩子把我当成了朋友,我也把你们当成朋友。大家有问题,有要求,都能和老师大胆交流。我想只要我们互相尊重,互相想着对方,没有什么做不好的事情。”在教学中我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谢谢你,你说得很正确、清楚。”“来,再试一次,你会做得更好。”……

这样,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那份平等与关爱,那份温暖与体贴。我想,只有尊重学生的老师,才有尊重老师的学生。同时,师生之间实现平等,使教学过程从原来的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交流,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四、幽默生动的语言亲近学生

其实说尊重、赏识、关爱学生,但更重要的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这其中,幽默生动的语言往往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讲解《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时,在引导学生理解“建议”后,要求学生对老师提一提建议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

师:除了这一方面,还有没有其他的建议呢?

生:有,我建议你以后走路时不要这个样子。(学生做缩头驼背状)(众人大笑)

师:握握手,谢谢你。这个样子是什么样子?就是不要躬着背,要挺起胸膛走路是不是?我告诉你,我这样低着头,躬着背,那是卧薪尝胆呢?(生哈哈大笑)

生:我建议老师以后讲话不要太幽默。

师:你是夸我呢?还是批评我呢?(生笑)

生:(齐)是夸你!

师:夸我,是吧,我非常高兴。

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轻松幽默的对话,不仅自然地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而且也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

五、赞美激励的语言打动学生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赞美。”确实不假,面对我们的孩子,你的一句不经意间的赞美和激励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没有任何的孩子是会拒绝赞美与鼓励的。

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一节课中,在指导一个腼腆的女孩读书时,这样说道:

师:(手拿话筒,兴致勃勃)你想读吗?

生:(摇摇头,小声说)我不想读。

师:(微微一愣,弯下腰,微笑着)没把握?

生:(小声)不敢站。

师:哦,那你就坐着读吧,于老师为你撑腰!(全班学生和听课的老师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让我们掌声再热烈些吧!(在大家的掌声中,小女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读完了这一段课文)

师:不简单,如果再流畅些就更好了。还想读好吗?

小女孩自信地点点头。第二次读得比第一次流畅多了,只可惜读错了一个字,师生给予热烈的掌声。于老师纠错后又让她读了一遍,这一遍读得流利又有感情,大家又一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微笑着)现在,你敢不敢读书了?

生:(自信地)敢!

师:敢,就能把书读好;敢,就能把事情做好。相信你在大家的掌声里,胆子会越来越大,自信心会越来越强,书会越读越好!(听课大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样一句鼓励的话语是爱的传递和情感的动员,能给学生自信,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愿望。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推动力。同样,教师的温情关注,宽厚包容,激情赞美,也给了学生以启迪、唤醒和鼓舞。

孙双金老师说道:语文的课堂是有“性”的,人性,童性……我们教师的语言也要有“性”,要有艺术,有思想,有智慧,有灵性,有情趣……让我们抛弃刺耳、冷漠和枯燥的语言,用真诚亲和的话语、生动洋溢的语言去对待每一个孩子,那么奏起的将一定是孩子心底最真、最美、最纯的音符。

猜你喜欢

英子特级教师钟声
盛世钟声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新年的钟声
独臂作家之死
钻石妙贼
巧计得绵羊
海楼钟声(上)
一切皆有可能
特级教师评选起到了激励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