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2018-11-29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薛明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薛明芳
近几年来汽车市场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互联网电商平台、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新技术、新思路的引领下,汽车产业正在进行全方位的转型,与之相关的汽车销售模式、服务模式、消费习惯等都在发生改变。由此可见,汽车产业的转型势在必行。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培训出来的学生若要适应汽车产业转型的需要,甚至走在汽车4S店转型之前来引领汽车行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在互联网+、大数据盛行的环境下对目前较为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彻底的改革。
1 目前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各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麦克思调查数据来看,目前大部分国内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所面向的核心岗位基本都以汽车4S店的汽车销售顾问和服务顾问为主,因此,无论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还是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针对本专业的赛项设置,都主要围绕这2个岗位的核心技能来展开。从前几年来看是比较符合当时汽车市场环境的需要的,也相对合理。但由于汽车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汽车网销(电销)、新能源汽车销售、汽车金融、二手车销售与租赁、互联网+环境下汽车后市场的创新创业等业务所涉及的课程,却鲜有设置,因此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汽车产业升级后多岗位的汽车人才需求。
2 汽车市场转型后的岗位需求
随着汽车销售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汽车4S店作为目前最主流的传统汽车有形市场正在经受严峻的挑战,汽车销售的利润越来越低,近几年,单纯以整车销售为主的车企难以生存,汽车4S店为了生存发展,增加了许多附加值较高的业务,如汽车金融服务、汽车精品销售、二手车置换业务、汽车保险销售等。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本专业教学团队在对湖北黄冈恒信德龙汽车集团下的一汽大众4S店、上汽大众4S店、奔驰4S店、奥迪4S店等8家4S店走访调研时发现,2014年以前,汽车网销顾问仅占销售顾问总人数的20%左右,2018年初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70%以上,除了网销顾问外,汽车网络营销推广、汽车网销平台的运营管理也都亟需大量专业人才。
与此同时,汽车4S店的主要利润来源也从销售转向了售后服务,但由于昂贵的汽车配件价格让很多客户望而却步。在整车质保到期后,80%以上的汽车售后客户流向了各类汽车美容养护会所、汽车维修厂等,而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带动下,催生出了更多人性化程度更高、服务更加便捷、种类更加齐全的汽车+互联网的创新型服务,由此可见,对于汽车4S店而言,需要更加优秀、专业的汽车售后服务人才来帮助汽车4S店培养更多的忠诚客户,对于整个汽车后市场来说也同样需要大量能够进行创新创业的多样化的高端服务人才。
3 汽车+互联网市场环境下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设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汽车销售行业所处的环境和岗位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适应汽车营销服务人才的培养要求,所以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进行重新设置。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能力课程模块、专业岗位能力课程模块、素质拓展模块4个部分。
(1)基本素质课程模块。基本素质模块主要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主,必修的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国防安全与军事教育》《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职场英语》《体育与健康》《就业与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文写作》《毕业教育》等,主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2)专业基础能力课程模块。此部分课程是本专业学生从事本行业必备的理论和技术基础课程,主修的课程有《汽车文化》《汽车商务礼仪与口才》《汽车消费心理学》《汽车(传统燃油汽车)概述》《新能源汽车概论》《汽车行业大数据分析》《汽车商情分析》等,是本专业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岗位的基石。与以往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相比,新增设了《新能源汽车概论》《汽车行业大数据分析》《汽车商情分析》这3门课程,并将常见的《汽车发动机技术》《汽车底盘技术》《汽车电器》这3门课程合并为《汽车概述》,做到专业知识与岗位的合理对接,以适度、够用为主,不仅仅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简单变形。
(3)专业岗位能力课程模块。此部分的课程与岗位直接对接,主要包括《汽车营销策划》《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销售技术》《二手车评估与租赁》《汽车金融》《汽车网络平台运营》《汽车服务业务接待》《汽车维护》《顶岗实习》《学业作品》(岗位实际案例汇编为主)等,在汽车+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增设了一门《汽车网络平台运营》课程,并强化了二手车课程的学习,此模块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学以致用的综合实践能力。
(4)素质拓展模块。素质拓展模块由公共选修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及自主学习课程模块3个部分组成,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艺术素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生活品质。
4 新课程体系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1)加强师资培训。要想新的课程体系能够顺利实施,首先就要加强教师在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平台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并需要教师对整个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所从事的岗位有比较深入、透彻的了解。
(2)加强新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新的课程体系加入的课程是以往课程体系中均未出现过的课程,无论是教材还是课程网站均没有可供参考的对象,因此教师需要联合多个学校,并充分结合汽车行业、企业来编写工学结合的教材,共同开发与课程相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走在行业的前列并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
(3)加强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若想为汽车+互联网环境下的现代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就需要对汽车实训基地进行升级改造,充分融入企业文化元素、人文关怀元素、互联网元素等,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的汽车实训基地。借鉴企业人才培养方式,在技能实训过程中融入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校得到的实际训练能够达到社会的要求。
(4)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课程体系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目前正处在转型期的汽车4S店而言,他们需要大量既懂得汽车营销服务技术又懂得互联网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何才能让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培养成为同一件事,就需要课题组不断探索深化校企合作的方法和措施,与企业共同创新并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校企双环境培养,校内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双主体育人。深度的校企合作不仅对学生和4S店新员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使4S店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人员和学院的专业教师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随着互联网+的大环境的改变,以及汽车4S店转型升级后岗位的变化,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学校培养的人才将始终落后于企业的需要。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而要将课程体系的改革顺利推行下去,则需要集合各个学校、汽车行业与汽车企业三方的力量来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