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研究

2018-11-29广西交通技师学院韦军新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8年8期
关键词:校企汽车职业

广西交通技师学院 韦军新

当前在职业教育领域大力推行的现代学徒制,是把学校的教育性和企业的职业性有机结合,实现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现代学徒制这一教育模式,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和发展趋势,是职业教育促进教育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推动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应用,有利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性发展。

1 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发展概况

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非常明确的教育制度,它有明确的指向内容、显著特征和判断规范。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确定合作企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训教学环境建设、开展招生培养工作,到毕业就业的各个环节,都对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而且每一个过程都需要双方合作参与。

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是由职业学校和社会企业一同推动发展的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为满足企业需求,以学生发展和企业员工素质的提升为目的,进行岗位能力分析。学校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用人要求和岗位需求。但由于现代学徒制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发展起步较晚,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凸显,现代学徒制模式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因此,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中应用现代学徒制模式十分必要。

2 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在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中,学校与企业的联系较弱,学校与企业之间出现错位,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加强了校企合作,以新型的方式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2.1 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重点

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作为明确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合同不能仅仅是框架性的协议,要对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内容做出详细清晰的规定,明确双方准确的职责范围和程度。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面向汽车维修企业工作岗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通过企业实践扩展学生的眼界,推动企业职业训练和职业教育,使学生长期接触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

2.2 以因材施教为原则

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直接互动,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对专业技能有更多的了解,在实践中学习专业技能,因此教师对学生也有着充分的了解,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学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善了学校原有的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环境,将书本上的理论内容进行实践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材施教原则最大的受益者是每一位学生,可以让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2.3 理实一体、校企结合

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组织管理,尤其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促使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教师进行科学、规范、创新的课堂管理,才能达成有效的教学目的。在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拥有学生和学徒两个身份,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生的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也有一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工作,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快适应企业的相关岗位,实现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就业。

3 现代学徒制在汽车维修专业中的应用

3.1 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为促进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学校和企业应当深化合作,联合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由于汽车专业知识体系更新换代快,汽车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因此校企合作下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与时俱进,适应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现状。通过研究,我们确立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专业目标为: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技术性人才培养环节的特殊要求,对企业的岗位进行分析,明确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确立学生技术技能水平考核评价模式,科学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教学。

3.2 改善教学环境

汽车维修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要求职业教育一定要意识到教学环境的重要性,如我院用于教学实训的新车就有120多辆,教学设备总值达6 000多万元,在广西职业院校中汽车维修专业的投入应该说是最大的了。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改善教学环境,增加教育实践机会,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校企双方的利益,校企双方合作建设汽修实训基地,明确投入分配原则、划分管理维护职责、制定使用方案、统一基地标准。

同时,学校也应该重视师资力量的提升,汽车维修专业对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学校应当加大教师培训资金投入力度,安排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学习,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丰富教师教学经验。

广西交通技师学院有着一套完整而有效的师资培养方案,那就是通过长期的“传、帮、带”作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有计划地安排有经验有能力的老教师带领年轻教师和新入职的教师;实行“引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模式培养教师,学院每年都有计划地安排大批教师参与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培训,并邀请行业专家和教学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院还以国家级大师工作室作为师资培训平台,利用大师的优势长期对普通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实现整体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提升。

汽车维修技术日新月异,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定期举办专业技术人才进校园活动有利于专业教师技术技能的提升。总之,职业院校应当加强对教育环境的改善,进行设备、资金、技术、管理方式等多个方面的改革,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

3.3 改革管理方式

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校企合作力度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扩大。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构建了以“校内技能递进培养、校外顶岗轮动提升”为内涵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遴选优质企业(如保时捷、北京现代、巴斯夫等著名汽车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成立现代学徒制班,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深化中职学校和汽修企业合作,明确分工,优势互补,共同受益。

3.3.1 企业支持学校

企业对学校提供资金和设备支持,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资金,改善教学环境,建设实训基地,增强师资力量;企业为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学生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时刻面向汽车维修企业岗位,提高实践操作水平,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解决学生就业难题;企业也可以为学校提供专业技术人才,进入校园协助中职教师教学,提升中职学校教育实践操作水平,促进学生综合技术能力的提高。

3.3.2 学校反哺企业

推动汽车维修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有效促进汽车维修行业企业参与职业人才培养,学校和企业密切联系,建立专业团队进行协调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可以加强资金、技术、设备、人员方面的沟通流动;中职学校进行教育模式改革,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水平过硬、职业道德高、服务意识强的学生,直接面向企业岗位,能满足汽车运用与维修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

3.4 建设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教学质量考评机制,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以及学生实践水平考核评价。校企合作建立员工(学生)绩效考核条例,统一考核标准,积极推动学生融入企业环境。围绕学校不同的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等评价方式相结合,从技术水平、思考能力、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综合考评通过学校、企业、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三方合作,共同开发符合企业实际,符合技能标准要求的“技能鉴定系统”,学生的毕业考试既是人力资源部门的技能鉴定,又是企业的招聘考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形成多方参与的考核机制,强化人才质量监管考核,不仅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还要对学生的出勤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评价,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总之,在汽车维修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的积极信号。把学校教学实践环节与企业岗位实践有效结合,把学校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标准有效结合,把校内实践与企业实习交替相结合,实现了学习与工作的交替、学校与企业环境的交替、学生与学徒角色的交替,使学生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岗位锻炼全线融通,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学生毕业即可上岗,能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汽车维修专业教学面向汽车维修一线岗位,实施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满足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服务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尽管由于种种原因,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在实践过程中依旧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我们坚信,随着校企双方及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现代学徒制在汽车维修专业的应用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校企汽车职业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写作
汽车的“出卖”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