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民企扶贫十大模式

2018-11-29刘甜甜

当代陕西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整村贫困学生贫困人口

◎刘甜甜(本刊记者)

整村推进,全产业链帮扶,电商营销……陕西民企依托自身优势,在脱贫攻坚中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

第二十五届杨凌农高会农业科技成果展示 冯雪峰/摄

截至目前,已有5675家企业参与帮扶,帮扶贫困村6777个,涉及贫困人口71万多人,是陕西脱贫攻坚战线的一支“尖兵部队”。

利益联动帮扶模式。企业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相关产业,通过统一技术、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订单,和贫困户形成利益联动机制,同时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比如,镇安的雪樱花魔芋制品公司,商南的上苍鹿业、圣鹿源公司等。

就业创业帮扶模式。公司通过对贫困人口先培训、再安排就业,培养成熟后可以自己创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带动了大批贫困户就业、创业,从而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比如,靠着一把修脚刀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郑远元专业修脚保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礼泉袁家村的“一村带十村”共同创业等。

整村推进帮扶模式。公司通过整村、整乡大规模的投入,大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实施移民搬迁、兴办家庭农场、规模种植养殖等全方位提升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比如,十几年来一如既往的荣民集团、恒源煤电集团等。

全产业链帮扶模式。公司通过建设基地,实施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甚至代管建园,为贫困户解除后顾之忧,贫困户同时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稳定收益,部分农民及贫困人口经过技术培训转型变成产业工人,参与现代农业生产,长期稳定从事产业工作。比如,海升果业、陕西森弗集团等。

电商营销帮扶模式。企业通过整合当地特色产品,链接生产基地,通过互联网,建设自有网售平台,帮助贫困户特色产品走出去,同时与外地企业达成购销合同,确保贫困地区的产品产得出、卖得好、销得远。比如,榆林的青创联盟公司、白水的白宝汇公司等。

安康市汉滨区洪山镇大运富硒食品厂生产车间包装豆制品 汪金波//摄

教育扶智帮扶模式。“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通过设立专项扶贫教育基金对贫困户家庭子女进行教育救助,每年给予新入学的贫困学生不少于5000元的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防止因贫失学。比如,泛海集团每年在我省无偿资助1万名大学新生,宏府企业集团长期致力于贫困学生的学业救助。

托管经营帮扶模式。企业在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时,为了解决贫困户劳动力不足、技术不强、规模不够的问题,通过由公司统一托管、统一经营、统一销售,在确保产品质量和贫困户的长期稳定收益的情况下,解除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比如,宝鸡的陕西秦川牛业有限公司,勉县的程锦现代农业科技公司等。

“三变”改革帮扶模式。利用农民的土地资源,使土地变资产、贫困户变股东、农民变居民,通过企业进山、农民下山,在按月领取土地流转金的前提下,就近安排农民进入企业工作,成为产业农民,确保了农民有长期稳定收入。比如,白河县的天宝公司,合阳县的古渡农业产业有限公司等。

企业转型帮扶模式。有些企业以扶贫为契机,抓住了农村、农业这块价值洼地,拓宽了企业经营领域,成功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机,这个模式能实现村企双赢。比如,荣华企业集团由单一的房地产企业,成功拓展到农业和健康养生这个新的领域;西安迈科金属集团由国际金属贸易,延伸到旅游以及特色小镇建设。

扶贫车间帮扶模式。企业充分利用社区人口聚居和资源集约优势,依托社区、村庄的闲置空间,在社区、村庄兴办微、小工厂,对无法外出打工人员技术培训后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比如,汉阴县工商联就引进了大量的社区扶贫车间,使大量贫困人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平利县也通过扶贫车间实现了由“打工大县”向“创业大县”的转变。

猜你喜欢

整村贫困学生贫困人口
吕梁石楼金融扶贫出新招
隐形贫困人口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华阴市农综办全力开展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工作
澳门爱心人士吴少芬、释会明等赴兴仁县看望贫困学生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构建和谐文明新村
集体土地整村拆迁模式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