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构建和谐文明新村
2009-05-21钱薇李瑰
钱 薇 李 瑰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贯彻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贫困群体的瞄准率,加快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遵照国务院扶贫办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江西实际,江西省扎实开展了整村推进工作,成效明显。
一、整村推进的总体部署
1瞄准整村推进的目标对象。2002年,遵照《中国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部署,结合我省实际,根据可能筹集的财力,全省以确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形式瞄准目标对象,部署在“十一五”期间集中扶持1800个重点村,分级落实责任,由所在市、县给予扶持。
今年,国家为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大了对老区贫困村的扶持力度,决定在2010年前全面完成革命老区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为此,我省增补了1269个革命老区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作。至此,我省在“十一五”期间共有3069个重点村正在实施整村推进。
2明确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引,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构建和谐文明新村”为目标导向,以推进六大建设为根本任务,积极拓展工作领域,努力做到“四个结合”:把巩固和发展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与开展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工作机制;把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定点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掘和整合定点扶贫单位的管理资源;把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建设和扶贫开发紧密结合,在实施整村推进中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发挥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3创新整村推进的工作方式。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方式上,高度关注村级组织和村民的主体作用,将扶贫开发的受益主体与参与主体有机统一于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确保目标群体真正受益;大力推行以人为本观念,着重培育和强化扶持对象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不断提升扶持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建设村级可持续发展机制,健全议事、决策、干事等村务工作管理制度,把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引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4落实整村推进的扶持措施。对全省确定集中扶持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采取两条硬措施:
(1)集中财政扶贫资金支持整村推进。坚持“相对集中、重点使用”的原则,集中50%的财政扶贫资金扶持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确保每村在扶持期内获得财政扶贫资金不少于50万元。2008年,我省将国家增量资金全部投入1269个“三个确保”增补重点村,全省直接投入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资金达24622万元,占当年省级可分配财政扶贫资金的56%,占国家下达我省财政扶贫资金的67.4%,较上年增长24.3%,并通过整村推进扶贫规划整合其他渠道用于新农村建设试点的直接统筹资金近1亿元。
(2)安排各级部门、单位定点扶持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确保每个重点村至少有一个县级以上的行政事业单位、国营大中型企业或大中专院校定点帮扶,其中省级安排148家机关事业单位、7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到重点村挂点扶贫。同时,还组织优秀大学生深入贫困村开展“三支一扶”活动,帮助贫困村发展生产。
二、整村推进的组织实施
1把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融入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将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积极协调新农村点放人重点村,努力将重点村建设成为新农村的示范点,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2008年,我省重点村中有1080个自然村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衔接统筹点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
2按整村推进要求逐村制订并实施村级扶贫规划。2008年,1269个新增重点村按照全省统一确定的村级扶贫规划的步骤、方法和内容,广泛发动群众,尊重村民意愿。各村规划建设内容均由村民提出,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投入实施,并按年度列出实施计划,向全体村民公示公告,报县级扶贫部门备案,作为安排项目资金、村民参与、监测评价整村推进工作的依据。规划实施进程中遇到特殊原因需作调整的,不能随意变动,必须按规划制订程序执行。
3在实施整村推进过程中全面推行参与式扶贫。全省各重点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整村推进不仅保证扶持对象的受益主体地位,而且突出扶持对象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在整村推进过程中全面推行参与式扶贫方式,使整村推进的过程成为锻炼提高扶持对象综合素质和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过程,把对扶持对象的能力开发作为新阶段贯彻落实开发式扶贫的根本之举。今年,新增重点村均成立了村级规划制定、实施和监督小组,分别由7—11名村干部、妇女代表、贫困户代表和一般村民代表组成。
4加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扶持资金使用管理。为切实保障扶持整村推进资金的使用效益,我省从资金分配、下达、使用、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上完善措施,健全制度,加强监督。
(1)在资金分配源头上防范渗漏。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明确规定50%的财政扶贫资金安排扶持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由省直接下达到县、安排到村,承诺5年的扶持期内支持每个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不少于50万元,并使重点村村民家喻户晓,让重点村群众广泛监督。
(2)资金下达封闭运行,专户管理。对安排扶持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传递到村全部通过财政扶贫资金专户下达,防止截留、挪用。
(3)资金使用赋权于民。安排到村财政扶贫资金扶持项目均由村民提出,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再列入整村推进扶贫规划,资金到村、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全过程实行公示公告制,并按扶贫项目当年扶持资金计划实行财政报账制。
(4)加强管理监督。一是结合我办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在总结多年整村推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印发了《江西省整村推进工作指导手册》,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制定了整村推进工作流程。二是结合国家新出台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我省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办法,把整村推进单列为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2008年,省专项安排900万元用于奖励先进单位安排扶贫项目。三是结合全省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检查、全省财政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省级财政大额专项资金绩效考评以及国家五部委联合开展的扶贫资金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等专项检查和审计,对整村推进资金项目的使用管理情况开展了全面自查、抽查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整村推进资金项目的管理,规范了资金运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四是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驻村工作组的作用,把定点扶贫工作与扶贫资金监督落实、加强管理紧密结合。
5加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动态监测体系建
设。我省在新阶段把加强整村推进动态监测摆在突出位置,健全和完善了扶贫监测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监测工作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衡器”和“校正器”作用,推动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健康有序实施。为保证监测工作体系正常运转,我们坚持抓好软硬件建设,每年从省级安排扶贫监测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软硬件建设。2008年,省级组织了2次培训,培训设区市、县统计员103人;各设区市每年都至少举办一次县办统计员培训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同时,今年还为县配置电脑、正版操作软件和打印机54套,明显改善了县级的监测条件。此外,还积极外借资源破解扶贫监测难题,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合作开展“中德合作扶贫监测评价体系江西试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08年8月,国务院扶贫办与中德项目联合在我省召开了全国统计监测会议,介绍交流我省统计监测的做法和经验。
三、整村推进面临的困难及建议
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实践证明,扶持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是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正确选择,应该坚定不移。但是,由于客观的、历史的等方面的原因,重点村普遍基础差、底子薄、起点低,在实施整村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抗灾能力脆弱,面对自然灾害时极易遭受严重打击,实现整村推进目标,彻底改变贫困面貌,情况复杂,任务繁重。如2008年年初,在袭卷我省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中,全省21个重点县、563个重点乡普遍遭灾,5000个贫困村中有3225个受灾严重,占64.5%,其中全省“十五”和“十一五”集中扶持的300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中有2253个遭受重灾,占受灾贫困村总数的近70%,占集中扶持重点村的75.1%。全省贫困乡村有867万人受灾,占全省受灾人口总数的40%。灾害损毁已建成财政扶贫资金扶持项目4717个,占建成项目总数的21%;已建成扶贫项目经济损失93847万元,占项目总投入的23.6%;造成304.42万人因灾返贫。因此,必须加大对村投入,提高整村推进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村级抗灾能力。
二是经济社会发育水平低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单一,生产经营分散,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贫困农民贷款难、增收难,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能力尚弱,解决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困难较大。特别是我省作为农民工输出大省,在面临大量农民工因金融危机而失业返乡的情况下,如何稳定解决他们的生产发展问题将是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是扶贫资金的稀缺性与使用管理的分散性矛盾突出。一方面量上投入不足,难以满足贫困村整村推进的需要。目前,我省每个重点村在5年的扶持期内平均投入5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但从实际需求来看,至少需要平均投入每村260—350万元,才能根本改变贫困村的基础生产生活设施,并使产业发展实现一定规模;另一方面,由于各个专项扶贫资金是由不同部门分别管理,在使用管理上的要求又不尽一致,能直接安排到村的资金只有财政扶贫资金,各项扶贫资金在整合支持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存在很多障碍,使得本来就非常稀缺的扶贫资金难以真正形成合力。
为进一步扩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成果,我们今后要在以下方面积极创新,实现突破:
一是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向拓展整村推进思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发展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在加快农村发展上掀起了新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潮。整村推进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努力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找准位置,丰富内涵,提升层次,按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立足实现缓贫减贫,促进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因地制宜、分阶段确定整村推进的目标任务,以实际成效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实施整村推进应把缓贫减贫的终极目标与提高目标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任务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贫困群众广泛深入地参与,建立确保扶持对象主体地位的长效机制,使扶持对象不仅成为整村推进的受益主体,更要成为整村推进的实施主体,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在整合扶贫投入支持整村推进上破解难题。将参与式村级规划作为整合扶贫资源的主要载体和平台,通过扶贫贷款、社会扶贫、国际合作、连片开发、互助资金等各种机制模式的创新,不断增强财政扶贫资金的引导剂和粘合剂效用,放大扶贫投入。
[作者简介]钱薇、李瑰,女,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
[责任编辑:尧水根]